一种手推遮阳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37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和安装在伞杆上的伞体,伞杆上部内设有一对铰接的跳扣,一对跳扣的中下部间连接有弹簧,跳扣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穿出伞杆的抵接部,伞体包括活动套设在伞杆外壁的下伞盘,下伞盘下部外壁上套设有手柄套,手柄套内壁凹陷形成一对抵接槽且抵接槽的上底面呈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下伞盘和手柄套一起被推动至抵接部外侧上端与抵接槽上底面配合抵接使得伞保持撑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巧妙,操作方便,解决了传统遮阳伞收伞时存在的易伤手问题,提高了遮阳伞的实用性。

A hand push sunsh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推遮阳伞
本技术涉及伞
,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推遮阳伞。
技术介绍
传统遮阳伞的伞杆上通常设有外露于伞杆的按扣,开伞时,向上推动下伞盘,在下伞盘要通过按扣时,先按下按扣,然后利用下伞盘将按扣压入在伞杆内,进而使得下伞盘顺利通过按扣处,当下伞盘完全通过按扣后,按扣在弹簧作用下回复至原状态,阻挡下伞盘向下滑动,从而维持开伞状态;在收伞时,需要用手将按扣按下,以便让下伞盘向下通过按扣,但在按下按扣时,伞体的快速自动下落很容易造成手部受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故而,有必要对传统遮阳伞的开合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推遮阳伞,设计新颖,操作方便,解决了传统遮阳伞收伞时存在的易伤手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和安装在伞杆上的伞体,所述伞杆上部内设有一对铰接的跳扣,一对所述跳扣的中下部间连接有弹簧,所述跳扣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穿出伞杆的抵接部,所述伞体包括活动套设在伞杆外壁的下伞盘,所述下伞盘下部外壁上套设有手柄套,所述手柄套内壁凹陷形成一对抵接槽且抵接槽的上底面呈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伞盘和手柄套一起被推动至抵接部外侧上端与抵接槽上底面配合抵接使得伞保持撑开状态。所述伞杆上部内固设有固定套,一对所述跳扣的上部伸入固定套内且一对跳扣通过销轴串联铰接在固定套上。所述下伞盘下端外壁上设有凸环,位于一对抵接槽之间的所述手柄套内壁中间高度处均设有环状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向下运动至与凸环上下抵接。位于一对抵接槽之间的所述手柄套上部内侧均设有导槽,所述下伞盘下部外壁上设有对应插入各个导槽的导块。所述下伞盘下部还设有一对使两个抵接部对应穿出的通槽,所述通槽和导块相互间隔并沿圆周均布设置。所述伞杆的上部外壁固定套设有用于阻挡下伞盘的挡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伞杆内的固定套上铰接有一对下部部分穿出伞杆的跳扣,下伞盘下部外套设有可带动下伞盘进行上下运动的手柄套,开伞时,向上推动手柄套,通过跳扣与手柄套间的配合抵接使得伞体维持撑开状态,收伞时,只需向下拉动手柄套即可收拢遮阳伞,整个开伞、收伞过程省去了按压按钮的操作,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还解决了传统遮阳伞收伞时存在的易伤手问题,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撑开时的仰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部分剖面图;图3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部分剖面图;图5为图4中D处的放大图;图6为主要体现本技术撑开时下伞盘与弹扣结构关系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手柄套的立体示意图。图中:伞体1、下伞盘11、凸环12、通槽13、导块14、开口槽15、伞杆2、挡圈3、固定套4、跳扣5、抵接部51、销轴6、弹簧7、手柄套8、抵接槽81、限位条82、导槽8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7所示,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2和安装在伞杆2上的伞体1,所述伞杆2上部内设有一对铰接的跳扣5,一对所述跳扣5的中下部间连接有弹簧7,所述跳扣5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穿出伞杆2的抵接部51,跳扣5的具体连接方式是:所述伞杆2上部内固设有固定套4,一对所述跳扣5的上部伸入固定套4内且一对跳扣5通过销轴6串联铰接在固定套4上。所述伞体1包括活动套设在伞杆2外壁的下伞盘11,所述下伞盘11下部外壁上套设有手柄套8,所述手柄套8内壁凹陷形成一对抵接槽81且抵接槽81的上底面呈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抵接槽81下端为开口设置,所述下伞盘11和手柄套8一起被推动至抵接部51外侧上端与抵接槽81上底面配合抵接使得伞保持撑开状态。下伞盘11与手柄套8的具体连接方式是:所述下伞盘11下端外壁上设有凸环12,下伞盘11下端还设有圆周均布的开口槽15,开口槽15将凸环12分隔成若干段,上述设置使得下伞盘11下端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将手柄套8套设至下伞盘11;位于一对抵接槽81之间的所述手柄套8内壁中间高度处均设有环状的限位条82,所述限位条82向下运动至与凸环12上下抵接,位于一对抵接槽81之间的所述手柄套8上部内侧均设有导槽83,所述下伞盘11下部外壁上设有对应插入各个导槽83的导块14,限位条82向下运动至与凸环12上下抵接时,导块14不会完全脱离导槽83。所述下伞盘11下部还设有一对使两个抵接部51对应穿出的通槽13,所述通槽13和导块14相互间隔并沿圆周均布设置。所述伞杆2的上部外壁固定套设有用于阻挡下伞盘11的挡圈3,即在开伞时,挡圈3可阻挡下伞盘11继续上移,挡圈3和固定套4一起通过螺丝固定在伞杆2上。开伞时,一手握住伞杆2,另一手握住手柄套8并向上推,使得下伞盘11逐步上移,在下伞盘11通过跳扣5过程中,下伞盘11将跳扣5压入伞杆2内,弹簧7被压缩,当下伞盘11完全通过跳扣5后,抵接部51在弹簧7弹力作用下弹出并穿过通槽13,松开手柄套8,伞体1和手柄套8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当手柄套8下落至抵接槽81的倾斜上底面与抵接部51相抵接时,伞体1和手柄套8无法继续下落,遮阳伞维持在撑开状态;收伞时,用力下拉手柄套8,手柄套8将抵接部51压入伞杆2内,进而使下伞盘11顺利下移,完成收伞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2)和安装在伞杆(2)上的伞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2)上部内设有一对铰接的跳扣(5),一对所述跳扣(5)的中下部间连接有弹簧(7),所述跳扣(5)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穿出伞杆(2)的抵接部(51),所述伞体(1)包括活动套设在伞杆(2)外壁的下伞盘(11),所述下伞盘(11)下部外壁上套设有手柄套(8),所述手柄套(8)内壁凹陷形成一对抵接槽(81)且抵接槽(81)的上底面呈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伞盘(11)和手柄套(8)一起被推动至抵接部(51)外侧上端与抵接槽(81)上底面配合抵接使得伞保持撑开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推遮阳伞,包括伞杆(2)和安装在伞杆(2)上的伞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2)上部内设有一对铰接的跳扣(5),一对所述跳扣(5)的中下部间连接有弹簧(7),所述跳扣(5)的下部向外延伸形成穿出伞杆(2)的抵接部(51),所述伞体(1)包括活动套设在伞杆(2)外壁的下伞盘(11),所述下伞盘(11)下部外壁上套设有手柄套(8),所述手柄套(8)内壁凹陷形成一对抵接槽(81)且抵接槽(81)的上底面呈向内且向上倾斜设置,所述下伞盘(11)和手柄套(8)一起被推动至抵接部(51)外侧上端与抵接槽(81)上底面配合抵接使得伞保持撑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手推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2)上部内固设有固定套(4),一对所述跳扣(5)的上部伸入固定套(4)内且一对跳扣(5)通过销轴(6)串联铰接在固定套(4)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鑫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友谊菲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