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2364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由以下组分组成: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桔蒲紫苏代用茶对呼吸道感染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A substitute tea of perill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饮
,尤其涉及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作息没有规律,多数人存在亚健康情况,免疫力低下,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这些小毛病时常困扰着人们。保健养生已经不再只是老年的人需求。在全国大中小城市,清热解毒,消炎利喉类药品已经是一大需求点。传统的茶是以茶树叶为资源生产的产品。苦、涩是茶里面的主要味觉构成,舌根底部对其的感受最为敏感。陆羽茶经里记载:周公《尔雅》:“‘槚’,苦荼”,可见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茶带有苦的特性,也正因为这个特性,使得一些人望而却步。传统茶业相比,代用茶是利用非茶树植物的根茎、芽、叶、花、果实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类似茶叶的,可以冲泡(浸泡或煮)的方式饮用的产品。代用茶相比于传统茶,减少了苦味,涩味,但同时又具有传统茶提神醒脑等作用,又从风味、口感、色泽、营养功能等多方面丰富了植物饮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代用茶,它“似茶非茶”,既有茶的文化底蕴,又有养生价值。受众人群既涵盖了喝穿传统茶的茶友,也吸引了当下不爱喝茶的人们,市场无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各种代用茶配伍随意,作用不明的现状提供的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桔蒲紫苏代用茶的制备方法。考虑到发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代用茶的最大效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冲泡方法。经常饮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桔蒲紫苏代用茶,可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桔蒲紫苏代用茶对呼吸道感染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由以下组分组成: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进一步地,所述桔蒲紫苏代用茶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桔梗5-20份、蒲公英10-40份、紫苏20-30份、白芷10-20份、鱼腥草5-10份。进一步地,所述的桔梗与蒲公英的重量比为1:2。进一步地,所述的白芷与鱼腥草的重量比为2:1。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挑选桔梗鲜品、蒲公英鲜品、紫苏鲜品、白芷鲜品、鱼腥草鲜品,并清洗干净;(2)将洗净的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分别切成小片,微波除酶,然后分别放入护色液中浸润0.5-1h后捞出,接着放在烘干机中,于80-100℃,烘干1-2h,再分别放入粉碎机粉碎至10-20目;(3)将步骤(2)粉碎后的所得物混合均匀,紫外线照射0.5-1h杀菌后装入热封型茶叶滤纸袋或者进行罐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护色液以下列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算的组分组成:0.5-1%氯化钠、1-2%柠檬酸、0.5-1%的茶多酚,其余为水。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的冲泡方法,将桔蒲紫苏代用茶每30-40g用0.5-1L水冲泡,水温为60-100℃,静置2-3min。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桔蒲紫苏代用茶低血糖、消化不良者慎服。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桔蒲紫苏代用茶为棕黄色物质,冲泡后汤色为棕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气微香,无异味,无异嗅,味道甘甜,无劣变、无霉变,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研究提供了原料的最佳配比,并且细化了制备方法,保证了桔蒲紫苏代用茶的营养价值,还通过桔蒲紫苏代用茶冲泡方式的改进进一步提升了其营养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仅是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由桔梗5g、蒲公英10g、紫苏20g、白芷10g、鱼腥草5g组成。制备方法如下:(1)分别挑选桔梗鲜品、蒲公英鲜品、紫苏鲜品、白芷鲜品、鱼腥草鲜品,并清洗干净。(2)将洗净的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分别切成小片,微波800W处理1min,然后分别放入护色液(0.5%氯化钠、1%柠檬酸、0.5%的茶多酚)中浸润0.5h后捞出,接着放在烘干机中,于80℃,烘干1h,再分别放入粉碎机粉碎至20目。(3)将步骤(2)粉碎后的所得物混合均匀,紫外线照射0.5h杀菌后装入热封型茶叶滤纸袋或者进行罐装。实施例2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由桔梗20g、蒲公英40g、紫苏20g、白芷10g、鱼腥草5g组成。制备方法如下:(1)分别挑选桔梗鲜品、蒲公英鲜品、紫苏鲜品、白芷鲜品、鱼腥草鲜品,并清洗干净。(2)将洗净的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分别切成小片,微波800W处理1min,然后分别放入护色液(0.5%氯化钠、1%柠檬酸、0.5%的茶多酚)中浸润0.5h后捞出,接着放在烘干机中,于80℃,烘干2h,再分别放入粉碎机粉碎至20目。(3)将步骤(2)粉碎后的所得物混合均匀,紫外线照射1h杀菌后装入热封型茶叶滤纸袋或者进行罐装。实施例3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由桔梗20g、蒲公英40g、紫苏20g、白芷20g、鱼腥草10g组成。制备方法如下:(1)分别挑选桔梗鲜品、蒲公英鲜品、紫苏鲜品、白芷鲜品、鱼腥草鲜品,并清洗干净。(2)将洗净的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分别切成小片,微波800W处理1min,然后分别放入护色液(1%氯化钠、2%柠檬酸、1%的茶多酚)中浸润1h后捞出,接着放在烘干机中,于100℃,烘干1h,再分别放入粉碎机粉碎至10目。(3)将步骤(2)粉碎后的所得物混合均匀,紫外线照射1h杀菌后装入热封型茶叶滤纸袋或者进行罐装。实施例4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由桔梗20g、蒲公英40g、紫苏30g、白芷20g、鱼腥草10g组成。制备方法如下:(1)分别挑选桔梗鲜品、蒲公英鲜品、紫苏鲜品、白芷鲜品、鱼腥草鲜品,并清洗干净。(2)将洗净的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分别切成小片,微波800W处理1min,然后分别放入护色液(1%氯化钠、2%柠檬酸、1%的茶多酚)中浸润1h后捞出,接着放在烘干机中,于100℃,烘干2h,再分别放入粉碎机粉碎至10目。(3)将步骤(2)粉碎后的所得物混合均匀,紫外线照射1h杀菌后装入热封型茶叶滤纸袋或者进行罐装。测试例1理化指标:根据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以及GB/T5009.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测定实施例1-4的理化性质,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桔蒲紫苏代用茶理化性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桔蒲紫苏代用茶的标准如下:水分在12%以下,灰分在7.9%以内,砷与镉的含量在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25 CN 20201011880131.一种桔蒲紫苏代用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桔梗、蒲公英、紫苏、白芷、鱼腥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桔蒲紫苏代用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组成:桔梗5-20份、蒲公英10-40份、紫苏20-30份、白芷10-20份、鱼腥草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桔蒲紫苏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桔梗与蒲公英的重量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桔蒲紫苏代用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芷与鱼腥草的重量比为2:1。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桔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神思汉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