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055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所述羊舍建设于山坡上,底梁的一端为地面端,埋设在坡顶的平地上,另一端沿坡顶水平伸出为悬空端,悬空端与对应的前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羊舍内分别设置饲喂通道、多功能走道、羊床,所述饲喂通道和多功能走道都建设在坡顶地面上,以混凝土浇灌固化,所述羊床搭建在底梁悬空端上方,所述羊床下方为储粪场;所述储粪场外侧底部开设粪尿沟,所述储粪场和粪尿沟之间,设置向外侧倾斜放置的格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羊舍利用当地常见的山坡地形,大大节约了羊舍建设成本,羊床是悬空的,这符合山羊生活习性,而且羊粪可以从木条地板的间隙中漏到下面的储粪场上,功能齐全,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山羊养殖效率高。

A new type of multifunctional building sheep house built on the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
本技术涉及畜牧养殖
,具体为一种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
技术介绍
山羊习性喜欢居住在山坡上,在多山多坡地区,山羊也是当地农民主要饲养的家畜品种,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科技进步,山羊饲养规模在不断扩大,原有的山羊羊圈,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山羊的饲喂、防疫、粪污处理的要求。国内常见的规模化牧场设计方案中,基本都采用平地上建筑畜禽舍的模式,对山地省份来说,建这样的羊舍需要先平整土地,土建的成本太高,而且平地羊舍并不符合山羊的生活习性,山羊喜欢凌空而立,同时羊粪呈颗粒状,整体较干,与猪粪不同,常规猪舍处理猪粪的方式并不适合养羊。根据山羊习性,羊舍一般建在通风好,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总的要求是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羊舍的面积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一般每只羊要保证1.0-2.0平方米。每间羊舍不能圈很多羊,否则很不好管理,并增加了传染疾病的机会。云南多坡地,如果能利用坡地,就势设计一种依坡而建的羊舍,将饲喂、防疫、粪污处理等集成在一起,将大大提高规模化饲养山羊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解决了目前针对坡地山地无合用的规模化羊舍的问题。本技术的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所述羊舍建设于山坡上,坡底和坡顶之间采用石块和混凝土浇灌固化为垂直墙面,坡底用混凝土浇灌固化为15-20度坡度的平滑斜面;所述羊舍的房体由数根底梁、数根前立柱、数根后立柱和墙体构成,所述前立柱设置于坡底,所述后立柱设置于坡顶,所述底梁的一端为地面端,埋设在坡顶的平地上,另一端沿坡顶水平伸出为悬空端,悬空端与对应的前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数根前立柱之间设置墙体,所述数根后立柱之间设置墙体,所述羊舍两侧面的前后立柱之间设置墙体,所述羊舍两侧面的墙体上分别开设饲喂通道门和多功能走道门;所述房体上部固定有屋架;所述屋架顶部铺设屋面;所述羊舍内沿长度方向设置为三个横向并列的区域,分别是饲喂通道、多功能走道、羊床,所述饲喂通道和多功能走道都建设在坡顶地面上,以混凝土浇灌固化,所述饲喂通道与多功能走道通过颈枷隔开,颈枷下部靠饲喂通道一侧设置食槽,所述颈枷上部设置活动杆;所述羊床搭建在底梁悬空端上方,所述多功能走道和羊床通过格栏隔开,所述羊床通过格栏分隔为数个羊圈;所述多功能走道与羊床接壤处即为混凝土地面尽头,在此处设置数个排粪孔,所述排粪孔为斜向下的坡型开口;所述羊床下方的坡底为平滑斜面,作为储粪场;所述储粪场外侧底部开设粪尿沟,所述粪尿沟中间为最低点,设置开口,通过导管与埋设于地下的沉淀池相连;所述储粪场和粪尿沟之间,设置向外侧倾斜放置的格栅;所述羊舍前后屋檐下方设置雨水沟;所述屋面下方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下方开口于雨水沟。进一步,所述屋架为人字形。进一步,所述屋面为彩钢瓦。进一步,所述羊床采用木条地板,所述木条地板下方设置数根楼楞,所述楼楞与下方的底梁以十字形固定连接,所述木条地板与楼楞的搭建方向垂直。进一步,所述羊床的木条地板采用的木条宽为5cm,木条地板之间的间隙为1.8~2cm。进一步,所述格栅为混凝土浇筑的多孔隙预制块,多块预制块通过背面的格栅支架连接固定,长度与羊舍长度一致,全部直立并上部斜向外侧放置,外侧用格栅支架支撑。进一步,所述格栅的尺寸规格为孔径1.1cm,长110cm,宽60cm,厚4c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依坡而建,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建成本:本技术的羊舍利用当地常见的山坡地形,以前立柱立于坡底,后立柱立于坡顶的形式搭建,大大节约了羊舍建设成本。2、符合山羊习性,固定件坚固耐用,耗件可灵活更换、减少重复建设成本:本技术的羊舍饲喂通道和多功能走道都建设在坚固的地面上,饲养人员、机械等重物都走这两个通道,相关设施坚固耐用;山羊则圈养在羊床部分,羊床是悬空的,铺以木条地板,山羊视野可见下方空间,这符合山羊生活习性,而且羊粪可以从木条地板的间隙中漏到下面的储粪场上,木条地板下方是铺在底梁上的楼楞,木条地板和楼楞都可以灵活更换,维修保养简单易行。3、多功能走道设计科学合理,方便了饲养工作:本技术的羊舍内,在饲喂通道和羊床之间又设计了一条多功能走道,其功能包括:第一,成牛羊补料时,羊群从羊床上开门出来,站在多动能走道上,头部伸过颈枷,在食槽采食,采食结束后退回羊床,将粪污常发生地和食槽隔开,大大减少把粪污弄到食槽去的概率;第二,羔羊单独补饲时,从羔羊进出口出来,在多功能通道上放置专用的羔羊补饲盆供羔羊采食补乳料;第三,做日常防疫、维护、检查工作时,多功能通道供人员通行操作;第四,羊舍门完全敞开时,多功能通道可作为运动场;第五,多功能通道可作为产羔房使用,特别是冬季产羔,母羊会主动选择底下不透风的多功能通道作为产羔地点,多功能通道比较宽敞,地面硬实无漏缝,减少了因在羊床产羔引起的羔羊挤压死亡,也避免了羔羊因蹄子较细而卡入羊床木条之间导致骨折等损害;第六,羔羊在多功能走道上活动,格栏将羔羊与羊床上的母羊隔开,但是又能通过格栏互相看得见,减少羔羊和母羊分离应激;第七,多功能通道外侧设置排粪孔,在羊群采食结束后,或者羊运动结束后,工作人员只需打扫多动能通道,将粪污直接从排粪孔推下去就落入储粪场中,减少了羊舍打扫的面积和劳动,提高效率。4、合理利用坡地坡度,集成建设粪污处理场地:本技术的羊床下方是坡地,设计为坡面墙和储粪场,储粪场斜向外,有15-20度的坡度,羊床和排粪孔落下的粪污,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外侧滑落,到储粪场外侧时,被多孔隙的格栅挡住,尿和稀粪会流过栅格的孔隙进入粪尿沟,然后流入沉淀池中发酵分解,未通过格栅的粪污,自然堆肥风干,每隔一段时间清理一次即可,合理利用羊床下的空间作为储粪场,羊场可以不用专门开辟土地建设堆粪场,而且减少了粪尿和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5、羊床可以灵活调整长度,适应不同羊群的饲养需求:本技术的羊床以格栏隔成不同的羊圈,根据饲养的羊群生长期和规模需求,可以灵活调整,将羊床分为不同的羊圈,方便工作人员分群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羊舍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颈枷及活动栏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羊床及下方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羊舍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梁;2、后立柱;3、屋架;4、屋面;5、排水管;6、饲喂通道;7、食槽;8、垂直墙面;9、颈枷;10、活动杆;11、饲喂通道门;12、隔栏;13、多功能走道;14、羊床;15、木条地板;16、楼楞;17、排粪孔;18、格栅支架;19、粪尿沟;20、多功能走道门;21、前立柱;22、储粪场;23、格栅;24、雨水沟;25、墙体;26、沉淀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舍建设于山坡上,坡底和坡顶之间采用石块和混凝土浇灌固化为垂直墙面(8),坡底用混凝土浇灌固化为15-20度坡度的平滑斜面;所述羊舍的房体由数根底梁(1)、数根前立柱(21)、数根后立柱(2)和墙体构成,所述前立柱(21)设置于坡底,所述后立柱(2)设置于坡顶,所述底梁(1)的一端为地面端,埋设在坡顶的平地上,另一端沿坡顶水平伸出为悬空端,悬空端与对应的前立柱(21)固定连接,所述数根前立柱(21)之间设置墙体(25),所述数根后立柱(2)之间设置墙体(25),所述羊舍两侧面的前后立柱之间设置墙体(25),所述羊舍两侧面的墙体(25)上分别开设饲喂通道门(11)和多功能走道门(20);所述房体上部固定有屋架(3);所述屋架(3)顶部铺设屋面(4);/n所述羊舍内沿长度方向设置为三个横向并列的区域,分别是饲喂通道(6)、多功能走道(13)、羊床(14),所述饲喂通道(6)和多功能走道(13)都建设在坡顶地面上,以混凝土浇灌固化,所述饲喂通道(6)与多功能走道(13)通过颈枷(9)隔开,颈枷(9)下部靠饲喂通道(6)一侧设置食槽(7),所述颈枷(9)上部设置活动杆(10);所述羊床(14)搭建在底梁(1)悬空端上方,所述多功能走道(13)和羊床(14)通过格栏(12)隔开,所述羊床(14)通过格栏(12)分隔为数个羊圈;所述多功能走道(13)与羊床(14)接壤处即为混凝土地面尽头,在此处设置数个排粪孔(17),所述排粪孔(17)为斜向下的坡型开口;/n所述羊床(14)下方的坡底为平滑斜面,作为储粪场(22);/n所述储粪场(22)外侧底部开设粪尿沟(19),所述粪尿沟(19)中间为最低点,设置开口,通过导管与埋设于地下的沉淀池(26)相连;所述储粪场(22)和粪尿沟(19)之间,设置向外侧倾斜放置的格栅(23);所述羊舍前后屋檐下方设置雨水沟(24);所述屋面(4)下方设置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下方开口于雨水沟(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依坡而建的新型多功能楼式羊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舍建设于山坡上,坡底和坡顶之间采用石块和混凝土浇灌固化为垂直墙面(8),坡底用混凝土浇灌固化为15-20度坡度的平滑斜面;所述羊舍的房体由数根底梁(1)、数根前立柱(21)、数根后立柱(2)和墙体构成,所述前立柱(21)设置于坡底,所述后立柱(2)设置于坡顶,所述底梁(1)的一端为地面端,埋设在坡顶的平地上,另一端沿坡顶水平伸出为悬空端,悬空端与对应的前立柱(21)固定连接,所述数根前立柱(21)之间设置墙体(25),所述数根后立柱(2)之间设置墙体(25),所述羊舍两侧面的前后立柱之间设置墙体(25),所述羊舍两侧面的墙体(25)上分别开设饲喂通道门(11)和多功能走道门(20);所述房体上部固定有屋架(3);所述屋架(3)顶部铺设屋面(4);
所述羊舍内沿长度方向设置为三个横向并列的区域,分别是饲喂通道(6)、多功能走道(13)、羊床(14),所述饲喂通道(6)和多功能走道(13)都建设在坡顶地面上,以混凝土浇灌固化,所述饲喂通道(6)与多功能走道(13)通过颈枷(9)隔开,颈枷(9)下部靠饲喂通道(6)一侧设置食槽(7),所述颈枷(9)上部设置活动杆(10);所述羊床(14)搭建在底梁(1)悬空端上方,所述多功能走道(13)和羊床(14)通过格栏(12)隔开,所述羊床(14)通过格栏(12)分隔为数个羊圈;所述多功能走道(13)与羊床(14)接壤处即为混凝土地面尽头,在此处设置数个排粪孔(17),所述排粪孔(17)为斜向下的坡型开口;
所述羊床(14)下方的坡底为平滑斜面,作为储粪场(22);
所述储粪场(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林王永必杨根荣杨庆然段生庆杨云艳杨光周赵其毅聂根兰张家华欧积能陈有坤
申请(专利权)人:龙陵县畜牧工作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