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01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培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培育盘,所述培育盘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圆筒,所述圆筒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上接触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底座上、沿所述立柱的圆周向所述立柱方向设置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圆盘顶起的上下往复运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可以将土壤和棉花幼苗一块移栽,避免移栽过程中对棉花幼苗的伤害。

A seedling cultivation device for cotton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
本技术属于培育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棉花的栽培方式已由直点播改为营养钵育苗移栽,棉花的产量和效益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实践证明,在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生产过程中,抓好营养钵育苗工作是关键性一步,只有育出了足够的壮苗,才能保证移栽面积的完成和移栽的质量,从而为全年的丰产丰收打下基础。营养钵育苗虽然有诸多好处,但是营养钵只能一次使用,不能重复使用,因此,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端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培育盘,所述培育盘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圆筒,每个所述圆筒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圈,每个所述限位圈上放置有圆盘,每个所述圆盘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底座、沿所述立柱的圆周向所述立柱方向设置滑轨,所述滑轨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圆盘顶起的上下往复运动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包括滑块,所述滑块滑动块连接于所述滑轨内,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活塞缸,所述第一活塞缸包括第一缸体,所述第一缸体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上端贯穿所述第一缸体的顶面、并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能将所述圆盘顶起,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缸体的内底面之间充有液体,所述第一缸体侧壁下端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活塞缸包括第二缸体、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手托把和第二油口,所述第二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托把,所述第二活塞缸的其余结构与所述第一活塞缸相同,所述第一油口通过管道和第二油口连通。更进一步的,所述液体为液压油或者水。更进一步的,所述手托把的一端连接有L形的脚踏板。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兼具传统营养钵育苗功能的同时,可以重复利用,通过往复运动装置可以将土壤和棉花幼苗一块移栽,避免移栽过程中对棉花幼苗的伤害。且通过设置可转动的培育盘,只需一个往复运动装置即可完成所有幼苗的移栽,节约成本,且本装置不受场地限制,既可以在室外培育,也可以在室内培育,适合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培育盘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圆盘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立柱,3-轴承,4-培育盘,5-圆筒,6-限位圈,7-圆盘,8-透水孔,9-滑轨,10-滑块,11-第一活塞缸,12-第一缸体,13-第一活塞,14-第一活塞杆,15-顶板,16-第二活塞缸,17-手托把,18-脚踏板,1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1参见图1-3,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立柱2,立柱2的顶端套接有轴承3,轴承3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培育盘4,培育盘4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圆筒5,每个圆筒5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圈6,限位圈6上房放置有圆盘7,每个圆盘7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水孔8,底座1、沿立柱2的圆周向立柱2方向设置滑轨9,滑轨9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将圆盘7顶起的上下往复运动装置。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包括滑块10,滑块10滑动块连接于滑轨9内,滑块1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活塞缸11,第一活塞缸11包括第一缸体12,第一缸体12内部设有第一活塞13,第一活塞13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活塞杆14,第一活塞杆14的上端贯穿第一缸体12的顶面、并固定连接有顶板15,第一活塞13与第一缸体12的内底面之间充有液体,第一缸体12侧壁下端设置有第一油口,第二活塞缸16包括第二缸体、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手托把17和第二油口,第二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托把17,所述第二活塞缸16其余结构与第一活塞缸11相同,所述第一油口通过管道和第二油口连通。本实施例中,液体为液压油。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的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的使用原理如下,将圆盘7放置在圆筒5内部限位圈6处,然后在圆筒5内覆盖土壤,进行播种,待幼苗长成,需要移栽时,将往复运动装置移动至育苗盘4外圈的任一圆筒5底部,向下压手托把17,使顶板15向上运动,将圆盘7连同土壤和棉花幼苗一同移出圆筒5,然后取下圆盘7,放回圆筒5,向上拔手托把17使顶板15回复原位,然后转动育苗盘5,进行相邻一个圆筒5内的幼苗移栽,直至本圈的幼苗全部移栽完毕,推动滑块10向立柱2一侧运动,至内圈的圆筒5底部,操作方法同外圈相同。实施例2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液体为水,手托把17的一端连接有L形的脚踏板18,方便单人操作,脚踩脚踏板18使顶板上升,双手取放顶起的幼苗及土壤;第二活塞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9,可以在移完一株幼苗后,往复运动装置自动回复位置,节省人力,同时也防止用力过猛,将幼苗及土壤顶起至圆筒5外,造成幼苗的伤害。以上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此,任何本领域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套接有轴承(3),所述轴承(3)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培育盘(4),所述培育盘(4)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圆筒(5),每个所述圆筒(5)的底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圈(6),每个所述限位圈(6)上放置有圆盘(7),每个所述圆盘(7)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水孔(8),所述底座(1)、沿所述立柱(2)的圆周向所述立柱(2)方向设置滑轨(9),所述滑轨(9)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圆盘(7)顶起的上下往复运动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的顶端套接有轴承(3),所述轴承(3)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培育盘(4),所述培育盘(4)上贯穿设置有若干圆筒(5),每个所述圆筒(5)的底端内侧均设置有限位圈(6),每个所述限位圈(6)上放置有圆盘(7),每个所述圆盘(7)上均开设有若干透水孔(8),所述底座(1)、沿所述立柱(2)的圆周向所述立柱(2)方向设置滑轨(9),所述滑轨(9)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将所述圆盘(7)顶起的上下往复运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棉花育种的幼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往复运动装置包括滑块(10),所述滑块(10)滑动块连接于所述滑轨(9)内,所述滑块(1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活塞缸(11),所述第一活塞缸(11)包括第一缸体(12),所述第一缸体(12)内部设有第一活塞(13),所述第一活塞(13)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一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咸丰路战远陈立宇张建中杨建强张向前程玉臣苏和王建国张德健白文龙赵小庆刘亚斌严斌曹丰海姜晓平吕荣亮李文才张怀军刘智许建芳王定元贾秀婷杨俊霞李玉峰任永峰沈秋云尚学燕阿拉塔邓贤谢爱青孙鸿举叶君李娟白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