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01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盆栽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在工作时,通过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种植盆内的土壤的湿度发送到控制器,当湿度低于下限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使导管将外盆体内的水引导至水环内,使水从各喷头浇灌至种植盆上的植物以及土壤。而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土壤的湿度高于上限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停止工作。并且在需要将种植盆取出对植物进行移栽或往外盆体内倒水时,直接将种植盆取出即可,避免种植盆移出将连接湿度传感器的导线扯出,便于操作。而当完成倒水后,只需将种植盆的连接孔对应连接管再将种植盆放入外盆体即可使湿度传感器插入种植盆内土壤内,从而感应土壤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
本技术涉及盆栽种植
,特别是指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花已经成为多数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休闲方式了。但是在生活中,人们难免或因为工作或因为私事需要较长时间的外出,此时由于养护的花草未能得到及时照料,很容易导致花草的枯萎。有鉴于此,现有相关技术人员研发了一类相对智能化的花盆,该花盆可利用湿度传感器感应土壤湿度,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以控制水泵往花盆内注水的技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花盆多数需要额外的连接水箱以供水泵抽水,此类结构不够美观,不利于花盆的摆放;另外也有花盆和水箱一体的结构,但是此类一般为水箱位于花盆的底部,在需要往水箱内倒水时,需要将花盆取出,但是由于放置于花盆内的湿度传感器的导线与水箱的水泵同时连接至控制器,此导线容易对花盆取出的过程以及往水箱内倒水的过程构成阻碍,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以克服现有的花盆因湿度传感器的导线阻碍而不便于使用的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包括有外盆体和嵌入于外盆体内的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和所述外盆体内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放置有水泵,该水泵由控制器控制,所述外盆体的顶部还固定有连接盘,该连接盘对应于所述种植盆的上方,且连接盘的底面固定有水环,所述水环分布有若干个设有方向朝下的喷头,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底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底盆上固定有竖向的连接管,该连接管穿过所述连接孔至所述种植盆内,且连接管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盆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连接盘固定于所述支杆的顶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杆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水环和所述外盆体内的水泵的输出端。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盆体上方的侧面设有穿线孔,所述湿度传感器的导线、所述水泵的电源线以及所述导管均由所述穿线孔穿出。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种植盆的底部设有设有贯穿的渗水孔,且种植盆底部铺垫有过滤网。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外盆体一侧而还设有透明的水位观察窗。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湿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管固定于外盆体上,且种植盆底部设有连接管穿过的连接孔,此结构使在需要将种植盆取出对植物进行移栽或往外盆体内倒水时,直接将种植盆取出即可,避免种植盆移出将连接湿度传感器的导线扯出,便于操作。而当完成倒水后,只需将种植盆的连接孔对应连接管再将种植盆放入外盆体即可使湿度传感器插入种植盆内土壤内,从而感应土壤湿度,再次避免收纳导线的麻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倾斜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倾斜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种植盆倾斜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的侧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向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包括有外盆体1和种植盆2,所述种植盆2自上而下的嵌入外盆体1内,且外盆体1的上沿将种植盆2的唇部21卡住之后,种植盆2的底部和外盆体1内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用于储水。所述种植盆2用于填装土壤并种植植物,种植盆2的底部设有若干贯穿的渗水孔22,并且种植盆2在底部上可铺设一层过滤网(示图未示),该过滤网覆盖所述渗水孔22,当土壤填装于种植盆2内之后,所述过滤网用以进一步的防止土壤从渗水孔22渗漏而出。所述外盆体1一侧还设有透明的水位观察窗11,用以观察外盆体1内部的水位高度。往所述外盆体1内倒水的方式可以是,将种植盆2取出于外盆体1上,再往外盆体1内倒水,至水位到达上述接近于种植盆2底部的高度后,再将种植盆2放回外盆体1上即可。如附图4所示,所述外盆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3,该支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4,具体的,支杆3上下两端与所述外盆体1和连接盘4的连接均可以是通过螺丝锁固的方式实现连接,或者为提高支杆3的稳固性,也可以在生产时将外盆体1与支杆3设计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连接盘4对应于所述种植盆2的上方,且连接盘4的底面固定有水环53,该水环53为闭环结构的不锈钢圆管,水环53的底面还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设有方向朝下的喷头54。所述外盆体1的底部内放置有水泵51,所述水泵51的输出端连接有导管55,所述导管55相对水泵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水环53,且所述导管55为橡胶导管。通过水泵51将外盆体1内的水向上抽至水环53内,使水经水环53上的喷头54向下喷至栽培于种植盆2的植物上,即可实现利用外盆体1内的水进行浇水,且浇水后水回落至外盆体1内,可实现重复利用。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种植盆2的底部设有连接孔23,所述外盆体1内固定有竖向的连接管56,该连接管56穿过所述连接孔23和上述过滤网至所述种植盆2内,且连接管5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52。具体的,所述连接管56可以是不锈钢管,连接管56底部焊接有平板(示图未示),该平板通防水胶粘接于外盆体1内部的底面上,即可实现连接管56的固定,而所述湿度传感器52可以是外形如申请号201820559035.2所公开的土壤湿度传感器,在湿度传感器52上端嵌入连接管56后,利用老虎钳等工具将连接管56上端管口夹紧,使连接管56上端管径变小从而将湿度传感器夹住固定于连接管56上。此外,所述连接孔23的孔径略大于连接管56的管径,具体大小视土壤的粒径而定,即连接孔23的孔径与连接管56的管径之差略小于所填放的土壤颗粒的粒径,此尺寸使连接管56穿过连接孔23后,连接管56和连接孔23的间隙较小,防止土壤渗漏。优选的,种植盆22内的土壤可选用粘性略强的黏土,以防止其中连接孔23和渗漏孔22掉出。如附图4和5所示,所述外盆体1上方的侧面设有穿线孔12,所述湿度传感器52的导线、所述水泵51的电源线以及所述导管55均由所述穿线孔12穿出。所述连接管56侧面在接近于所述种植盆2的底面的位置设有通孔,湿度传感器52的导线经该通孔穿出并引导至外盆体1的穿线孔12,经穿线孔12穿出连接至控制器,且所述水泵51同样电连接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为包括有单片机芯片的电路板,该控制器可以嵌入于所述支杆3内或连接盘4内。优选的,所述支杆3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线槽31,湿度传感器52的导线、水泵51的电源线以及导管55均可以收纳至容线槽31内,以提高花盆整体的美观程度。更进一步的,所述容线槽31还可适配一个可扣合连接的封盖,传感器52的导线、水泵51的电源线以及导管55均可以收纳至容线槽31内之后,将盖封住容线槽31,可避免线路沾染灰尘,同时提高花盆整体的整洁性。当种植盆2上填放土壤且种植植物后,将种植盆2放入外盆体1上,且同时将种植盆2的连接孔23对应连接管56即可使湿度传感器52插入种植盆2内土壤内,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包括有外盆体和嵌入于外盆体内的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和所述外盆体内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放置有水泵,该水泵由控制器控制,所述外盆体的顶部还固定有连接盘,该连接盘对应于所述种植盆的上方,且连接盘的底面固定有水环,所述水环分布有若干个设有方向朝下的喷头,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底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外盆体上固定有竖向的连接管,该连接管穿过所述连接孔至所述种植盆内,且连接管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包括有外盆体和嵌入于外盆体内的种植盆,所述种植盆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种植盆的底部和所述外盆体内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放置有水泵,该水泵由控制器控制,所述外盆体的顶部还固定有连接盘,该连接盘对应于所述种植盆的上方,且连接盘的底面固定有水环,所述水环分布有若干个设有方向朝下的喷头,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底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外盆体上固定有竖向的连接管,该连接管穿过所述连接孔至所述种植盆内,且连接管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方便的智能浇水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盆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连接盘固定于所述支杆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河郑志杰谢木东
申请(专利权)人:黎明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