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件移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773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料件移送装置,包含基座、驱动单元、控制器及料盘,基座定义有相互垂直的X轴及Z轴,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器、推料架、第二驱动器及推板,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二驱动器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动作以带动推料架朝X轴方向往返移动,或控制第二驱动器于推料架上带动推板朝Z轴方向往返移动,料盘包括盘体及多个形成于盘体表面的凹槽,该多个凹槽中可承放至少一个料件,当推板朝Z轴方向且靠近盘体移动时,推板会伸入其中一个凹槽中,以将该凹槽中的料件向外推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升一次同时移送多个料件的处理效率,且不伤及料件的表面以确保良率的功效。

Material transf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料件移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移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料件移送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化制造设备的设计目标是使用较少的人工直接或间接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组装或加工,而产品的自动化组装或加工过程中,可连续地供应料件是确保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的连续式供料设备都有一定的料件装填容量,当连续式供料设备的料件数量因为持续供料一段时间而减少时,就需要及时补充料件,以免发生供料中断的问题。现有的连续式供料设备在进行料件的补充作业时,需要暂时停止连续式供料设备的运转,待料件补充完毕之后,再重新启动连续式供料设备并继续自动供料;对于料件装填容量较小而言,在连续自动化生产过程就需要频繁的补充料件,相对的会影响产品的产能无法提升。上述缺点都显现现有电子组件在进行运送过程所衍生的种种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连续出料的供料设备,是自动化设备的制造者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连续式供料设备补料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料件移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包含基座、驱动单元、控制器,及料盘。所述基座定义有相互垂直的X轴及Z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置于基座上的第一驱动器、设置于第一驱动器上的推料架、设置于推料架上的第二驱动器及与第二驱动器连接的推板,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二驱动器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动作以带动推料架朝X轴方向往返移动,或控制第二驱动器于推料架上带动推板朝Z轴方向往返移动;所述料盘位于驱动单元下方,包括盘体及多个形成于盘体表面的凹槽,该多个凹槽中可承放至少一个料件,当所述推板朝Z轴方向且靠近盘体移动时,推板会伸入其中一个凹槽中,以将该凹槽中的料件向外推出。较佳地,所述料件移送装置更包含一设置于料盘一侧的传送单元,该传送单元包括一接收由凹槽中向外推出料件的入料轨道及一与入料轨道连接的出料轨道,所述推板会自凹槽进入该入料轨道,再由入料轨道前进到出料轨道,而料件则受推板的推挤而朝出料轨道移动。较佳地,所述基座更定义有一分别与X轴及Z轴相互垂直的Y轴,而所述驱动单元更包括一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驱动器,所述料盘与第三驱动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第三驱动器动作使料盘朝Y轴方向往返移动。较佳地,所述多个凹槽是平行直线排列于盘体上。较佳地,所述驱动单元更包括一设置于第二驱动器与推板间的连接支架,且该推板是可分离地与连接支架连接在一起,当推板伸入凹槽中时,是位于凹槽的中间位置。较佳地,所述连接支架具有一远离传送单元的第一端,及靠近所述传送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驱动器与第一端连接。较佳地,所述料件移送装置更包含一感测单元,该感测单元包括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远离所述传送单元设置的第一传感器,及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靠近所述传送单元设置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推料架在该第一、二传感器的设置位置间往返移动。较佳地,所述出料轨道具有一靠近入料轨道的入口端及一相反的出口端,自所述凹槽进入入料轨道的推板在所述入口端停滞设定秒数再继续朝所述出口端移动。较佳地,所述出料轨道更具有一位于入口端与出口端间的中间端,所述推板前进至该中间端后会折返至所述料盘上方。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本技术借由推板伸入凹槽将料件向外推出,可提升一次同时移送多个料件的处理效率,且不伤及料件的表面以确保良率的功效;再者,料盘可承装大量的料件,即可不间断地将料件供应给下一个制程作业,进而实现连续自动出料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图3为本技术控制器与其它部件电连接框图;其中:1为基座,2为驱动单元,21为第一驱动器,22为推料架,23为第二驱动器,24为推板,25为连接支架,251为第一端,252为第二端,26为第三驱动器,3为控制器,4为料盘,41为盘体,42为凹槽,5为传送单元,51为入料轨道,52为出料轨道,521为入口端,522为出口端,523为中间端,6为感测单元,61为第一感测器,62为第二感测器,7为支撑台。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相关申请专利特色与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基座1、驱动单元2、控制器3、料盘4、传送单元5及感测单元6。基座1定义有相互垂直的X轴、Z轴及分别与X轴及Z轴相互垂直的Y轴,X轴与Y轴位于水平方向相互垂直,Z轴位于竖直方向。驱动单元2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的第一驱动器21、设置于第一驱动器21上的推料架22、设置于推料架22上的第二驱动器23、与第二驱动器23连接的推板24,推料架22上安装有X轴传动装置,本实施例的X轴传动装置为丝杠螺母传动装置,丝杠转动连接于基座上,并与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相连,由第一驱动器带动旋转;螺母与丝杠螺纹连接、形成螺旋副,推料架22安装在螺母上,通过螺母与丝杠之间形成的螺旋副,进而实现推料架22沿丝杠轴向的往返移动。第二驱动器23与推料架22连动,该第二驱动器23的输出端可以与推板24直连,或通过连接支架25与推板24连接;本实施例第二驱动器23的输出端是通过连接支架25与推板24连接的。连接支架25设置于第二驱动器23与推板24之间,且推板24是可分离地与连接支架25连接在一起的。实际实施时,可依据不同尺寸的电子组件更换不同宽度的推板24,以提升本技术的适用性。另外,连接支架25具有一远离传送单元5的第一端251及靠近该传送单元5的第二端252,第二驱动器23与第一端251连接。料盘4位于驱动单元2下方,包括盘体41及多个形成于该盘体41表面的凹槽42,多个凹槽42中可承放至少一个料件,当推板24朝Z轴方向且靠近盘体41移动时,推板24会伸入其中一个凹槽42中,以将该凹槽42中的料件向外推出,借此,可提升一次同时移送多个料件的处理效率,且不伤及料件的表面以确保良率的功效。较佳地,通过料盘4可一次承装大量的料件,即可不间断地将料件供应给下一个制程作业,进而实现连续自动出料的目的。实际实施时,可设置一料架(图未示出)以将多个料盘4层迭于该料架上,进而大幅缩小该料盘4的设置体积。料盘4还可连接于第三驱动器26的输出端。即,在推板24的下方设有一第三驱动器26,该第三驱动器26的输出端连接料盘4,由第三驱动器26带动料盘4沿Y轴方向往返移动。控制器3与第一、二、三驱动器21、23、26分别电连接,用以控制第一驱动器21动作,以带动推料架22朝X轴方向往返移动,或控制第二驱动器23于推料架22上朝Z轴方向往返移动,以连动推板24,或控制第三驱动器26动作使料盘朝Y轴方向往返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器21可为电机,第二、三驱动器23、26可为气缸。进一步地,当推板24伸入凹槽42中时,是位于凹槽42的中间位置。且多个凹槽42是平行直线排列于盘体41上,而至少一个料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件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基座(1),该基座(1)定义有相互垂直的X轴及Z轴;/n一驱动单元(2),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的第一驱动器(21)、设置于该第一驱动器(21)上的推料架(22)、设置于该推料架(22)上的第二驱动器(23)及与该第二驱动器(23)连接的推板(24);/n一与所述第一、二驱动器(21、23)分别电连接的控制器(3),该控制器(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21)动作、以带动所述推料架(22)朝X轴方向往返移动,或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器(23)于推料架(22)上朝Z轴方向往返移动以连动所述推板(24);及/n一位于所述驱动单元(2)下方的料盘(4),该料盘(4)包括盘体(41)及多个形成于所述盘体(41)表面的凹槽(42),多个凹槽(42)中可承放至少一个料件,当所述推板(24)朝Z轴方向且靠近盘体(41)移动时,该推板(24)会伸入其中一个凹槽(42)中,以将该凹槽(42)中的料件向外推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14 TW 1082106971.一种料件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1),该基座(1)定义有相互垂直的X轴及Z轴;
一驱动单元(2),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1)上的第一驱动器(21)、设置于该第一驱动器(21)上的推料架(22)、设置于该推料架(22)上的第二驱动器(23)及与该第二驱动器(23)连接的推板(24);
一与所述第一、二驱动器(21、23)分别电连接的控制器(3),该控制器(3)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21)动作、以带动所述推料架(22)朝X轴方向往返移动,或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器(23)于推料架(22)上朝Z轴方向往返移动以连动所述推板(24);及
一位于所述驱动单元(2)下方的料盘(4),该料盘(4)包括盘体(41)及多个形成于所述盘体(41)表面的凹槽(42),多个凹槽(42)中可承放至少一个料件,当所述推板(24)朝Z轴方向且靠近盘体(41)移动时,该推板(24)会伸入其中一个凹槽(42)中,以将该凹槽(42)中的料件向外推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件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设置于所述料盘(4)一侧的传送单元(5),该传送单元(5)包括接收由所述凹槽(42)中向外推出料件的入料轨道(51)及与该入料轨道(51)连接的出料轨道(52),所述推板(24)自凹槽(42)进入入料轨道(51),再由该入料轨道(51)前进到所述出料轨道(52),料件受所述推板(24)的推挤而朝出料轨道(52)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件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更定义有一分别与X轴及Z轴相互垂直的Y轴,所述驱动单元(2)更包括一与控制器(3)电连接的第三驱动器(26),该第三驱动器(26)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料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穗瑜
申请(专利权)人:天正国际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