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88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涉及车灯调节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内壳体、远光灯本体、支撑板、挡板、限位块、第一伺服电缸、连接板、第二伺服电缸、通孔、通槽、空腔和滚珠,滚珠与挡板外壁接触,支撑板顶部于挡板另一侧竖直设有滑动板,滑动板顶部设有滑块,外壳体内壁顶部设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活动连接的挡板,可实现对挡板进行升降调节和水平移动调节,可在不接触远光灯本体的前提下对远光灯亮度进行调节,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滚珠、滑块和滑槽,可在对挡板进行升降调节过程和水平往复移动调节过程中,进行辅助,可有效加强挡板的稳定性。

A kind of lamp which can adjust the high and low light adap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
本技术涉及车灯调节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
技术介绍
车灯就是指车辆上的灯具,是车辆夜间行驶在道路照明的工具,也是发出各种车辆行驶信号的提示工具。一般分为前照灯、尾灯、转向灯等。组合前照灯在汽车的前部,它主要起照明和信号作用。前照灯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车体前方的道路情况,使驾驶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的行车,组合前照灯按照光源可分为:卤钨灯、氙气灯,按照功能可分近光灯、远光灯、前转向灯、前位灯(又叫示宽灯,表明车辆存在的位置灯),前雾灯。雾灯国家法规未强制要求,所有车型基本都配备。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52839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包括车灯本体、距离检测模块、控制处理模块、远近光灯切换模块以及远光灯角度调节装置,车灯本体包括外壳、安装在灯罩内的近光灯以及以可上下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灯罩内的远光灯。上述专利中的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对远光灯亮度调节过程中采用对远光灯的角度进行调节,这样就需要反复对远光灯本体进行上下角度调节,远光灯容易在调节过程中发生松脱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活动连接的挡板,可实现对挡板进行升降调节和水平移动调节,可在不接触远光灯本体的前提下对远光灯亮度进行调节,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滚珠、滑块和滑槽,可在对挡板进行升降调节过程和水平往复移动调节过程中,进行辅助,可有效加强挡板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远光灯本体,所述内壳体设于所述外壳体内侧,所述远光灯本体与所述内壳体一端连接,所述内壳体外壁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贯穿设有活动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底部延伸至所述内壳体内侧,所述挡板顶部设有限位块,所述支撑板顶部于所述挡板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一端与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外壳体内壁一侧设有第二伺服电缸,所述第二伺服电缸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挡板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内壳体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挡板相匹配的通槽,所述支撑板内部于所述通孔外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侧设有活动连接的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挡板外壁接触,所述支撑板顶部于所述挡板另一侧竖直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顶部设有滑块,所述外壳体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滑块相匹配的滑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体内壁设有与所述远光灯本体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远光灯本体外壁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匹配的固定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伺服电缸与所述安装座顶部转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伺服电缸设于所述挡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二伺服电缸与所述固定板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外壁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相匹配的连接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挡板的宽度,且所述通槽的狂赌小于所述支撑板的宽度。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内壁设有与所述滚珠相匹配的安装架。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缸、第二伺服电缸和活动连接的挡板,可实现对挡板进行升降调节和水平移动调节,可在不接触远光灯本体的前提下对远光灯亮度进行调节,方便快捷;2、本技术通过设置滚珠、滑块和滑槽,可在对挡板进行升降调节过程和水平往复移动调节过程中,进行辅助,可有效加强挡板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另一种状态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内壳体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板的主视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外壳体、2内壳体、3远光灯本体、4支撑板、5挡板、6限位块、7第一伺服电缸、8连接板、9第二伺服电缸、10通孔、11通槽、12空腔、13滚珠、14滑动板、15滑块、16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的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和远光灯本体3,所述内壳体2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侧,所述远光灯本体3与所述内壳体2一端连接,所述内壳体2外壁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顶部贯穿设有活动连接的挡板5,所述挡板5底部延伸至所述内壳体2内侧,所述挡板5顶部设有限位块6,所述支撑板4顶部于所述挡板5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伺服电缸7,所述第一伺服电缸7一端与所述限位块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7一侧设有连接板8,所述外壳体1内壁一侧设有第二伺服电缸9,所述第二伺服电缸9一端与所述连接板8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挡板5相匹配的通孔10,所述内壳体2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挡板5相匹配的通槽11;所述内壳体2内壁设有与所述远光灯本体3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远光灯本体3外壁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匹配的固定架;所述支撑板4顶部设有安装座,所述第一伺服电缸7与所述安装座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缸7设于所述挡板5和所述连接板8之间;所述外壳体1和所述内壳体2之间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顶部设有固定板,所述第二伺服电缸9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8外壁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伺服电缸9相匹配的连接架;所述通槽11的宽度大于所述挡板5的宽度,且所述通槽11的狂赌小于所述支撑板4的宽度。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伺服电缸7进行伸缩,可带动限位块6进行升降调节,限位块6带动挡板5进行升降操作,挡板5穿过通孔10在内壳体2内部进行升降运动,可对远光灯本体3的遮挡范围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远光灯亮度进行调节,方便快捷,通过调节第二伺服电缸9进行伸缩,可推动支撑板4进行水平往复移动,方便快捷,挡板5随着支撑板4在通槽11内侧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可将挡板5与远光灯本体3的距离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远光灯本体3的亮度进行小范围调节,调节精度高,方便快捷。如附图1-6所示的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板4内部并位于所述通孔10外侧的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侧设有活动连接的滚珠13,所述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和远光灯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侧,所述远光灯本体(3)与所述内壳体(2)一端连接,所述内壳体(2)外壁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顶部贯穿设有活动连接的挡板(5),所述挡板(5)底部延伸至所述内壳体(2)内侧,所述挡板(5)顶部设有限位块(6),所述支撑板(4)顶部于所述挡板(5)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伺服电缸(7),所述第一伺服电缸(7)一端与所述限位块(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7)一侧设有连接板(8),所述外壳体(1)内壁一侧设有第二伺服电缸(9),所述第二伺服电缸(9)一端与所述连接板(8)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挡板(5)相匹配的通孔(10),所述内壳体(2)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挡板(5)相匹配的通槽(11),所述支撑板(4)内部于所述通孔(10)外侧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侧设有活动连接的滚珠(13),所述滚珠(13)与所述挡板(5)外壁接触,所述支撑板(4)顶部于所述挡板(5)另一侧竖直设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顶部设有滑块(15),所述外壳体(1)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滑块(15)相匹配的滑槽(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远近光的车灯,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和远光灯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设于所述外壳体(1)内侧,所述远光灯本体(3)与所述内壳体(2)一端连接,所述内壳体(2)外壁顶部设有活动连接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顶部贯穿设有活动连接的挡板(5),所述挡板(5)底部延伸至所述内壳体(2)内侧,所述挡板(5)顶部设有限位块(6),所述支撑板(4)顶部于所述挡板(5)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伺服电缸(7),所述第一伺服电缸(7)一端与所述限位块(6)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7)一侧设有连接板(8),所述外壳体(1)内壁一侧设有第二伺服电缸(9),所述第二伺服电缸(9)一端与所述连接板(8)连接,所述支撑板(4)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挡板(5)相匹配的通孔(10),所述内壳体(2)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挡板(5)相匹配的通槽(11),所述支撑板(4)内部于所述通孔(10)外侧设有空腔(12),所述空腔(12)内侧设有活动连接的滚珠(13),所述滚珠(13)与所述挡板(5)外壁接触,所述支撑板(4)顶部于所述挡板(5)另一侧竖直设有滑动板(14),所述滑动板(14)顶部设有滑块(15),所述外壳体(1)内壁顶部设有与所述滑块(15)相匹配的滑槽(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自适应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庆郭乐敏解延军黄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润深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