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依宸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3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包括与汽车遮阳板连接的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用于固定眩光板的连接件、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滑动连接,可以调整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端的距离,可使用不同尺寸的汽车遮阳板,且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对应卡扣的设置,形成了上下两面相对拉力,在推拉的任何位置都能且能保障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贴合,且保障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受力均匀不会分开,更不会出现脱离现象,因对材料硬度要求低,所以可以节约材料成本,第一本体上第二卡槽的设置,便于与连接体卡扣连接,从而调整眩光板与遮阳板的角度,便于开车人员看清自己行使方向的路况,减少事故的发生。

A kind of retractable hanger for automobile glare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
技术介绍
汽车夜间行驶,对向的车辆打开远光灯,容易使司机无法看清远方的车辆,现有的汽车眩光板一般都是通过挂架固定在遮阳板上,并且透过镜片来观察路面,由于材料受限,视线变暗也不能消除眩光,另外还容易磨出划痕或受污染,这样会影响观察对向车道和己方车道的路况,如果遇对向的远光灯照射时,一旦有行人及物体横穿道路或在己方车道内时,容易看不清楚,造成事故隐患,另外现有的一些固定座,通过上下两个盖体夹合遮阳板,然后用螺栓固定,螺栓组件的零部件较多,安装繁琐且容易松动丢失,造型臃肿影响遮阳板的美观。另外现有固定座多采用面对面的斜齿咬合锁定,非常容易受力解锁,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眩光板与汽车的遮阳板连接且可调整眩光板位置和角度的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包括与汽车遮阳板连接的第一本体、与汽车遮阳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本体滑动配合的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用于固定眩光板的连接件、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后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滑动配合从而调整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端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锁定分体,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锁定分体,所述第一锁定分体与所述第二锁定分体配合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锁定。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放置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孔右侧的第二放置孔、与所述第一放置孔后端连通的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放置孔后端连通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放置孔的右侧面与所述第一滑道的右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放置孔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滑道的左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右侧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孔的左侧,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二放置孔的右侧,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四放置孔、位于所述第四放置孔右侧的第五放置孔、与所述第四放置孔的前端连通且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的第三滑道、与所述第五放置孔后端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的第四滑道,所述第四放置孔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三滑道的左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五放置孔的右侧面与所述第四滑道的右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三滑块右侧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通过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四滑块通过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滑道滑动配合,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二滑道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四放置孔的右侧,所述第四滑块位于所述第五放置孔的左侧,所述第三滑道和所述第四滑道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锁定分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之间的第三放置孔和位于所述第三放置孔内的压舌,所述压舌的后端与所述第三放置孔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压舌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第一齿牙。所述第二锁定分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滑道和所述第四滑道之间且用于使压舌通过的锁定滑道,所述锁定滑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齿牙配合的第二齿牙,所述第二齿牙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第一滑道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滑道的长度均为70~85mm,所述第一滑道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滑道的宽度均为4~6mm,所述第一放置孔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放置孔的长度均为25~30mm,所述第一放置孔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放置孔的宽度均为8~11mm,所述第一放置孔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为5~7mm,所述第二放置孔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为5~7mm,所述第一滑块的宽度和第二滑块的宽度均为6~7mm,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宽度为70~75mm。所述第三放置孔的长度为35~40mm,所述第三放置孔的宽度为19~23mm,所述第三放置孔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为8~10mm,所述锁定滑道宽的18~20mm,所述锁定滑道的左侧面与所述第四放置孔右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1~13mm,所述锁定滑道右侧面与所述第五放置孔左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1~13mm。所述第三滑道的长度和所述第四滑道的长度均为70~85mm,所述第三滑道的宽度和所述第四滑道的宽度均为4~6mm,所述第四放置孔的长度和所述第五放置孔的长度均为25~30mm,所述第四放置孔的宽度和所述第五放置孔的宽度均为8~11mm,所述第四放置孔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为5~7mm,所述第五放置孔的前侧面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侧面之间的距离为5~7mm,所述第四放置孔左侧面与所述第一挡板右侧面之间的距离为7~8mm,所述第五放置孔右侧面与所述第二挡板左侧面之间的距离为7~8mm,所述第三滑块的宽度和第四滑块的宽度均为6~7mm,所述第一挡板右侧面和所述第二挡板左侧面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宽度相等。所述连接件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的卡杆,所述连接件呈倒U型,所述连接件的左右两端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眩光板的固定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滑动连接,可以调整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两端的距离,可使用不同尺寸的汽车遮阳板,且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上对应滑动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上下两面相对拉力,在推拉的任何位置都能且能保障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贴合,且保障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受力均匀不会分开,更不会出现脱离现象,因对材料硬度要求低,所以可以节约材料成本,第一本体上第二卡槽的设置,便于与连接体卡扣连接,从而调整眩光板与遮阳板的角度,便于开车人员看清自己行使方向的路况,减少事故的发生,锁定结构采用矩形锁定齿牙的设置,垂直受力面,对材料硬度要求低。不会因弹舌的弹力弱或软而解锁和磨损,可以保证咬合后不会松脱,且长期动作磨损对咬合面影响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仰视图;图7为图5的右视图;图8为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仰视图;图11为图9的右视图;图12为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连接件3,固定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遮阳板连接的第一本体、与汽车遮阳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本体滑动配合的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用于固定眩光板的连接件、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后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滑动配合从而调整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端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锁定分体,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锁定分体,所述第一锁定分体与所述第二锁定分体配合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锁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汽车遮阳板连接的第一本体、与汽车遮阳板连接且所述第一本体滑动配合的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用于固定眩光板的连接件、用于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锁定的锁定机构,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后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二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的上表面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滑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滑动配合从而调整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两端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锁定分体,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锁定分体,所述第一锁定分体与所述第二锁定分体配合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第一放置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孔右侧的第二放置孔、与所述第一放置孔后端连通的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放置孔后端连通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放置孔的右侧面与所述第一滑道的右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放置孔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二滑道的左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滑块右侧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滑块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位于所述第一放置孔的左侧,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所述第二放置孔的右侧,所述第一滑道和所述第二滑道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后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四放置孔、位于所述第四放置孔右侧的第五放置孔、与所述第四放置孔的前端连通且与第一滑块滑动配合的第三滑道、与所述第五放置孔后端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滑块滑动配合的第四滑道,所述第四放置孔的左侧面与所述第三滑道的左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五放置孔的右侧面与所述第四滑道的右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三滑块右侧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通过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四滑块通过第四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滑道滑动配合,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二滑道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眩光板用伸缩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滑块位于所述第四放置孔的右侧,所述第四滑块位于所述第五放置孔的左侧,所述第三滑道和所述第四滑道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后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依宸
申请(专利权)人:吴依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