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1802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包括OBD壳体、OBD接头和支撑装置,所述OBD接头与所述OBD壳体连接,所述OBD壳体设有反充插口,所述OBD壳体内置MCU控制模块、DC‑DC转换电路、振荡电路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与无线发射端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与所述反充插口电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OBD壳体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接件、支撑架和夹持装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座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对设备反向充电。

An OBD device for counter 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载OBD
,特别涉及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内的充电接口有限,不能同时实现对多部外部设备充电,OBD广泛运用于车辆故障检测领域,而传统的OBD主体并未设置充电接口,为了增加充电接口,一般是通过OBD转接头引出一条充电数据线,而当利用OBD转接头引线对外部设备充电时,OBD转接头占用了OBD主体的接口,致使OBD主体无法使用,且一般也只能实现有线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鉴以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通过OBD增加了外部设备的充电接口,在OBD工作时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对设备反向充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包括OBD壳体、OBD接头和支撑装置,所述OBD接头与所述OBD壳体连接,所述OBD壳体上设有反充插口,所述OBD壳体内置MCU控制模块、DC-DC转换电路、振荡电路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端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与所述反充插口电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OBD壳体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接件、支撑架和夹持装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座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外部设备。进一步的,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降压型DC-DC转换电路。进一步的,所述OBD壳体的侧边设有用于收纳数据线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开口处铰接有翻盖。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板、U形夹持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有U形夹持板和竖版,所述U形夹持块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竖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插槽,所述连接件包括插板和连接杆,所述插板拆卸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插板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包括U形支撑座,所述固定板与所述U形支撑座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U形支撑座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通过OBD增加了外部设备的充电接口,在不影响OBD的正常工作下,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对设备反向充电,且通过无线充电时,支撑装置起到将手机固定在OBD壳体下方的作用,便于实现对外部设备的充电;MCU控制模块可控制振荡电路的输入电压,振荡电路可将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通过无线发射端实现对外部设备充电;DC-DC转换电路可将蓄电池输出的电压降低到连接外部设备时使用的USB数据线的电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的电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OBD壳体、2OBD接头、3反充插口、4MCU控制模块、5DC-DC转换电路、6振荡电路、7蓄电池、8无线发射端、9收容槽、10翻盖、11支撑装置、12固定座、13连接件、14插槽、15插板、16连接杆、17支撑架、18U形支撑座、19第二弹簧、20竖版、21夹持装置、22固定板、23U形夹持板、24U形夹持块、25第一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包括OBD壳体1、OBD接头2和支撑装置11,所述OBD接头2与所述OBD壳体1连接,所述OBD壳体1上设有反充插口3,在不影响OBD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增加充电接口;所述OBD壳体1内置MCU控制模块4、DC-DC转换电路5、振荡电路6和蓄电池7,所述蓄电池7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4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5和所述振荡电路6电连接,MCU控制模块4可控制振荡电路6的输出电压,其中MCU控制模块4为现有技术,MCU控制模块4的芯片型号可选择HR7P169BFGTF,所述振荡电路6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端8电连接,振荡电路6可以将输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便于无线发射端8的无线传输,所述DC-DC转换电路5与所述反充插口3电连接,DC-DC转换电路5可将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降低到USB数据线所需要的5V直流电压,实现充电安全,其中OBD壳体1上设有用于选择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的开关;所述支撑装置11设于所述OBD壳体1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11包括固定座12、连接件13、支撑架17和夹持装置21,固定座12固定于OBD壳体1下方的车体上,所述连接件13与所述固定座12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17与所述连接件13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21与所述支撑架17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21用于固定外部设备,在选择有线充电时,将连接件13与固定座12连接,通过夹持装置21夹持外部设备,调整外部设备与OBD壳体1位置,便于对外部设备充电,其中外部设备可以是手机。工作原理:将OBD接头2插入汽车的OBD插槽14,若是选择有线充电,则将USB数据线插入反充插口3,数据线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有线充电;若是选择无线充电,则通过连接件13将夹持装置21固定于OBD壳体1的下方,通过夹持装置21加持外部设备,通过转动支撑架17,调整外部设备对应于OBD壳体1的位置,便于对外部设备充电。具体的,所述DC-DC转换电路5为降压型DC-DC转换电路5。可以将蓄电池7输出的电压降低连接外部设备的USB数据线的电压。具体的,所述OBD壳体1的侧边设有用于收纳数据线的收容槽9,所述收容槽9的开口处铰接有翻盖10。收容槽9可用于收纳数据线,翻盖10可将数据线现定于收容槽9,避免数据线丢失。实施例2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1包括固定板22、U形夹持块24和第一弹簧25,所述固定板2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U形夹持板23和竖版20,所述U形夹持块24通过第一弹簧25与所述竖版20连接。固定板22可支撑置于固定板22上的外部设备,弹簧可使U形夹持块24夹紧外部设备,避免充电时掉落。具体的,所述固定座12上设有插槽14,所述连接件13包括插板15和连接杆16,所述插板15拆卸插接于所述插槽14内,所述连接杆16与所述插板15转动连接。固定座12是一直固定于OBD壳体1下方的车体上的,在需要无线充电时,将插板15插接于插槽14内,固定连接杆16,并通过连接于连接杆16上方的夹持装置21夹持外部设备,转动连接杆16,使外部设备置于便于充电的位置,其中连接杆16可选择伸缩杆。具体的,所述支撑架17包括U形支撑座18,所述固定板22与所述U形支撑座18滑动连接,所述U形支撑座18与所述连接杆16转动连接。起到平衡支撑固定板22的作用,且可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OBD壳体、OBD接头和支撑装置,所述OBD接头与所述OBD壳体连接,所述OBD壳体上设有反充插口,所述OBD壳体内置MCU控制模块、DC-DC转换电路、振荡电路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端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与所述反充插口电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OBD壳体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接件、支撑架和夹持装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座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外部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OBD壳体、OBD接头和支撑装置,所述OBD接头与所述OBD壳体连接,所述OBD壳体上设有反充插口,所述OBD壳体内置MCU控制模块、DC-DC转换电路、振荡电路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MCU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和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端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电路与所述反充插口电连接,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OBD壳体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连接件、支撑架和夹持装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定座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与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外部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充电的OBD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转换电路为降压型DC-DC转换电路。


3.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易乐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