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线圈和变压器骨架,所述线圈包绕在变压器骨架上,所述变压器骨架包括第一针脚组件、第二针脚组件和绕线组件,所述第一针脚组件与所述第二针脚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绕线组件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之外。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连接成一体,使得注塑时能够相互定位,使得在注塑时更加稳定,绕线组件注塑后,再将露出的所述连接件去除。可避免注塑时由于U形PIN针在塑料的绕线组件内部无法定位,成型过程中容易受射压至倾斜、或者移位,导致产品耐压不良的问题。
A kind of transformer framework and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骨架,又称为变压器线架,英文统称为Bobbin,是变压器的主体结构组成部分。变压器在当今社会被广泛的使用,对应的主体也必不可少,所以骨架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线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它可以变换交流电压、电流和阻抗。最简单的铁心变压器由一个软磁材料做成的铁心及套在铁心上的两个匝数不等的线圈构成。现有的变压器内部的绕线组件在注塑时,由于其左右两端的针脚组件是分开的(如图1所示),从而在注塑时由于PIN针在塑料的绕线组件内部无法定位,成型过程中容易受射压至倾斜、或者移位,导致产品耐压不良(如图2所示)。有鉴于此,本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以解决现有变压器骨架的绕线组件注塑时PIN针脚无法定位的问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第一针脚组件、第二针脚组件和绕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针脚组件与所述第二针脚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绕线组件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之外。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进一步,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一体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包括第一针脚端子和第一PIN针脚,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包括第二针脚端子和第二PIN针脚,所述绕线组件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PIN针脚和第二PIN针脚上,所述第一针脚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PIN针脚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针脚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PIN针脚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的一端。进一步,所述第一针脚端子和所述第二针脚端子上开设有固定孔。进一步,所述固定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针脚端子和所述第二针脚端子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PIN针脚和第二针脚端子上。进一步,所述第一PIN针脚呈U形。进一步,所述第一针脚组件、第二针脚组件和所述连接件均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一种变压器骨架生产工艺,其中,包括如下步骤:①制备针脚组合体,所述针脚组合体包括第一针脚组件、第二针脚组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一针脚组件与所述第二针脚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②注塑成型绕线组件,通过注塑机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注塑成型绕线组件,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之外;③切断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之外的连接件,断开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一种变压器,包括线圈和变压器骨架,所述线圈包绕在变压器骨架上,所述变压器骨架包括第一针脚组件、第二针脚组件和绕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针脚组件与所述第二针脚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绕线组件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之外。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连接成一体,使得注塑时能够相互定位,使得在注塑时更加稳定,绕线组件注塑后,再将露出的所述连接件去除,以断开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二、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在第一针脚端子靠近第二针脚端子的一侧设置有U形PIN针,U形PIN针与第一针脚端子之间固定连接,U形PIN针靠近第二针脚端子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U形PIN针之间通固定连接,且连接杆远离U形PIN针的一端与第二针脚端子之间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在注塑时,使得两边的第一针脚端子和第二针脚端子成为一体,使得在成型的过程中左右都有支撑,就可避免注塑时由于U形PIN针在塑料的绕线组件内部无法定位,成型过程中容易受射压至倾斜、或者移位,导致产品耐压不良的问题。三、通过在第一针脚端子和第二针脚端子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固定孔,使得在注塑前可对第一针脚端子和第二针脚端子进行固定,使得在注塑时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改进前的针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前注塑后绕线组件内部针脚组件移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改进前的针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PIN针脚1;第一针脚端子2;第二针脚端子3;固定孔4;连接件5;绕线组件6;第二PIN针脚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3至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第一针脚组件、第二针脚组件和绕线组件6,所述第一针脚组件与所述第二针脚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5相连接,所述绕线组件6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所述连接件5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6之外。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及变压器,所述连接件5将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连接成一体,使得注塑时能够相互定位,使得在注塑时更加稳定,绕线组件6注塑后,再将露出的所述连接件5去除。优选地,所述连接件5为连接杆,所述连接件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所述连接件5为杆状形状具有加工方便的特点,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优选地,所述连接件5、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一体连接。这样,所述连接件5、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可以一体冲压成型,方便批量进行制造。进一步,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包括第一针脚端子2和第一PIN针脚1,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包括第二针脚端子3和第二PIN针脚7,所述绕线组件6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PIN针脚1和第二PIN针脚7上,所述第一针脚端子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PIN针脚1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6的一端,所述第二针脚端子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PIN针脚7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6的一端。所述第一针脚端子2和第二针脚端子3在绕线组件6进行注塑时,能够对第一PIN针脚1和第二PIN针脚7进行支撑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PIN针脚1呈U形。所述连接件5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PIN针脚1和第二针脚端子3上。当然所述连接件5的两端也可以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PIN针脚1和第二PIN针脚7上(图中未示出)。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在第一针脚端子2靠近第二针脚端子3的一侧设置有U形PIN针,U形PIN针与第一针脚端子2之间固定连接,U形PIN针靠近第二针脚端子3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第一针脚组件、第二针脚组件和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脚组件与所述第二针脚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绕线组件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骨架,包括第一针脚组件、第二针脚组件和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脚组件与所述第二针脚组件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绕线组件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所述连接件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和第二针脚组件一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包括第一针脚端子和第一PIN针脚,所述第一针脚组件包括第二针脚端子和第二PIN针脚,所述绕线组件注塑成型在所述第一PIN针脚和第二PIN针脚上,所述第一针脚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PIN针脚露出于所述绕线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针脚端子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PIN针脚露出于所述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虎,林治宏,王小云,
申请(专利权)人:品翔电子元件漳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