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结构及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76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限位结构及现金循环处理设备,涉及自助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在上部装置被推回至下部装置上时,存在的因上部装置惯性较大而导致其无法稳定于工作位置甚至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而设计。该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挡件和第一紧固件,第一挡件设置有第一阻挡面和第一孔,第一阻挡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孔与固定框架连接;当可动框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可动框架与第一阻挡面抵接。该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包括上述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限位结构及现金循环处理设备使得上部装置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惯性力被减弱。

Limit structure and cash circulation process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位结构及现金循环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助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限位结构及现金循环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现金循环处理设备是一种组合了现金循环、存款、取款、暂存、清分、计数、鉴伪、日终保管现金和查询等多种功能,并能实现国内流通的各面额纸币循环使用的金融自助服务设备。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银行等金融领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办理相关业务。相关技术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为了便于维护,通常将设备的上部装置设置成可相对于设备的下部装置拉出或推回,当上部装置相对于下部装置拉出时,上部装置位于维护位置,此时可以对上部装置进行清洁、清除塞纸等操作,当设备的上部装置被推回至设备的下部装置的上方时,通过锁定机构将设备的上部装置锁定于工作位置。然而,由于设备的上部装置较重,使得其被推回时的惯性力较大,极易出现设备的上部装置克服锁定机构的锁紧力后继续运动,从而造成设备的上部装置无法稳定于工作位置,或者设备的上部装置被拉出后无法稳定于维护位置,甚至与设备的下部装置的部件发生碰撞导致设备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位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在上部装置被推回至下部装置上或相对于下部装置被拉出时,存在的因上部装置惯性力较大而导致其无法稳定于工作位置或维护位置,甚至造成设备损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限位结构,用于在可动框架相对于固定框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阻止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继续运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挡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挡件设置有第一阻挡面和第一孔,所述第一阻挡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当所述可动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第一阻挡面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件还设置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当所述可动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第一阻挡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面同时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挡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挡件设置有第二孔和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当所述可动框架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第一阻挡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面同时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均为条形孔,且所述第一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孔的长度方向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件还设置有插接部,所述第二挡件还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沿第二方向插接配合;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述限位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限位结构,用于在可动框架相对于固定框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阻止可动框架相对于固定框架继续运动,其中,限位结构设置于固定框架,包括第一挡件和第一紧固件,第一挡件设置有第一孔和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阻挡面,且第一阻挡面与第一方向所呈夹角不等于90°,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挡件上的第一孔并连接于固定框架。当可动框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可动框架抵接于第一挡件的第一阻挡面。以该限位结构用于现金循环处理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此时,限位结构用于在上部装置相对于下部装置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阻止上部装置相对于下部装置继续运动,限位结构设置于下部装置。当上部装置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上部装置与设置于下部装置的第一挡件的第一阻挡面抵接。通过在限位结构中设置与第一方向呈夹角(不等于90°)的第一阻挡面,当上部装置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上部装置与第一阻挡面抵接,在第一阻挡面的作用下,上部装置的运动惯性力将分解为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分力和沿第二方向的第二分力,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相较于相关技术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的上部装置的运动惯性力全部沿第一方向直接作用于下部装置而言,上述限位结构将上部装置的运动惯性力部分分解至其他方向,使得上部装置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惯性力被减弱,从而降低了上部装置被推回过程中对下部装置的部件造成的损坏,也使得上部装置能够稳定于工作位置。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另一种限位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在上部装置被推回至下部装置或被拉出时,存在的因上部装置惯性力较大而导致其无法稳定于工作位置或维护位置,甚至造成设备损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限位结构,用于在可动框架相对于固定框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阻止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继续运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挡件、过渡挡件、第一紧固件及锁紧件,所述第一挡件设置有第一阻挡面和第一孔,所述第一阻挡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过渡挡件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过渡挡件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面抵接,且当所述可动框架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过渡挡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可动框架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挡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挡件设置有第二孔和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所述过渡挡件的第一端还设置有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二过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抵接。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挡件为钣金件,所述过渡挡件包括呈U型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其中,所述第一板设置有向所述第三板方向延伸的第一折弯边,所述第一过渡面和所述第二过渡面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弯边,且所述第一折弯边开设有所述限位孔;当所述可动框架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可动框架抵接。上述限位结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当上部装置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其可动框架与过渡挡件接触,过渡挡件对上部装置的运动惯性力进行过渡,与此同时,在第一阻挡面与第一过渡面的配合作用下,上部装置沿第一方向的运动惯性力被分解,从而达到了削弱第一方向的运动惯性力的目的。其中,第一挡件的第一阻挡面与第一过渡面配合以将上部装置的运动惯性力进行分解的原理,与上述限位结构中第一挡件与可动框架配合以将上部装置的运动惯性力进行分解的原理类似,故不再赘述。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金循环处理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在上部装置被推回至下部装置或被拉出时,存在的因上部装置惯性力较大而导致其无法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可动框架相对于固定框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阻止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继续运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挡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挡件设置有第一阻挡面和第一孔,所述第一阻挡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当所述可动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第一阻挡面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在可动框架相对于固定框架沿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阻止所述可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继续运动,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挡件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挡件设置有第一阻挡面和第一孔,所述第一阻挡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当所述可动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第一阻挡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还设置有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当所述可动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第一阻挡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面同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呈夹角设置,且两者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一孔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挡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挡件设置有第二孔和第二阻挡面,所述第二阻挡面与所述第一阻挡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孔与所述固定框架连接;当所述可动框架运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可动框架与所述第一阻挡面和所述第二阻挡面同时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均为条形孔,且所述第一孔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孔的长度方向均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阻挡面与所述第二阻挡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件还设置有插接部,所述第二挡件还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接槽沿第二方向插接配合;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洋刘群谭廷腾丛强滋孙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