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74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包括基板以及第一识别层。基板具有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第一面相对于第二面。第一识别层形成于基板的第一面,其包括:非触控感应区、触控感应区以及分隔结构。非触控感应区以第一导电材形成,触控感应区对应于触控面板,触控感应区包括复数个感应区以及复数个非感应区,该等感应区连接于该等非感应区,且该等感应区以第一导电材形成,该等非感应区包括形成于第一导电材间的透空结构,分隔结构分隔触控感应区与非触控感应区,触控感应区借由分隔结构连接于非触控感应区。

Identification tag for touch panel sen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识别标签,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形成电容式结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
技术介绍
近年来识别用标签,如条码、射频标签(RFID)、近场通讯(NFC)等便利于以特定的手持装置如手机可以进行读取,可以普遍应用于物流管理、商品管理、医疗管理等领域。其中基于非接触式及易于使用的特性,无线射频辨识系统如RFID、NFC已逐渐取代条码扫描辨识系统。中国台湾专利I482097揭露一种识别用标签,其使用电容式触控面板作为感应的检知工具,于一基板上涂布导电材料制作的一种识别用标签,可应用于电容式触控面板对应时改变面板的电容变化。该触控面板的读取装置,如手机、平板等,读取面板特定位置的感应量差异,相关对应讯息的差异可以借识别用标签上导电层的配置差异产生不同对应的2D电容感应值的特定图腾分布,利用此图腾资料可以提供一特定讯息的解读。但是上述专利由于受限于其识别标签与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感应量的反应能力,往往有感应不佳而造成感应器判断错误的情况。为了使识别标签可以对电容式触控面板足以对应感应并进行辨识,希望提供一种识别用标签,其对于触控感应提供可以使电容式触控面板感应充分的感应值,进而提升辨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识别标签,其包括供触控式面板感应的触控感应区以及供使用者手指接触以增加感应的非触控感应区。而触控感应区包括由第一导电材形成的感应区以及在第一导电材之间形成透空结构的非感应区。以不同形状的感应区与非感应区进行感应,因而产生不同的感应结果,借此各辨识标签借由上述不同的感应结果可得到相互识别的效果。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本技术的识别标签的一实施例用于供一触控面板感应,该识别标签包括一基板以及一第一识别层。基板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相对于该第二面。第一识别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其包括:一非触控感应区、一触控感应区以及一分隔结构。非触控感应区以一第一导电材形成,触控感应区对应于该触控面板,该触控感应区包括复数个感应区以及复数个非感应区,该等感应区连接于该等非感应区,且该等感应区以该第一导电材形成,该等非感应区包括形成于该第一导电材间的透空结构,分隔结构分隔触控感应区与非触控感应区,该触控感应区借由该分隔结构连接于该非触控感应区。在另一实施例中,分隔结构由复数个由第一导电材形成的导电部与复数个透空槽交错配置而成。在另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识别标签更包括复数个线路结构,该等非感应区之间由该等线路结构分隔,每一该等线路结构为由该第一导电材形成的分隔壁,每一该等线路结构的厚度小于200微米,且该等线路结构彼此相互平行或垂直。在另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识别标签更包括一第二识别层,形成于第一识别层且对应于该等感应区。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识别层的阻抗低于第一识别层阻抗的1/100。在另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识别标签更包括一保护层,其覆盖至少部分第一识别层以及第二识别层。在另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识别标签更包括一保护层,其覆盖至少部分该第一识别层。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层覆盖该第一识别层整体。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层仅覆盖触控感应区。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层覆盖触控感应区及分隔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层覆盖触控感应区以及部分的非触控感应区。在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层的厚度小于500微米。在另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识别标签更包括一第一光学硬化层与一第二光学硬化层,该第一光学硬化层形成于基板的第一面与第一识别层之间,第一光学硬化层增加基板的刚性,该第二光学硬化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该第二光学硬化层增加该识别标签的刚性。在另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识别标签其更包括一背胶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二面。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等感应区具有至少0.5平方厘米的面积。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层具有最高为1000欧姆/sq的方阻值。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识别层具有最高为100欧姆/sq的方阻值。在另一实施例中,基板及第一识别层为透明。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本技术的识别标签的感应区形成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可由电子装置的触控式面板贴附于本技术的识别标签,例如以手机的触控式萤幕贴附于本技术的识别标签,借由触控式萤幕感应本技术的识别标签得到二维区域既定的感应值,将此感应值与资料库中的设定值比对,以提供特定的讯息,再将此讯息传送至电子装置(手机萤幕),以取得商品更多的资讯,而得到库存管理或作为防伪辨识等便利性的功效。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A为图1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平面配置图。图2B为图1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沿2B-2B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七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A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0B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十实施例的剖视图。图号说明:10:基板11:第一面12:第二面20:第一识别层21:非触控感应区22:触控感应区23:分隔结构40:线路结构50:保护层60:第一光学硬化层70:第二光学硬化层80:背胶层90:第二识别层100:识别标签221:感应区222:非感应区231:导电部232:透空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表示本技术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识别标签可用于供一触控面板感应。本实施例的识别标签100包括一基板10以及一第一识别层20。基板10具有一第一面11以及一第二面12,第一面11相对于第二面12。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以电性绝缘材质制成的基板而且可以是以透明材质制成的基板,例如透光塑料基板或透光玻璃基板,透光塑料可以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聚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I(聚酰亚胺)、PA(聚酰胺)、PU(聚氨酯)、压克力塑料等材料。基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用于供一触控面板感应,该识别标签包括:/n一基板,其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相对于该第二面;以及/n一第一识别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其包括:/n一非触控感应区,其以一第一导电材形成;/n一触控感应区,其对应于该触控面板,该触控感应区包括复数个感应区以及复数个非感应区,该感应区连接于该非感应区,且该感应区以该第一导电材形成,该非感应区包括形成于该第一导电材间的透空结构;/n以及一分隔结构,该触控感应区与该非触控感应区经由该分隔结构所分隔,该触控感应区借由该分隔结构连接于该非触控感应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用于供一触控面板感应,该识别标签包括:
一基板,其具有一第一面以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相对于该第二面;以及
一第一识别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面,其包括:
一非触控感应区,其以一第一导电材形成;
一触控感应区,其对应于该触控面板,该触控感应区包括复数个感应区以及复数个非感应区,该感应区连接于该非感应区,且该感应区以该第一导电材形成,该非感应区包括形成于该第一导电材间的透空结构;
以及一分隔结构,该触控感应区与该非触控感应区经由该分隔结构所分隔,该触控感应区借由该分隔结构连接于该非触控感应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该分隔结构由复数个该第一导电材形成的导电部与复数个透空槽交错配置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线路结构,该非感应区之间由该线路结构分隔,每一该线路结构为由该第一导电材形成的分隔壁,每一该线路结构的厚度小于200微米,且该线路结构彼此相互平行或垂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二识别层,形成于该第一识别层且对应于该感应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识别层的阻抗低于该第一识别层阻抗的1/10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保护层,覆盖至少部分该第一识别层以及该第二识别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触控面板感应的识别标签,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保护层,覆盖至少部分该第一识别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位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