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6213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旋转件、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用于与外部部件结合以判断显影盒是否为新显影盒的检测件,其中,旋转件和检测件均接收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而旋转,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壳体具有相互分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动力接收件和检测件分别位于显影盒的两侧,显影盒还包括用于支撑旋转件的支撑件,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支撑件不超过显影盒的第一表面;所述显影盒的组装要求降低,从而其组装效率得以提升。

Develop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影盒
本技术涉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激光打印机中的显影盒。
技术介绍
显影盒是激光打印机中必不可少的消耗品,其中容纳有显影所需的碳粉,通过可旋转地安装在其中的旋转件将碳粉向外供应,一般的,显影盒中可旋转地安装有用于向外供应碳粉的第一旋转件以及用于向第一旋转件供应碳粉的第二旋转件。为确保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安装,现有的显影盒中在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旋转件支架,且所述旋转件支架为一体形成,其中设置有两个供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穿过的通孔。现有显影盒在组装时,需要将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分别同时穿过支架上预设的通孔,只要其中有一个没有穿过,该旋转件支架即安装失败,此种结构不利于提升显影盒的组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影盒,通过改进旋转件支架以提高显影盒的组装效率,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显影盒,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旋转件、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用于与外部部件结合以判断显影盒是否为新显影盒的检测件,其中,旋转件和检测件均接收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而旋转,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壳体具有相互分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动力接收件和检测件分别位于显影盒的两侧,显影盒还包括用于支撑旋转件的支撑件,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支撑件不超过显影盒的第一表面。显影盒还包括用于支撑动力接收件或检测件的突起,支撑件和突起分别位于第一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体设置,且第一支撑件先于第二支撑件被安装。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所述旋转件为用于向外供应碳粉的第一旋转件以及用于向第一旋转件供应碳粉的第二旋转件,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一旋转件,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二旋转件,其中,第一支撑件位于第二支撑件的右侧。或者,所述旋转件为用于向外供应碳粉的第一旋转件以及用于向第一旋转件供应碳粉的第二旋转件,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一旋转件,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二旋转件,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第一表面的两侧。或者,第二支撑件和突起位于第一表面的同一侧。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的,所述旋转件为用于向外供应碳粉的第一旋转件以及用于向第一旋转件供应碳粉的第二旋转件,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一旋转件,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二旋转件,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位于第一表面的同一侧。或者,所述旋转件为用于向外供应碳粉的第一旋转件以及用于向第一旋转件供应碳粉的第二旋转件,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一旋转件,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第二旋转件,其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架与突起分别位于第一表面的两侧。如上所述,本技术通过重新设计支撑旋转件的支撑件,降低组装要求,从而提升组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显影盒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显影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涉及的显影盒的一个端部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涉及的显影盒从前向后观察图3所示的端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显影盒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显影盒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定义显影盒的安装方向为前后方向,显影盒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显影盒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如图所示,显影盒1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一旋转件(显影辊)6和第二旋转件(送粉辊)7、以及分别位于壳体两个纵向末端的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5;其中,壳体包括相互结合的下壳体2和上壳体3,下壳体2形成为在上方敞口的容纳腔20,碳粉被容纳在容纳腔室20中,第一旋转件6和第二旋转件7均被可旋转地安装在下壳体2中,上壳体3用于覆盖敞口。沿前后方向,下壳体2的后端设置有把手21,所述把手21从下壳体2的主体向后方向延伸,上壳体3的后端设置有凹陷31,当上壳体3与下壳体2结合后,把手21形成为操作者的握持部,凹陷31形成为容纳操作者的手指,因而,显影盒1可被方便的拿起;同时,上壳体3的上表面为光面,换句话说,在显影盒1的上下方向上,上壳体3的上表面没有任何突起,所述光面所带来的好处,例如,显影盒1的制造商可更容易的在上壳体3的上表面粘贴上包含有该显影盒的标签,而且,显影盒1的制造商还可以根据终端用户需求或该显影盒1所适用的不同型号打印机在上壳体3的上表面附连区别特征,以提升壳体3的储存效率。进一步的,显影盒1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第三旋转件(搅拌件)8,工作时,第三旋转件8用于搅拌容纳腔20中的碳粉,以防碳粉结块,第二旋转件7用于向第一旋转件6供应碳粉,第一旋转件6将碳粉向外供应。所述第一旋转件6包括第一旋转轴62以及覆盖在第一旋转轴62圆周的第一覆盖层61,第二旋转件7包括第二旋转轴72以及覆盖在第二旋转轴72圆周的第二覆盖层72,沿左右方向,第三旋转件8具有相互分离的第一末端81和第二末端82,且壳体具有相互分离的第一表面(左表面)22和第二表面(右表面)23。如上所述,为支撑第一旋转件6和第二旋转件7,沿显影盒1的左右方向,第一旋转件6和第二旋转件7的左右末端均需设置支撑件,如图2所示,显影盒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件6一个末端的第一支撑件63以及设置在第二旋转件7一个末端的第二支撑件73,本技术中,第一支撑件63和第二支撑件73均被固定安装在壳体上。如图所示,显影盒1还包括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10和用于与打印机中的被检测件结合以判断显影盒1是否为新显影盒的检测件11,所述动力接收件10穿过第一端盖4而暴露,检测件11穿过第二端盖5而暴露;同时,显影盒1还包括用于可旋转地支撑动力接收件10的第一突起13和可旋转地支撑检测件11的第二突起12,其中,沿左右方向,动力接收件10和检测件11分别位于显影盒1的两侧,相应的,第一突起13和第二突起12也分别位于显影盒1的两侧,且第一突起13和第二突起12均在显影盒1的左右方向延伸,并分别位于第一表面22的左侧和第二表面23的右侧,动力接收件10和检测件11分别绕第一突起13和第二突起12旋转。检测件11用于接收动力接收件10的驱动力而旋转,因而,显影盒1还包括用于传递驱动力的齿轮组9,动力接收件10接收到驱动力后通过齿轮组9将驱动力传递至相应的部件;齿轮组9包括位于第一表面22左侧的左齿轮组91以及位于第二表面23右侧的右齿轮组92,所述左齿轮组91和右齿轮组92之一与动力接收件10结合,并通过第一旋转件6、第二旋转件7和第三旋转件8至少之一将驱动力传递至右齿轮组92或左齿轮组91。下文中以动力接收件10位于显影盒1的左侧,检测件11位于显影盒1的右侧为例进行说明,此时,动力接收件10与左齿轮组91结合,通过搅拌件8将驱动力传递至右齿轮组92。结合图2,左齿轮组91包括与动力接收件10结合的动力传递齿轮911、用于与第一旋转件6结合的第一齿轮913、用于与第二旋转件7结合的第二齿轮912以及用于与搅拌件8的第一末端81结合的第三齿轮9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显影盒,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旋转件、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用于与外部部件结合以判断显影盒是否为新显影盒的检测件,其中,旋转件和检测件均接收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而旋转,/n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壳体具有相互分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动力接收件和检测件分别位于显影盒的两侧,/n其特征在于,显影盒还包括用于支撑旋转件的支撑件,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支撑件不超过显影盒的第一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显影盒,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中的旋转件、用于接收驱动力的动力接收件、用于与外部部件结合以判断显影盒是否为新显影盒的检测件,其中,旋转件和检测件均接收动力接收件的驱动力而旋转,
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壳体具有相互分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动力接收件和检测件分别位于显影盒的两侧,
其特征在于,显影盒还包括用于支撑旋转件的支撑件,沿显影盒的左右方向,支撑件不超过显影盒的第一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显影盒还包括用于支撑动力接收件或检测件的突起,支撑件和突起分别位于第一表面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为用于向外供应碳粉的第一旋转件以及用于向第一旋转件供应碳粉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艺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