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545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件和工装台,所述检测部件由蜗轮蜗杆减速机(1)、定子固定底座(3)、转子固定轴(5)、转子固定套管(7)、定子总成(9)、转子总成(11)构成,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1)设置在工装台(2)顶部,所述定子固定底座(3)设置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5)设置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内部中心,所述定子总成(9)设置在定子固定底座(3)内部,所述转子总成(11)设置在定子总成(9)内部,所述转子固定套管(7)设置在转子总成(11)顶部,顶部有转子固定螺母(8)。本专利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性高、实用性强,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A demagnetization detection device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电机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高磁能积的永久磁铁迅速发展,永磁体在电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多配合在转子上,通过控制电源对定子绕组进行信号的传递,使得定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发生物理作用,带动电机转子旋转;但永磁同步电机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恶劣工况、强电流、较大的反向磁场、弱磁效应等状况,由于永磁体本身的特性以及运行状态的限制,永磁体在电机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内部磁场消退的情况;当永磁体发生退磁情况后,带来的是电机性能的下降,退磁严重的情况下,脱离控制系统的控制范围,可能存在无法启动的情况。因此前期永磁同步电机的研发过程中,对永磁体的耐退磁能力的评估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是目前行业中尚未有结构合理、检测精准、性能稳定的退磁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检测精准、性能稳定的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件和工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由蜗轮蜗杆减速机、定子固定底座、转子固定轴、转子固定套管、定子总成、转子总成构成,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设置在工装台顶部,所述定子固定底座设置在蜗轮蜗杆减速机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设置在蜗轮蜗杆减速机内部中心,并延伸至工装台底部,所述定子总成套接在转子固定轴上,并设置在定子固定底座内部,所述转子总成套接在转子固定轴上,并设置在定子总成内部,所述转子固定套管套接在转子固定轴上,并设置在转子总成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底部设置有转子固定螺栓,顶部设置有转子固定螺母。所述定子固定底座为圆柱体结构,其底部中心设置有通孔一和定位孔一,其顶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置有定位孔二和定位孔三。所述工装台顶部设置有定位孔四。所述定子总成上设置有定位孔五。所述转子固定轴中部设置有凸圈,上部设置有凸台一和凸台二,顶部设置有螺纹,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孔。上述定位孔一和定位孔四内设置有螺栓一,所述定位孔二或定位孔三与定位孔五内设置有螺栓二,所述内螺纹孔内设置有转子固定螺栓。所述凸块的数量为2个,其相互对称设置。上述凸圈的外径小于通孔一的直径,小于定子固定底座的内径;所述凸台一的外径小于通孔一和定子总成中心孔的直径,大于转子总成底部中心孔的直径;所述凸台二的外径小于转子总成底部中心孔的直径。所述固定套管的外管径小于转子总成顶部中心孔的直径。本技术的退磁检测装置能有效的预防由于永磁体本身的特性以及运行状态的限制,永磁体在电机运转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内部磁场消退情况出现,并且具有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等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定子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定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转子固定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子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转子总成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件和工装台,所述检测部件由蜗轮蜗杆减速机1、定子固定底座3、转子固定轴5、转子固定套管7、定子总成9、转子总成11构成,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1放置在工装台2顶部,所述定子固定底座3通过螺栓一4安装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5套接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内部中心,并延伸至工装台2底部,所述定子总成9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通过螺栓二10安装在定子固定底座3内部,所述转子总成11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安装在定子总成9内部,所述转子固定套管7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紧固在转子总成11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5底部紧固有转子固定螺栓6,顶部紧固有转子固定螺母8。所述定子固定底座3为圆柱体结构,其底部中心浇注有通孔一12和4个定位孔一13,其顶部浇注有2个对称设置的凸块14,所述凸块14上浇注有定位孔二15和定位孔三16,所述工装台2顶部钻有4个定位孔四17,所述定子总成9上钻有2个定位孔五18,所述转子固定轴5中部浇注有凸圈19,上部浇注有凸台一20和凸台二21,顶部浇注有螺纹22,底部设置有内螺纹孔23。所述定位孔一13和定位孔四17内安装有螺栓一4,所述定位孔二15或定位孔三16与定位孔五18内安装有螺栓二10,所述内螺纹孔23内安装有转子固定螺栓6。所述凸圈19的外径为32mm,通孔一12的直径为40mm,定子固定底座3的内径为102mm;所述凸台一20的外径为23mm,定子总成9中心孔的直径为54.8mm,转子总成11底部中心孔24的直径为14mm;所述凸台二21的外径为13.9mm,所述固定套管7的管内径为14mm,外径为20mm,转子总成11顶部中心孔25的直径为24mm。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为市场上购买的标准件。本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将转子总成11和定子总成9定位后,旋转蜗轮蜗杆减速机1上的把手,由于配合关系带动转子固定轴5旋转,从而带动转子总成11在定子总成3中旋转,起到转子总成11均匀转动的作用,为后续试验提供数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件和工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由蜗轮蜗杆减速机(1)、定子固定底座(3)、转子固定轴(5)、转子固定套管(7)、定子总成(9)、转子总成(11)构成,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1)设置在工装台(2)顶部,所述定子固定底座(3)设置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5)设置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内部中心,并延伸至工装台(2)底部,所述定子总成(9)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设置在定子固定底座(3)内部,所述转子总成(11)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设置在定子总成(9)内部,所述转子固定套管(7)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设置在转子总成(11)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5)底部设置有转子固定螺栓(6),顶部设置有转子固定螺母(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退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部件和工装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由蜗轮蜗杆减速机(1)、定子固定底座(3)、转子固定轴(5)、转子固定套管(7)、定子总成(9)、转子总成(11)构成,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1)设置在工装台(2)顶部,所述定子固定底座(3)设置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5)设置在蜗轮蜗杆减速机(1)内部中心,并延伸至工装台(2)底部,所述定子总成(9)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设置在定子固定底座(3)内部,所述转子总成(11)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设置在定子总成(9)内部,所述转子固定套管(7)套接在转子固定轴(5)上,并设置在转子总成(11)顶部,所述转子固定轴(5)底部设置有转子固定螺栓(6),顶部设置有转子固定螺母(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固定底座(3)为圆柱体结构,其底部中心设置有通孔一(12)和定位孔一(13),其顶部设置有凸块(14),所述凸块(14)上设置有定位孔二(15)和定位孔三(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台(2)顶部设置有定位孔四(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退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总成(9)上设置有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强黄卫华陈曦万洁方霞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