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460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其包括主机、超声探头和回弹仪;超声探头有两个,电连接于主机上;回弹仪电连接于主机上;还包括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包括安全带和托架;所述安全带穿戴在人身上;所述托架设置在安全带上,位于人体的前侧,用以放置主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悬挂组件,将主机直接佩戴在人体上,无需手持,在进行测量的时候一个人即能够完成测量,比较方便。

An ultrasonic rebound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仪器,特别涉及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
技术介绍
超声回弹综合法是一种我国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对混凝土强度进行非破损检验的方法,是指采用超声仪和回弹仪,在构件混凝土同一测区分别测量声音和回弹值,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混凝土的强度的方法,超声回弹检测仪就是一种将超声仪和回弹仪进行结合,使用一种设备同时完成两种测量方法的仪器。现有的超声回弹检测仪一般包括主机和回弹仪,在主机上连接有超声探头,回弹仪为一个单独的仪器,能够与主机连接,通过连接线将回弹仪测得的数据传输到主机上进行分析,通过将超声波和回弹仪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测量的混凝土的强度。在使用超声回弹检测仪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时,首先在进行检测的混凝土墙体的两侧相对的位置画好检测区,检测时超声探头贴在墙体两侧相对应的位置进行测量,测得声时和声速,然后通过回弹仪进行测量,测得回弹值,对测得的数值进行处理,得到混凝土的强度。在实际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往往需要对建筑高处房梁进行测量,此时,需要爬到高处进行测量,一个人在手持主机的情况下无法操作两个超声探头进行测量,需要两个人一同爬到高处,两个人一起才能够完成测量,如此,操作比较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通过设置悬挂组件,将主机直接佩戴在人体上,无需手持,在进行测量的时候一个人即能够完成测量,比较方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包括主机、超声探头和回弹仪;超声探头有两个,电连接于主机上;回弹仪电连接于主机上;还包括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包括安全带和托架;所述安全带穿戴在人身上;所述托架设置在安全带上,位于人体的前侧,用以放置主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该超声回弹仪对混凝土墙体进行测量的时候,测量人员首先将安全带穿戴好,然后将托架安装到安全带上,位于人体的前侧,然后将测量使用的主机放置到托架上,在对较高位置的混凝土墙体进行测量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悬挂组件将主机穿戴在身上,不需要手持主机在爬高的同时进行测量,一个人即能够完成测量,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挂组件还包括悬挂板和挂带;所述悬挂板设置在安全带上,位于人体的前侧;所述托架包括底板、侧板和端板;所述侧板有两块,垂直固定在底板上相对的两侧边沿处;所述端板垂直固定在底板上,与两块侧板抵接;主机放置在底板上;所述挂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侧板上侧面上远离端板的一侧,形成一个环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挂板设置在安全带上,将托架固定到悬挂板上,操作比较简单,将托架与悬挂板固定后比较稳定;设置挂带连接在底板上远离人体的一侧,挂在人的身上,能够提升托架的稳定性,减少托架出现反转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挂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U形板,U形板与悬挂板配合形成上下开口的结构;所述端板外侧侧面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卡板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托架安装到悬挂板上的时候,只需要将挂钩够到U形板形成的开口结构中,即可将托架安装到悬挂板上,安装过程比较简单。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超声回弹检测仪还包括调位组件;所述调位组件设置在托架上,所述主机放置在调位组件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主机放置到调位组件上,通过调位组件能够调整主机的角度,将其调整至一个比较方便佩戴者进行观察的位置,在进行测量时,测量人员能够比较方便的对主机上的数据进行观察,能够方便的了解到测得的数据,不需要在测量过程中手动调整主机的角度去观察,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上靠近端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呈弧形间隔均匀排列;所述调位组件包括调位板和定位销;所述调位板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转动支撑于两块侧板上;调位板与侧板相贴的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的位置与通孔的位置相对应且定位孔与调位板转动的轴线不在同一位置;定位销有两根,设置在两块侧板上,穿过通孔能够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主机的角度进行调整的时候,转动调位板至一个合适的角度,然后将定位销穿过侧板上的通孔插入对应的定位孔中,实现对调位板角度的固定,调整角度的操作比较方便,使用定位销进行固定,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调位板不容易出现错动的情况,定位比较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位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有两条,分别设置在调位板上侧面上靠近两块侧板的边沿位置处,所述卡板的横截面呈L形,两条卡板与调位板配合形成一个卡槽结构,用以固定主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机放置到调位板上时,通过设置的卡板对主机进行固定,在进行测量运动的过程中,主机能够比较稳定的固定在调位板上,不容易出现位置的错动,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超声回弹检测仪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所述第一夹体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块侧板的外侧面上;所述第二夹体设置在其中一块侧板的外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测量过程中以及对不同的测量点进行测量转换位置时,将不使用的超声探头和回弹仪分别夹持在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上,在对较高处的混凝土墙体进行测量时,通过将超声探头和回弹仪夹持到夹持组件上,将测量人员的双手解放出来,减少对人的行动产生的影响,比较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销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橡胶垫以增加定位销和通孔以及定位孔之间的摩擦,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转移位置,在运动过程中定位销不容易从对应的定位孔中脱落出来,增强其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悬挂组件,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将组件固定到悬挂组件上,悬挂组件佩戴在人体上,在对较高处的墙体进行测量时,不需要手持主机进行测量,测量人员进行测量的时候一个人即能够完成测量,操作比较方便;2.通过设置调位组件,将主机设置到调位组件上,对主机的角度进行调整,在进行测量的时候,根据需要适当的调整主机的角度,跟方便测量人员观看,测量过程中观察数据时,不需要再次手动调整主机的角度,操作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超声回弹检测仪的示意图;图2是为了展示悬挂组件所做的示意图;图3是为了展示调位组件所做的示意图。图中,1、主机;2、超声探头;3、回弹仪;4、悬挂组件;41、安全带;42、悬挂板;421、U形板;43、托架;431、底板;432、侧板;4321、通孔;433、端板;434、挂钩;44、挂带;5、调位组件;51、调位板;511、卡板;52、定位销;521、橡胶垫;6、夹持组件;61、第一夹体;62、第二夹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包括主机1、超声探头2、回弹仪3、悬挂组件4和调位组件5;超声探头2有两个,分别电连接于主机1上,用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包括主机(1)、超声探头(2)和回弹仪(3);超声探头(2)有两个,电连接于主机(1)上;回弹仪(3)电连接于主机(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组件(4),所述悬挂组件(4)包括安全带(41)和托架(43);所述安全带(41)穿戴在人身上;所述托架(43)设置在安全带(41)上,位于人体的前侧,用以放置主机(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包括主机(1)、超声探头(2)和回弹仪(3);超声探头(2)有两个,电连接于主机(1)上;回弹仪(3)电连接于主机(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组件(4),所述悬挂组件(4)包括安全带(41)和托架(43);所述安全带(41)穿戴在人身上;所述托架(43)设置在安全带(41)上,位于人体的前侧,用以放置主机(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4)还包括悬挂板(42)和挂带(44);所述悬挂板(42)设置在安全带(41)上,位于人体的前侧;所述托架(43)包括底板(431)、侧板(432)和端板(433);所述侧板(432)有两块,垂直固定在底板(431)上相对的两侧边沿处;所述端板(433)垂直固定在底板(431)上,与两块侧板(432)抵接;主机(1)放置在底板(431)上;所述挂带(4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侧板(432)上侧面上远离端板(433)的一侧,形成一个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板(4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U形板(421),U形板(421)与悬挂板(42)配合形成上下开口的结构;所述端板(433)外侧侧面上设置有挂钩(434),所述挂钩(434)与卡板(511)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回弹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回弹检测仪还包括调位组件(5);所述调位组件(5)设置在托架(43)上,所述主机(1)放置在调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峰黄威刚陈青张晓松刘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泛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