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354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涉及种子分级筛选域,包括装置外壳、驱动机构和介电分选滚筒,所述介电分选滚筒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内,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装置外壳外并与介电分选滚筒连接,通过设置轴向绕制的介电分选滚筒,谷粒由进料辊轮落到滚筒上以后,马上极化,减少了跳动和停留稳定时间,且铜管轴向电极排列,使种子落地分布范围较宽,对分选不同级别的种子十分有利。

A kind of wheat seed dielectric sepa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种子分级筛选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种子公司采用的小麦种子分选主要是风筛选和重力选,难以解决种子活力的筛选和鉴别,种子收获后成品率很低,种子浪费很大,相比而言介电分选则更能够保障良品率;市面上的小麦种子介电分选机大多采用由双绕线圈(电极)绕制(圆周绕制)的分选滚筒对种子进行分选,种子在分选滚筒上被极化后,受多种力的综合作用产生不同的运动轨迹而实现分离,而且前人试制的介电分选机大多采用单芯单股铝线,外加双层绝缘,内绝缘层为聚乙烯,外绝缘层为聚氯乙烯,需要定制,工艺繁琐。但是圆周绕制的分选滚筒不易将种子分散开,种子脱落角较小,且采用圆周绕线,滚筒表面由于铝线张力缘故,容易引起谷物的抖动,存在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通过设置轴向绕制的介电分选滚筒,谷粒由进料辊轮落到滚筒上以后,马上极化,减少了跳动和停留稳定时间,且铜管轴向电极排列,使种子落地分布范围较宽,对分选不同级别的种子十分有利。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驱动机构和介电分选滚筒,所述介电分选滚筒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内,所述驱动机构位于装置外壳外并与介电分选滚筒连接;所述介电分选滚筒包括空心筒、绝缘套管、正极铜管、负极铜管、正极连接环和负极连接环,所述绝缘套管设有若干根并紧密均匀的排列在空心筒的外周,且绝缘套管粘接在空心筒上,所述正极铜管和负极铜管一一交错的插接在相邻绝缘套管内,所有正极铜管的左端都从绝缘套管中伸出并通过正极连接环串接,所有负极铜管的右端都从绝缘套管中伸出并通过负极连接环串接。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正上方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底部设有进料滑板,进料滑板朝向介电分选滚筒,所述装置外壳的两侧还设有透明护罩和轴支架,且装置外壳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刷毛与介电分选滚筒接触。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皮带和滚筒中心轴,所述滚筒中心轴通过皮带与伺服电机连接,且滚筒中心轴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上的轴支架上。优选的,所述滚筒中心轴位于空心筒内,并通过支撑圆盘与空心筒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内还设有收料盒,所述收料盒位于介电分选滚筒正下方,且装置外壳正面设有进出口,进出口内设有密封板。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过设置轴向绕制的介电分选滚筒,谷粒由进料辊轮落到滚筒上以后,马上极化,减少了跳动和停留稳定时间,且铜管轴向电极排列,使种子落地分布范围较宽,对分选不同级别的种子十分有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中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的驱动机构与介电分选滚筒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装置中介电分选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装置中介电分选滚筒的剖视图;其中,1、装置外壳,10、漏斗,11、透明护罩,12、密封板,13、进料滑板,14、毛刷,15、轴支架,16、收料盒,2、驱动机构,20、伺服电机,21、皮带,22、滚筒中心轴,3、介电分选滚筒,30、空心筒,31、支撑圆盘,32、绝缘套管,33、正极铜管,34、负极铜管,35、正极连接环,36、负极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驱动机构2和介电分选滚筒3,所述介电分选滚筒3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1内,所述驱动机构2位于装置外壳1外并与介电分选滚筒3连接;所述介电分选滚筒3包括空心筒30、绝缘套管32、正极铜管33、负极铜管34、正极连接环35和负极连接环36,所述绝缘套管32设有若干根并紧密均匀的排列在空心筒30的外周,且绝缘套管32粘接在空心筒30上,所述正极铜管33和负极铜管34一一交错的插接在相邻绝缘套管32内,所有正极铜管33的左端都从绝缘套管32中伸出并通过正极连接环35串接,所有负极铜管34的右端都从绝缘套管32中伸出并通过负极连接环36串接。正极铜管33和负极铜管34都是大小规格相同的铜管,区别在于正极铜管33的左端从绝缘套管32内伸出,其右端还位于绝缘套管32内。而负极铜管34正好相反,其左端还位于绝缘套管32内,而其右端从绝缘套管32内伸出,正极铜管33都与正极连接环35连接,负极铜管34都与负极连接环36连接,而正极连接环35和负极连接环36分别于电源正极和负极连接。绝缘套管32、正极铜管33和负极铜管34是普通制式管材,很容易获得,成本低。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1的正上方设有漏斗10,所述漏斗10的底部设有进料滑板13,进料滑板13朝向介电分选滚筒3,所述装置外壳1的两侧还设有透明护罩11和轴支架15,且装置外壳1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毛刷14,所述毛刷14的刷毛与介电分选滚筒3接触。如图3所示,漏斗10的底部进料口处可设置挡板来控制进料口的大小,进料滑板13朝向介电分选滚筒3的顶部略左下方,介电分选滚筒3顺时针旋转,毛刷14位于介电分选滚筒3正左侧,刷毛抵在介电分选滚筒3上但不影响介电分选滚筒3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皮带21和滚筒中心轴22,所述滚筒中心轴22通过皮带21与伺服电机20连接,且滚筒中心轴22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1上的轴支架15上。轴支架15固定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两侧,伺服电机20能够自由控制转速,进而调节介电分选滚筒3的转速。优选的,所述滚筒中心轴22位于空心筒30内,并通过支撑圆盘31与空心筒30固定连接。空心筒30是一截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管,可以采用PVC等绝缘材料制成,重量轻。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1内还设有收料盒16,所述收料盒16位于介电分选滚筒3正下方,且装置外壳1正面设有进出口,进出口内设有密封板12。装置外壳1正面的进出口可供收料盒16进出,收料盒16内通过隔板隔成数个容纳槽,用于容纳不同级别的种子。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小麦种子国标发芽率为85%,低于85%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只能转成商品粮出售,由于生产种子和生产商品粮之间的成本差异很大,种子不合格转商以后产生较大的成本损失,使用本装置能够筛选更多的合格种子;首先启动伺服电机20,控制滚筒中心轴22(介电分选滚筒3)以合适的速度转动,然后启动高压电源,连通正极连接环35和负极连接环36,使正极连接环35和负极连接环36之间产生强静电场,进而使介电分选滚筒3上带有强静电场;然后将未筛选的小麦种子倒入漏斗10中,小麦种子从漏斗10底部的进料口,通过进料滑板13滑到介电分选滚筒3上,小麦种子在强静电场中被吸附在介电分选滚筒3上(吸附在绝缘套管32上,或相邻绝缘套管32的凹槽处,减少种子跳动幅度和时间),其中,由于活力差的小麦种子由于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驱动机构(2)和介电分选滚筒(3),所述介电分选滚筒(3)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1)内,所述驱动机构(2)位于装置外壳(1)外并与介电分选滚筒(3)连接;/n所述介电分选滚筒(3)包括空心筒(30)、绝缘套管(32)、正极铜管(33)、负极铜管(34)、正极连接环(35)和负极连接环(36),所述绝缘套管(32)设有若干根并紧密均匀的排列在空心筒(30)的外周,且绝缘套管(32)粘接在空心筒(30)上,所述正极铜管(33)和负极铜管(34)一一交错的插接在相邻绝缘套管(32)内,所有正极铜管(33)的左端都从绝缘套管(32)中伸出并通过正极连接环(35)串接,所有负极铜管(34)的右端都从绝缘套管(32)中伸出并通过负极连接环(36)串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外壳(1)、驱动机构(2)和介电分选滚筒(3),所述介电分选滚筒(3)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1)内,所述驱动机构(2)位于装置外壳(1)外并与介电分选滚筒(3)连接;
所述介电分选滚筒(3)包括空心筒(30)、绝缘套管(32)、正极铜管(33)、负极铜管(34)、正极连接环(35)和负极连接环(36),所述绝缘套管(32)设有若干根并紧密均匀的排列在空心筒(30)的外周,且绝缘套管(32)粘接在空心筒(30)上,所述正极铜管(33)和负极铜管(34)一一交错的插接在相邻绝缘套管(32)内,所有正极铜管(33)的左端都从绝缘套管(32)中伸出并通过正极连接环(35)串接,所有负极铜管(34)的右端都从绝缘套管(32)中伸出并通过负极连接环(36)串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种子介电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正上方设有漏斗(10),所述漏斗(10)的底部设有进料滑板(13),进料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建仁许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戬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