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12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包括由左右墙板和后背板及连接底板连接的投料仓、炉井口撬盖、集热罩、给水管、上连接卧管、下连接卧管和蛇形换热盘管,炉井口撬盖其后部的左、右两侧附近对称设置左、右分流立管,左、右墙板附近对称设置左、右换热排管,给水管分别连通右分流立管进水端、下连接卧管进水端,下连接卧管出水端连通左分流立管进水端,左、右换热排管各自连通上下汇总左管、上下汇总右管,右换热排管出水端连通上连接卧管;左换热排管出水端与上连接卧管出水端汇集至蛇形换热盘管,蛇形换热盘管的热水流至贮热容器。采用上述方案后,吸收了投料仓、集热罩废热,收集废热后的热水用于溴化锂制冷或生活用水。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for feeding bin of tower mel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铝合金熔化设备
,具体涉及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塔式熔化炉用于将块状铝合金熔融成铝液,铝液可供电机转子浇注转子用鼠笼条及端环所用。在现有技术中,供料车其料斗进出塔式熔化炉的投料仓是高位设置在塔式熔化炉顶部的,投料仓上方设置集热罩,由于热空气向上流动且在投料仓的热传导下,使得集热罩内温度高达350℃以上,该罩内的一部分热量是散发到周围环境中的,造成室内环境温度灼热难忍,还有部分热量经除尘器后由引风机抽离并扩散到室外,造成大量废热无端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包括投料仓、炉井口撬盖和连接于投料仓顶部的集热罩,所述投料仓由左墙板、右墙板、后背板和连接底板连接而成,炉井口撬盖位于连接底板上方,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给水管、上连接卧管、布置于炉井口撬盖后上方的下连接卧管和设置于集热罩内的蛇形换热盘管,在位于炉井口撬盖其后部的左、右两侧附近对称设置左分流立管、右分流立管,且左分流立管、右分流立管分别靠近后背板,在左墙板与右墙板的附近对称设置左换热排管、右换热排管,给水管分别连通右分流立管的进水端、下连接卧管的进水端,其中,右分流立管的出水端连通下汇总右管,右换热排管分别连通上汇总右管、下汇总右管,右换热排管的出水端连通上连接卧管;下连接卧管的出水端连通左分流立管的进水端,左分流立管的出水端连通下汇总左管,左换热排管分别连通上汇总左管、下汇总左管,左换热排管的出水端与上连接卧管的出水端共同汇集至蛇形换热盘管,蛇形换热盘管的热水出水端流至贮热容器。上述投料仓分设前升降活动门、后升降活动门,前、后升降活动门分别由链轮传动,且前、后升降活动门沿各自的导轨上、下移动。上述集热罩在其顶端开设排气口。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通过在投料仓布置换热排管以及在集热罩内设置蛇形换热盘管,利用水作换热介质流经换热排管后再流过蛇形换热盘管,相应地依次吸收了投料仓内弥漫的废热及集热罩内充斥的高温废热,极大地减少了投料仓内废热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以及减少大量废热经由集热罩的排气口排出,采用水吸收换取投料仓内及集热罩内的废热,收集废热后的热水经热水出水管输送至贮热容器,将丰富的热水资源用于溴化锂制冷或生活用热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就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中F-F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所示,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包括投料仓、炉井口撬盖2和连接于投料仓顶部的集热罩3,投料仓由左墙板11、右墙板12、后背板13和连接底板14连接而成,炉井口撬盖2位于连接底板14上方,其改进点在于:还包括给水管4、上连接卧管5a、布置于炉井口撬盖后上方的下连接卧管6a和设置于集热罩内的蛇形换热盘管7,在位于炉井口撬盖2其后部的左侧附近与右侧附近对称设置左分流立管61、右分流立管51,且左分流立管61、右分流立管51分别靠近后背板13,在左墙板11的附近与右墙板12的附近对称设置左换热排管63、右换热排管53,给水管4分别连通右分流立管51的进水端(上端)、下连接卧管6a的进水端(右端),其中,右分流立管51的出水端连通下汇总右管52,右换热排管53分别连通上汇总右管54、下汇总右管52,右换热排管53的出水端连通上连接卧管5a;下连接卧管6a的出水端连通左分流立管61的进水端,左分流立管61的出水端连通下汇总左管62,左换热排管63分别连通上汇总左管64、下汇总左管62,左换热排管63的出水端与上连接卧管5a的出水端共同汇集至蛇形换热盘管7,蛇形换热盘管7的热水出水端70流至贮热容器(未图示)。给水管4、右分流立管51的进水端和下连接卧管6a的进水端通过三通管件(未图示)连通;上连接卧管5a的出水端与左换热排管63的出水端通过三通管件连通蛇形换热盘管7。集热罩3其结构为常见设计;炉井口撬盖2(公知)可揭离地盖设塔式熔化炉的炉井口(未图示)上,连接底板14与塔式熔化炉的炉身相通;供炉井口撬盖2揭离与揭离后重新合盖用的传动装置为常规结构,传动装置设置于后背板外壁上,传动装置为惯常设计,只需实现炉井口撬盖2所需动作即可,传动装置部分地伸进后背板13开设的大孔洞(未示出)并与炉井口撬盖2传动联接,该大孔洞为传动装置的活动空间。由于左分流立管61、右分流立管51分别靠近后背板13,因此左、右分流立管的设置,可减少废热从后背板的大孔洞溢出。集热罩3与投料仓相通,集热罩空间内的温度高于投料仓空间内的温度。蛇形换热盘管7沿集热罩3内部空间按纵深方向布置。投料仓分设前升降活动门8、后升降活动门9,前升降活动门8、后升降活动门9分别由链轮81、链轮91传动,且前升降活动门8、后升降活动门9分别沿导轨82、导轨92上、下移动。详细地,后背板13的相对方为敞口方(门口),前升降活动门8设置于该敞开方位置,后升降活动门9设置于后背板13附近,倒料时,打开升降活动门8、9,以便于料车的料斗从这个敞开方进入,炉井口撬盖2自动揭离炉井口,料斗将铝块往炉井口倾倒,投料完毕后炉井口撬盖2即时自动盖住炉井口,待料斗移出敞开方后,升降活动门8、9则自动关闭,如此可避免投料仓内热量外溢,确保废热的有效收集。集热罩3在其顶端开设供铝块熔化伴随产生的有害废气排出的排气口30。图中标号说明:左墙板11,右墙板12,后背板13,连接底板14;炉井口撬盖2;集热罩3,排气口30;给水管4;右分流立管51,下汇总右管52,右换热排管53,上汇总右管54,上连接卧管5a;下连接卧管6a,左分流立管61,下汇总左管62,左换热排管63,上汇总左管64:蛇形换热盘管7,热水出水端70;前升降门8,链轮81,导轨82;后升降门9,链轮91,导轨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包括投料仓、炉井口撬盖和连接于投料仓顶部的集热罩,所述投料仓由左墙板、右墙板、后背板和连接底板连接而成,炉井口撬盖位于连接底板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水管、上连接卧管、布置于炉井口撬盖后上方的下连接卧管和设置于集热罩内的蛇形换热盘管,/n在位于炉井口撬盖其后部的左、右两侧附近对称设置左分流立管、右分流立管,且左分流立管、右分流立管分别靠近后背板,在左墙板与右墙板的附近对称设置左换热排管、右换热排管,/n给水管分别连通右分流立管的进水端、下连接卧管的进水端,/n其中,/n右分流立管的出水端连通下汇总右管,右换热排管分别连通上汇总右管、下汇总右管,右换热排管的出水端连通上连接卧管;/n下连接卧管的出水端连通左分流立管的进水端,左分流立管的出水端连通下汇总左管,左换热排管分别连通上汇总左管、下汇总左管,/n左换热排管的出水端与上连接卧管的出水端共同汇集至蛇形换热盘管,蛇形换热盘管的热水出水端流至贮热容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式熔化炉投料仓废热回收装置,包括投料仓、炉井口撬盖和连接于投料仓顶部的集热罩,所述投料仓由左墙板、右墙板、后背板和连接底板连接而成,炉井口撬盖位于连接底板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水管、上连接卧管、布置于炉井口撬盖后上方的下连接卧管和设置于集热罩内的蛇形换热盘管,
在位于炉井口撬盖其后部的左、右两侧附近对称设置左分流立管、右分流立管,且左分流立管、右分流立管分别靠近后背板,在左墙板与右墙板的附近对称设置左换热排管、右换热排管,
给水管分别连通右分流立管的进水端、下连接卧管的进水端,
其中,
右分流立管的出水端连通下汇总右管,右换热排管分别连通上汇总右管、下汇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苗椿梁丁浩梁雷军吴储正邢懿烨裘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