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05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氮化钒铁试验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包括底座和搅拌筒,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搅拌筒,所述底座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轴,且限位轴与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搅拌筒和夹紧块等,一方面可以搅拌杆实现对原料的混合溶解搅拌,使原料混合溶解的速度更加的快速,不用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搅拌,提高了原料溶解的效率,且便于搅拌杆以及密封盖的拆卸,便于搅拌筒内侧原料的取出。

A fast dissolving device for ferrovanadium nitride test mi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氮化钒铁试验
,具体为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
技术介绍
氮化钒铁是一种新型钒氮合金添加剂,性能优于钒铁和氮化钒,可广泛应用于高强度螺蚊钢筋、高强度管线钢、高强度型钢、薄板坯连铸连轧高强度钢带、非调质钢、高速工具钢等产品,氮化钒铁因其比重可达到5.0g/cm³以上,比添加氮化钒具有更高的吸收率,氮化钒铁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平均比钒氮合金吸收率高3%-5%,性能更加稳定,具有更高的细化晶粒和提升强度、韧性、延展性等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氮化钒铁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对氮化钒铁进行试验时需要对不同比例成分的氮化钒铁进行混合溶解,然后在制成氮化钒铁块,一般在对原料进行混合溶解时都是先把原料放进食品袋中,人工摇晃十分钟以上,才能把原料混合均匀,然后人工把混合后的原料放进烧杯中加水人工通过玻璃棒进行混合溶解,工作效率低,且混合溶解后的原料不便于从烧杯中取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包括底座和搅拌筒,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搅拌筒,所述底座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右两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轴,且限位轴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搅拌筒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的顶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优选的,所述限位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刮板,且刮板与搅拌筒滑动连接,所述刮板的外径与搅拌筒的内径相等。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形状呈“L”型设置。优选的,所述调节螺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且手轮呈圆环形设置。优选的,所述限位筒的内侧设置有螺旋,且限位筒通过螺纹与螺杆转动连接,且限位筒与底座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螺杆、蓄电池、刮板、限位轴、第一电机、限位板和限位筒等,在对搅拌筒内侧的原料进行取出时,先把搅拌杆等从搅拌筒中出去,接着把搅拌筒倾斜一定的角度,然后通过螺杆的作用带动刮板对搅拌筒内侧的混合溶解的原料进行刮取,通过刮板的作用可以快速把搅拌筒内侧的原料取出。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搅拌筒、密封盖、转轴、调节螺钉和夹紧块等,一方面可以搅拌杆实现对原料的混合溶解搅拌,使原料混合溶解的速度更加的快速,不用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搅拌,提高了原料溶解的效率,且便于搅拌杆以及密封盖的拆卸,便于搅拌筒内侧原料的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手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螺杆、3-蓄电池、4-限位轴、5-第一电机、6-限位板、7-限位筒、8-搅拌杆、9-搅拌筒、10-第二电机、11-保护壳、12-密封盖、13-转轴、14-刮板、15-手轮、16-固定框、17-调节螺钉、18-夹紧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包括底座1和搅拌筒9,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搅拌筒9,所述底座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2,可以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螺杆2的转动,所述螺杆2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筒7,所述限位筒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左右两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轴4,且限位轴4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所述搅拌筒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6,所述固定框16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调节螺钉17,所述调节螺钉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紧块18,所述夹紧块18的顶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1,所述保护壳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13,可以通过第二电机10带动转轴13的转动,所述转轴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可以通过搅拌杆8实现对原料的搅拌混合溶解。所述限位筒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刮板14,且刮板14与搅拌筒9滑动连接,所述刮板14的外径与搅拌筒9的内径相等,一方面可以通过限位筒7带动刮板14对搅拌筒9的内侧的混合原料进行刮取,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混合原料不会从刮板14与搅拌筒9的之间的缝隙流出,所述搅拌杆8的形状呈“L”型设置,可以通过搅拌杆8实现对原料的快速搅拌,使原料与水快速的溶解混合,所述调节螺钉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5,且手轮15呈圆环形设置,可以通过手轮15的作用带动调节螺钉17的转动,通过调节螺钉17的带动夹紧块18实现对密封盖12的夹紧固定,所述限位筒7的内侧设置有螺旋,且限位筒7通过螺纹与螺杆2转动连接,且限位筒7与底座1滑动连接,可以通过螺杆2带动限位筒7的运动,接着通过限位筒7带动刮板14的运动。所述蓄电池3的型号为6-QAW-54a蓄电池,所述第一电机5以及第二电机10的型号均为Y1-160M1-8电机。工作流程:本技术在使用之前先通过蓄电池3进行供电,首先把需要混合溶解的原料放进搅拌筒9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接着使用者把密封盖12盖在搅拌筒9的上面,接着使用者通过手轮15转动调节螺钉17,通过调节螺钉17的作用带动夹紧块18对密封盖12的位置进行夹紧固定,从而保证密封盖12在工作时不会出现晃动的现象,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然后使第二电机10带动转轴13以及搅拌杆8对原料进行快速的搅拌,使原料与水快速的混合溶解,混合溶解完成后,使用者把密封盖12从搅拌筒9的顶端拿起,然后工作人员把搅拌筒9倾斜一定的角度,倒进准备好的容器内,同时使第一电机5带动螺杆2转动,通过螺杆2的转动带动限位筒7以及刮板14对搅拌筒9内侧的原料进行刮取,使原料快速且完全从搅拌筒9的内侧取出,解决传统的取出不方便以及不完全的现象。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包括底座(1)和搅拌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搅拌筒(9),所述底座(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2),所述螺杆(2)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筒(7),所述限位筒(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左右两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轴(4),且限位轴(4)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所述搅拌筒(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6),所述固定框(16)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调节螺钉(17),所述调节螺钉(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紧块(18),所述夹紧块(18)的顶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1),所述保护壳(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化钒铁试验混料用快速溶解装置,包括底座(1)和搅拌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搅拌筒(9),所述底座(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杆(2),所述螺杆(2)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筒(7),所述限位筒(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左右两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限位轴(4),且限位轴(4)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右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3),所述搅拌筒(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6),所述固定框(16)的内侧螺旋连接有调节螺钉(17),所述调节螺钉(17)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夹紧块(18),所述夹紧块(18)的顶端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1),所述保护壳(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锋尤卫正陈超郝文彬康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五洲钒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