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982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塔式除雾器,包括内部中空的罐体,所述罐体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罐体中设置有两个不锈钢筛网,所述不锈钢筛网与所述罐体的底面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筛网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所述不锈钢筛网上放置有鞍环陶瓷填料。经过喷淋塔内喷淋液喷淋净化后的气体,从进气口处进入到罐体中,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气体与鞍环陶瓷填料碰撞而被聚集在一起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体从鞍环陶瓷填料上被分离下来滴至罐体内部,含液废气在鞍环陶瓷填料表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除雾效果。

A tower demi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式除雾器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塔式除雾器。
技术介绍
在工业废气处理中,常用到喷淋塔这样的净化设备,工业酸碱废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喷淋塔,在喷淋塔的喷淋层,喷头喷出吸收液均匀分布在填料上,废气与吸收液在填料表面上充分接触,发生反应,废气中的以易溶于水的HCl、NO2、NH3等被溶解在吸收液里,并与吸收液反应,生成无害的盐类和水,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净化后的气体会饱含水分,若不除去水分,则会降低下一级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因此经净化后的气体需要除去水分后才可排出。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喷淋塔顶部设置折流板,用于除去净化后气体中的水分,净化后的气体仅仅通过一层折流板,便排出至下一级处理单元,除雾效率低,导致排出气体中水分含量高,影响下一级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塔式除雾器,通过在喷淋塔与下一级处理单元之间设置塔式除雾器,能够提高除雾效果,降低气体中的含水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塔式除雾器,包括内部中空的罐体,所述罐体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罐体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的出气口;所述罐体中设置有不锈钢筛网,所述不锈钢筛网与所述罐体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不锈钢筛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不锈钢筛网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所述不锈钢筛网上放置有用于除雾的鞍环陶瓷填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喷淋塔内喷淋液喷淋净化后的气体,从进气口处进入到罐体中,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气体与鞍环陶瓷填料碰撞而被聚集在一起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体从鞍环陶瓷填料上被分离下来滴至罐体内部,由于陶瓷填料的机械强度大、耐腐蚀、空隙率高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含液废气在陶瓷填料表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除雾效果,实现净化后气体中水分的分离,经过除雾后的气体再进入下一级处理单元中,提高下一级处理单元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内壁周向固定有安装平台,所述不锈钢筛网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周向内壁固定安装平台,便于放置不锈钢筛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锈钢筛网上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不锈钢筛网的压板,所述压板为圆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压紧不锈钢筛网,可以降低不锈钢筛网移动的可能性,压板设置为圆环形,不会影响气体通过不锈钢筛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平台下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不锈钢筛网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筋固定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筋用于支撑安装平台,增大安装平台与罐体之间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压板垂直且延伸至所述加强筋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依次穿过压板、不锈钢筛网、安装平台以及加强筋,能够提高不锈钢筛网固定的牢固程度,避免气流过大时,筛网发生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下方的侧壁上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经过喷淋处理后的气体以一定的流速流经除雾器时,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气体与鞍环陶瓷填料碰撞而被聚集在一起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体从鞍环陶瓷填料上被分离下来滴至罐体内部,分离出的水分在罐体底部积聚,一定时间后,需要打开排水阀门,将罐体内部分离出的水经过排水管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上方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设置有人口法兰,所述人口法兰与所述罐体的侧壁固定,所述人口法兰上连接有盲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检修口,便于对罐体内部进行维护或检修,设置人口法兰连接的形式,再连接盲板,用于封闭检修口,需要检修时,再打开即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固定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所述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固定在所述罐体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法兰,便于连接进气管,使得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到罐体中进行除雾处理;设置第二法兰,便于出气口与下一级处理单元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罐体的底面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罐体的底面之间形成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直接放置到地面上,若地面不平整,导致罐体的底面受力不均,容易损坏底面,设置底板,能够避免罐体的底面直接接触地面,从而保护罐体,延长罐体的使用时长。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经过喷淋塔内喷淋液喷淋净化后的气体,从进气口处进入到罐体中,由于气体的惯性撞击作用,气体与鞍环陶瓷填料碰撞而被聚集在一起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体从鞍环陶瓷填料上被分离下来滴至罐体内部,由于陶瓷填料的机械强度大、耐腐蚀、空隙率高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含液废气在陶瓷填料表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从而提高除雾效果,实现净化后气体中水分的分离,经过除雾后的气体再进入下一级处理单元中,提高下一级处理单元的效率;2.螺栓依次穿过压板、不锈钢筛网、安装平台以及加强筋,能够提高不锈钢筛网固定的牢固程度,避免气流过大时,筛网发生移动;3.开设检修口,便于对罐体内部进行维护或检修,设置人口法兰连接的形式,再连接盲板,用于封闭检修口,需要检修时,再打开即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罐体;11、进气口;12、出气口;13、第一法兰;14、第二法兰;15、检修口;16、人口法兰;17、盲板;2、不锈钢筛网;21、鞍环陶瓷填料;3、安装平台;4、压板;5、加强筋;6、螺栓;7、排水管;71、排水阀门;8、底板;81、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塔式除雾器,包括罐体1,罐体1上端设置成锥形,锥形以下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罐体1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贯通的进气口11,进气口11的截面为圆形,进气口11处设置有第一法兰13,第一法兰13固定在罐体1的侧壁上,设置第一法兰13,便于连接进气管,使得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到罐体1中进行除雾处理。罐体1上端的锥形处开设有与罐体1内部连通的出气口12,出气口12的截面为圆形,出气口12处设置有第二法兰14,第二法兰14与罐体1固定,设置第二法兰14,便于出气口12连接管道,将经过除雾处理的气体排出。如图2-图3所示,罐体1内设置有两个与罐体1的底面平行的不锈钢筛网2,不锈钢筛网2的设置高度均高于进气口11的高度,不锈钢筛网2上放置有鞍环陶瓷填料21。罐体1的内壁周向固定有安装平台3,安装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罐体(1),所述罐体(1)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罐体(1)内部连通的进气口(11),所述罐体(1)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罐体(1)内部连通的出气口(12);所述罐体(1)中设置有不锈钢筛网(2),所述不锈钢筛网(2)与所述罐体(1)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不锈钢筛网(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不锈钢筛网(2)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进气口(11)上方,所述不锈钢筛网(2)上放置有用于除雾的鞍环陶瓷填料(21);所述罐体(1)的内壁周向固定有安装平台(3),所述不锈钢筛网(2)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3)上;所述不锈钢筛网(2)上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不锈钢筛网(2)的压板(4),所述压板(4)为圆环形;所述安装平台(3)下方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与所述不锈钢筛网(2)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筋(5)固定在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所述压板(4)上设置有螺栓(6),所述螺栓(6)与所述压板(4)垂直且延伸至所述加强筋(5)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式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罐体(1),所述罐体(1)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罐体(1)内部连通的进气口(11),所述罐体(1)上端开设有与所述罐体(1)内部连通的出气口(12);所述罐体(1)中设置有不锈钢筛网(2),所述不锈钢筛网(2)与所述罐体(1)的底面平行设置,所述不锈钢筛网(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不锈钢筛网(2)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进气口(11)上方,所述不锈钢筛网(2)上放置有用于除雾的鞍环陶瓷填料(21);所述罐体(1)的内壁周向固定有安装平台(3),所述不锈钢筛网(2)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3)上;所述不锈钢筛网(2)上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不锈钢筛网(2)的压板(4),所述压板(4)为圆环形;所述安装平台(3)下方设置有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与所述不锈钢筛网(2)平行设置,所述加强筋(5)固定在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所述压板(4)上设置有螺栓(6),所述螺栓(6)与所述压板(4)垂直且延伸至所述加强筋(5)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巧妮丁启宝李会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永旭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