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张角连接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4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家用折叠椅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由连接脚及棘轮机构组成,其中棘轮机构包括有棘轮、棘爪、凸轮、压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棘轮机构来调节张角,其张角调整范围大,安装、调节方便,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家用折叠椅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属于家具的零部件。现有的家用折叠椅的张角普遍都不可调整,不能改变其仰角,未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而现有公开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的张角调整范围小,安装、调节不方便,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张角调整范围大,安装、调节方便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由连接脚(1)、连接脚(2)及棘轮机构组成,其中棘轮机构包括有棘轮(3)、棘爪(4)、凸轮(5)、压簧(6),棘轮(3)设置在连接脚(1)的前端,凸轮(5)上做出有定位凹槽(10)和定位凸面(11),凸轮(5)、连接脚(1)通过连接件(8)铰接在连接脚(2)的前端,铰接中心A到凸轮(5)的定位凹槽(10)的外侧面(12)的距离大于铰接中心A到连接脚(1)的管脚(13)的距离,铰接中心A到凸轮(5)的定位凸面(11)的外侧面(14)的距离大于铰接中心A到连接脚(1)的管脚(15)的距离,棘爪(4)与压簧(6)的组合件通过连接件(7)铰接在连接脚(2)的中部。上述棘轮(3)与连接脚(1)可以做为一体,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上述连接件(7,8)可为铆钉或螺钉或销钉。本技术通过棘轮机构来调节张角,其张角调整范围大,安装、调节方便,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张角处于最大时(18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张角将要调至0°时的过渡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张角将要复位到180°时的过渡位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由连接脚(1)、连接脚(2)及棘轮机构组成,其中棘轮机构包括有棘轮(3)、棘爪(4)、凸轮(5)、压簧(6),棘轮(3)与连接脚(1)做成一体,连接脚(1)及连接脚(2)的尾端为管状,连接脚(1)前端的棘轮(3)及连接脚(2)的前端均为两块相互平行且有一这间距的片状,凸轮(5)上做出有定位凹槽(10)和定位凸面(11),凸轮(5)置于连接脚(1)前端的棘轮(3)的中空位置,连接脚(1)置于连接脚(2)前端的中空位置,且凸轮(5)、连接脚(1)通过连接件(8)铰接在连接脚(2)的前端,连接件(8)为铆钉,铰接中心A到凸轮(5)的定位凹槽(10)的外侧面(12)的距离大于铰接中心A到连接脚(1)的管脚(13)的距离,铰接中心A到凸轮(5)的定位凸面(11)的外侧面(14)的距离大于铰接中心A到连接脚(1)的管脚(15)的距离,压簧(6)置于棘爪(4)一端中部所设槽(9)中,压簧(6)的一端压在棘爪(4)的外侧面,另一端卡在连接脚(2)的内壁,棘爪(4)与压簧(6)的组合件通过连接件(7)铰接在连接脚(2)的中部,连接件(7)为铆钉。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张角处于最大时(180°)的结构示意图,棘爪(4)的前端卡压在连接脚(1)前端棘轮(3)的齿槽及凸轮(5)的定位凹槽(10)上,当用力向内扳动连接脚(1、2)时,则棘爪(3)沿着棘轮(3)的齿槽及凸轮(5)的定位凹槽(10)运动,使可调张角连接关节的张角逐渐减少,因连接脚(1)前端的棘轮(3)有多个齿槽,故可调节多个张角,本技术的工作张角调节范围可从180°~90°,当继续调至图3位置时,此时为不稳定状态,这时用力向内扳动连接脚(1、2),这时因凸轮(5)的定位凸面(11)的外侧面(14)顶住连接脚(1)的管脚(15),故棘爪(4)沿着凸轮(5)的轨道移动,使棘爪(4)脱离连接脚(1)前端棘轮(3)的齿槽及凸轮(5)的定位凹槽(10),使本技术的张角调至0°,这时,再用力向外拉连接脚(1、2),则本技术处于图4的位置,当继续用力向外扳动连接脚(1、2),这时因凸轮(5)的定位凹槽(10)的外侧面(12)顶住连接脚(1)的管脚(13),故棘爪(4)沿着凸轮(5)的轨道移动,使棘爪(4)又回复到卡住连接脚(1)前端的棘轮(3)的齿槽及凸轮(5)的定位凹槽(10)的位置,即回复到图1的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张角连接关节,其特征在于由连接脚(1)、连接脚(2)及棘轮机构组成,其中棘轮机构包括有棘轮(3)、棘爪(4)、凸轮(5)、压簧(6),棘轮(3)设置在连接脚(1)的前端,凸轮(5)上做出有定位凹槽(10)和定位凸面(11),凸轮(5)、连接脚(1)通过连接件(8)铰接在连接脚(2)的前端,铰接中心A到凸轮(5)的定位凹槽(10)的外侧面(12)的距离大于铰接中心A到连接脚(1)的管脚(13)的距离,铰接中心A到凸轮(5)的定位凸面(11)的外侧面(14)的距离大于铰接中心A到连接脚(1)的管脚(15)的距离,棘爪(4)与压簧(6)的组合件通过连接件(7)铰接在连接脚(2)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其特征在于上述棘轮(3)与连接脚(1)可以做为一体,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脚(1)及连接脚(2)的尾端为管状,连接脚(1)前端的棘轮(3)及连接脚(2)的前端均为两块相互平行且有一定间距的片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簧(6)置于棘爪(4)一端中部所设槽(9)中,压簧(6)的一端压在棘爪(4)的外侧面,另一端卡在连接脚(2)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件(7、8)可为铆钉或螺钉或销钉。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家用折叠椅的可调张角连接关节。由连接脚及棘轮机构组成,其中棘轮机构包括有棘轮、棘爪、凸轮、压簧。本技术通过棘轮机构来调节张角,其张角调整范围大,安装、调节方便,且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文档编号A47C7/00GK2193679SQ9420796公开日1995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梁广义 申请人:广东省新会市天健实业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张角连接关节,其特征在于由连接脚(1)、连接脚(2)及棘轮机构组成,其中棘轮机构包括有棘轮(3)、棘爪(4)、凸轮(5)、压簧(6),棘轮(3)设置在连接脚(1)的前端,凸轮(5)上做出有定位凹槽(10)和定位凸面(11),凸轮(5)、连接脚(1)通过连接件(8)铰接在连接脚(2)的前端,铰接中心A到凸轮(5)的定位凹槽(10)的外侧面(12)的距离大于铰接中心A到连接脚(1)的管脚(13)的距离,铰接中心A到凸轮(5)的定位凸面(11)的外侧面(14)的距离大于铰接中心A到连接脚(1)的管脚(15)的距离,棘爪(4)与压簧(6)的组合件通过连接件(7)铰接在连接脚(2)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广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新会市天健实业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