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06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包括背板墙主体组件,背板墙主体组件固定安装在承重主体上;承重主体为独立支撑;承重主体的一端与背板墙主体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到主体安装部上;承重主体为C形结构;承重主体的内部为背面敞口的中空腔体;中空腔体的背面卡固有盖板,在盖板和承重主体之间形成用于设备线缆通过的封闭腔体;盖板上安装有面板;面板铰接在盖板上;面板的内面连接有显示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小占用空间,增加了台面的使用面积;同时减小对安装位置的要求,从而可以任意布置安装结构;可以隐藏走线,使线缆整齐不杂乱;可以使安装结构的背面得到合理的利用。

A back wall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属于控制台、调度台

技术介绍
在调度、监控、控制中心等环境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控制台,相关监控用的电子设备容纳或安放于控制台,比如电脑设备,电脑的主机置于控制台的台体内,而显示器或摆设于控制台的台面上,或为了提高空间的使用率和增强人机交互便捷性,在控制台上设有垂直于台面的背板墙,显示器通过一些支架(市场上标准产品)悬挂于控制台的背墙板的挂板上。比如中国专利CN201720259683.1公开的一种背板墙,本技术涉及一种背板墙,属于辅助固定装置
,包括框架本体、立柱基座和桌面,所述立柱基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桌面上,所述框架本体安装在所述立柱基座的另一端;所述框架本体呈长条状,所述框架本体上左右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沿所述框架本体长度方向上贯通的上滑槽,所述框架本体底壁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沿所述框架本体长度方向上贯通的下滑槽,所述框架本体同侧的上滑槽与下滑槽配合形成显示屏安装槽组。采用上述结构,将显示屏支架卡接在上述框架本体同侧的上滑槽与下滑槽上,并能沿滑槽贯穿方向滑动定位调整,框架本体底端富裕的固定空间、左右侧双面固定结构使得本技术在悬挂显示屏的时候更加牢固,实用性更强。上述技术专利虽然在悬挂显示屏的时候更加牢固,实用性更强,但是背板墙与控制台面或者桌面之间的安装结构存在以下不足:1、背板墙安装到控制台的台面上,其安装结构占用空间大,减小了台面的使用面积;其安装结构所用的支撑数量较多,对于安装的位置要求高,支撑结构不能任意布置;2、设备线缆裸露在外面,使得控制台面凌乱不整齐;3、背板墙的安装结构的背面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可以减小占用空间,增加了台面的使用面积;同时减小对安装位置的要求,从而可以任意布置安装结构;可以隐藏走线,使线缆整齐不杂乱;可以使安装结构的背面得到合理的利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包括背板墙主体组件,所述背板墙主体组件固定安装在承重主体上;所述承重主体为独立支撑;所述承重主体的一端与背板墙主体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到主体安装部上。进一步地,所述承重主体为C形结构;承重主体的内部为背面敞口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的背面卡固有盖板,在盖板和承重主体之间形成用于设备线缆通过的封闭腔体。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安装有面板;所述面板铰接在盖板上,可旋转0-100°;所述面板的内面设有显示设备。进一步地,背板墙主体组件上设有显示体;所述显示体与背板墙主体组件相互平行,所述显示体的底部设置有灯源;所述灯源可以变化不同颜色;在灯源的照射下,显示体表面显示的颜色与灯源一致。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墙主体组件包括安装背板,所述安装背板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背板固定在主体框架的前侧面上;所述主体框架的后侧面安装有后封板。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下端与盖板相连接处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面板的开启和闭合。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内侧底部铰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铰接固定在承重主体的侧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设备卡接在固定件上,并与面板螺栓固定;所述固定件焊接固定在面板的内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显示体安装在主体框架和后封板之间;所述显示体选用透明、导光的材质;所述显示体上可以制作标语、图案。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墙安装结构为一种标准的模块组合。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独立安装结构,从而减小占用空间,增加了台面的使用面积;同时减小对安装位置的要求,从而可以任意布置安装结构;2、可以隐藏走线,使线缆整齐不杂乱;3、安装结构的背面增加了可以安装显示设备的面板,可以满足多人交流观看,或者作为单独的广告视频、指示标牌的使用,使安装结构的背面得到合理的利用。4、本技术安装结构用料少,加工过程简单,成本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设备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背板墙主体组件和发光板组件的示意图;图4是承重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板墙主体组件,11-主体框架,12-后封板,13-安装背板,2-背板墙安装组件,21-承重主体,22-盖板,23-设备面板,231-面板,232-旋转轴,233-显示设备,234-固定件,235-液压杆,236-电磁锁,237-耳板,3-发光板组件,31-显示体,32-灯源,4-主体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包括背板墙主体组件1、背板墙安装组件2和发光体组件3;所述背板墙主体组件1包括主体框架11、后封板12和安装背板13;所述主体框架11主要承受重量和设备安装;所述主体框架11为木质、金属或塑料制作而成的长形框架结构;所述主体框架11可以是框架横梁的一部分,还可以是一种整体框架的形式;框架横梁是底柜或平台框架内的承重横梁,是公知技术。所述安装背板13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背板13用于固定安装过显示器、电话托架、文件夹等相关设备及办公用品;所述安装背板13采用螺栓固定在主体框架11的前侧面上;所述后封板12固定安装在主体框架11的后侧面,用于于遮挡主体框架11内部螺丝,起到美观和防尘的作用。所述背板墙安装组件2为独立支撑,所述背板墙安装组件2安装在主体安装部4的后方、上表面、前方中的任意一个位置;本实施例中,背板墙安装组件2优选卡固在主体安装部4的后方;所述背板墙安装组件2包括承重主体21、盖板22和设备面板23;所述承重主体21用于将背板墙主体组件1固定安装到主体安装部4上;所述承重主体21具有固定和承重的作用;所述承重主体21为C形结构;承重主体21的内部为背面敞口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用于设备线缆通过。所述承重主体21的一端与背板墙主体组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主体安装部4,并与底部框架相连通,既使背板墙安装组件3安装在控制台的背面,而不占用控制台台面的空间;又方便背板墙主体组件1上安装的设备线缆与底部其他设备的连接。所述主体安装部4固定安装在底部框架的背面上;底部框架为控制台的支撑结构,是公知技术,图示中未标出。所述承重主体21内中空腔体的背面敞口上卡固有盖板22;所述盖板22与承重主体11相匹配;所述盖板22与承重主体21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将内部的线缆完美的遮挡;所述盖板22上设置有长方形开口;所述设备面板23安装在盖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包括背板墙主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墙主体组件(1)固定安装在承重主体(21)上;所述承重主体(21)为独立支撑;所述承重主体(21)的一端与背板墙主体组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到主体安装部(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包括背板墙主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墙主体组件(1)固定安装在承重主体(21)上;所述承重主体(21)为独立支撑;所述承重主体(21)的一端与背板墙主体组件(1)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固到主体安装部(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主体(21)为C形结构;承重主体(21)的内部为背面敞口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的背面卡固有盖板(22),在盖板(22)和承重主体之间形成用于设备线缆通过的封闭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上安装有面板(231);所述面板(231)铰接在盖板(22)上,可旋转0-100°;所述面板(231)的内面设有显示设备(23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背板墙主体组件(1)上设有显示体(31);所述显示体(31)与背板墙主体组件(1)相互平行,所述显示体(31)的底部设置有灯源(32);所述灯源(32)可以变化不同颜色;在灯源(32)的照射下,显示体(31)表面显示的颜色与灯源(32)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板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于滨余有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飞马拓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