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015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包括井盖外框(1)和井盖内框(2),以及安装在井盖外框(1)两侧内壁的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上安装有滑轨(3),所述井盖内框(2)底部设置有与滑轨(3)相配合的滑槽(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支撑杆先对井盖抬升进行支撑,再通过滑轨将井盖内框拖拉而出,减少实际检修人员在开启井盖检修过程中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固定滑轨和支撑杆,在检修完毕需安照固定的位置进行复原,也避免了传统井盖安装恢复的时候方向角度均较为随意,破坏了原有的街道铺装样式以及安装恢复不当造成的井盖凹陷等问题。

A kind of easy maintenance road decoration well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计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
技术介绍
道路装饰井盖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等公共用地的包括雨水,污水,燃气,电力等多种道路管线设施的井盖,应用装饰井盖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井盖造成街道,广场视觉上的突兀,整体视觉景观效果更好。由于当前道路装饰井盖(包含井盖内填充物)相比于传统井盖重量增加显著,因此优化装饰井盖的检修维护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装饰井盖广泛采用的为304不锈钢材质,分为外边框和内框两个组成部分,通过外边框固定井圈周身,再设置内框,内框内设置人行道铺装材料。日常检修通过提拉内框四角的提孔进行检修。由于现状内框内铺装材料(如石材)质量重,导致相比传统检修人员提取普通井盖更加费时费力。另外检修完成后,像方形装饰井盖,检修人员往往随意将其安装回去,往往导致原有人行道铺装样式发生错位,井盖翘起不平等问题,影响道路街道的美观及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包括井盖外框和井盖内框,以及安装在井盖外框两侧内壁的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上安装有滑轨,所述井盖内框底部设置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槽。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固定在井盖外框内壁的底杠,所述底杠两端分别设置尾杠和前杠,所述尾杠一端与所述滑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杠相固定,所述前杠一端沿所述滑轨滑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杠,所述前杠上还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连接滑轨和前杠。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采用液压自锁型支撑杆。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杠与井盖外框内壁螺栓锚固。更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底部焊接锚固有角钢,所述尾杠、前杠和支撑杆分别与角钢通过螺栓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一端与尾杠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将滑槽和滑轨固定住的金属防滑帽。进一步的,所述井盖内框外侧两角上设置有用于对井盖内框提拉的提孔,可以用目前常备的拉钩对井盖内框进行提拉。进一步的,所述井盖内框中填充有人行道铺装材料。更进一步的,所述人行道铺装材料包括石材、透水砖或仿石材。进一步的,选择的滑轨以及支撑杆应根据井盖实际的填充内容,井盖尺寸进行选择,并根据实际填充物重量计算支撑杆需要支撑的最大重量,滑轨的宽度应根据井盖内框的尺寸以及井内填充物进行选择。进一步的,为了快捷轻松的打开并安装恢复装饰井盖,因此打开角度建议控制在5°~10°。在实际安装检修维护过程中,具体操作如下:利用拉钩和提孔配合,将井盖内框向上提拉;待支撑杆保持稳定后,取下金属防滑帽,利用拉钩和提孔配合将井盖内框沿滑轨方向向外拉动;井盖内框拉动到位后,提孔端顺势卸在路面上,另一端保持在滑轨上。完成检修后,拉钩和提孔配合,将井盖内框提拉至于滑轨同一方向,顺着滑轨方向,将井盖内框拉动至原位,扣上金属防滑帽将滑轨和滑槽锁定,然后松开支撑杆,将井盖内框放置到井盖外框中,恢复原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支撑杆先对井盖抬升进行支撑,再通过滑轨将井盖内框拖拉而出,减少实际检修人员在开启井盖检修过程中的工作量,同时由于固定滑轨和支撑杆,在检修完毕需安照固定的位置进行复原,也避免了传统井盖安装恢复的时候方向角度均较为随意,破坏了原有的街道铺装样式以及安装恢复不当造成的井盖凹陷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中井盖外框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中井盖内框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中井盖内框被提拉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中井盖内框被拉出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中井盖内框拉出后进行检修时的示意图。图中标号所示:1、井盖外框,2、井盖内框,3、滑轨,4、底杠,5、尾杠,6、前杠,7、支撑杆,8、滑槽,9、提孔,10、金属防滑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包括井盖外框1(图1)和井盖内框2(图2),以及安装在井盖外框1两侧内壁的支撑杆组件,支撑杆组件上安装有滑轨3,井盖内框2底部设置有与滑轨3相配合的滑槽8。支撑杆组件包括固定在井盖外框1内壁的底杠4,底杠4两端分别设置尾杠5和前杠6,尾杠5一端与所述滑轨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杠4相固定,前杠6一端沿所述滑轨3滑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杠4,前杠6上还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杆7,支撑杆7两端分别连接滑轨3和前杠6。支撑杆7采用液压自锁型支撑杆。底杠4与井盖外框1内壁螺栓锚固。滑轨3底部焊接锚固有角钢,尾杠5、前杠6和支撑杆7分别与角钢螺栓锚固。滑轨3一端与尾杠5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将滑槽8和滑轨3固定住的金属防滑帽10。井盖内框2外侧两角上设置有用于对井盖内框2提拉的提孔9,可以用目前常备的拉钩对井盖内框2进行提拉。井盖内框2中填充有人行道铺装材料,包括石材、透水砖或仿石材。选择的滑轨3以及支撑杆7应根据井盖实际的填充内容,井盖尺寸进行选择,并根据实际填充物重量计算支撑杆7需要支撑的最大重量,滑轨3的宽度应根据井盖内框2的尺寸以及井内填充物进行选择。为了快捷轻松的打开并安装恢复装饰井盖,因此打开角度建议控制在5°~10°。在实际安装检修维护过程中,具体操作如下:如图3所示,利用拉钩和提孔9配合,将井盖内框2向上提拉;如图4所示,待支撑杆7保持稳定后,取下金属防滑帽10,利用拉钩和提孔9配合将井盖内框2沿滑轨3方向向外拉动;如图5所示,井盖内框2拉动到位后,提孔9端顺势卸在路面上,另一端保持在滑轨3上。完成检修后,拉钩和提孔9配合,将井盖内框2提拉至于滑轨3同一方向,顺着滑轨3方向,将井盖内框2拉动至原位,扣上金属防滑帽10将滑轨3和滑槽8锁定,然后松开支撑杆7,将井盖内框2放置到井盖外框1中,恢复原位。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外框(1)和井盖内框(2),以及安装在井盖外框(1)两侧内壁的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上安装有滑轨(3),所述井盖内框(2)底部设置有与滑轨(3)相配合的滑槽(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外框(1)和井盖内框(2),以及安装在井盖外框(1)两侧内壁的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上安装有滑轨(3),所述井盖内框(2)底部设置有与滑轨(3)相配合的滑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固定在井盖外框(1)内壁的底杠(4),所述底杠(4)两端分别设置尾杠(5)和前杠(6),所述尾杠(5)一端与所述滑轨(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杠(4)相固定,所述前杠(6)一端沿所述滑轨(3)滑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杠(4),所述前杠(6)上还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两端分别连接滑轨(3)和前杠(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检修的道路装饰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采用液压自锁型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羽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