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200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涉及基坑建设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坑,基坑中挖掘有排水井,排水井连接有管道,管道一端延伸至排水井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基坑外侧,管道的管身上连接有排水泵,所述管道远离的排水井的端头依次连接有通过连接管互相连通的水砂粗滤箱、水砂精滤箱和存水箱,存水箱设置有取水管,取水管设置有取水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减少水资源流失的效果。

A dewatering system of foundation pit applied to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基坑建设辅助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工地在进行开挖基坑时,由于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通常会进行基坑降水工作,而用来进行基坑降水的设施通常统称之为基坑降水系统。现有的基坑降水系统的构建通常依托于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法、轻型井点降水法、喷射井点降水法、电渗井点降水法和深井井点降水法,无论选用哪种方法构建而成的基坑降水系统,其基础的结构通常包括排水井、管道和排水泵,排水井开设在基坑中,排水泵安置在基坑中,排水泵与管道的管身连通;管道一端伸入到排水井中,另一端从排水井伸出后沿着至基坑外侧;工作时,管道通过排水泵的作用下将排水井中的水抽出,然后沿着管道排放至基坑之外,达到保证基坑的干燥程度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排水井中抽出的水通常直接排放至基坑外,导致水资源的流失,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达到减少水资源流失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基坑,基坑中挖掘有排水井,排水井连接有管道,管道一端延伸至排水井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基坑外侧,管道的管身上连接有排水泵,所述管道远离的排水井的端头依次连接有通过连接管互相连通的水砂粗滤箱、水砂精滤箱和存水箱,存水箱设置有取水管,取水管设置有取水阀门。<b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降水时,管道与提水泵将降水井中的水抽取至水砂粗滤箱中,然后在水砂粗滤箱的过滤作用下,先将水中体积较大的砂石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水通过水砂粗滤箱与水砂精滤箱之间的连接管道进入到水砂精滤箱中,再将水体中体积较小的砂石过滤,过滤完成后的水再通过水砂精滤箱和存水箱之间的连接管进入到存水箱中,水进入到存水箱中进行存储,将原本直接排放的水进行回收,在需要进行使用时,直接开启取水阀门将存水箱中水通过取水管取出,将原本直接排放的水进行再次利用,达到了减少水资源流失的效果,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砂粗滤箱中在竖直方向上分为出水室与粗砂室,粗砂室位于出水室上方,粗砂室与出水室之间设置有带有粗滤孔的粗滤网,管道与粗砂室连接,连接管与出水室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滤网通过粗滤孔对水砂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的砂石滞留在粗砂室中,当体积较大的砂石累积至一定数量之后,通过砂石本身具有的过滤效果,能够辅助粗滤网对后续进入的水进行过滤,提高水砂粗滤箱的过滤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粗砂室与出水室的空间比例为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粗砂室的空间体积大于出水室的空间体积后,能够为粗砂室提供的更多的空间来进行存储粗砂,一方面减少了建筑施工者对于粗砂室的清理频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粗砂室空间中砂石的过滤能力,提高粗砂室的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砂精滤箱在竖置方向上分为细砂室和过水室,细砂室位于靠近地面的位置处,细砂室与过水室之间设置有带有精滤孔的精滤网,水砂粗滤箱与水砂精滤箱之间的连接管一端与出水室连通,另一端与细砂室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细砂室中的砂石累积至一定数量后,能够有效的提高细砂室中的压强,从而能够加速水通过精滤网的速度,进而提高了精滤室的作用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细砂室与过水室的空间比例为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细砂室中的空间相比于过水室的空间较小,一方面由于细砂室过滤下来的砂石本身体积较小,能够减少水砂过滤箱内部空间的浪费,另一方面,能够时砂石的数量能够快速的累加,快速增加细砂室中的空间压力,提高了细砂室实用性;同时,细砂室的体积较小后,能够对于细砂室中的砂石进行挤压,使散乱的砂石形成固体,方便建筑施工者快速的取出,提高了细砂室的清理时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砂精滤箱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水砂精滤箱之间设置有震动弹簧,震动弹簧将水砂精滤箱支设在支撑板上方,水砂精滤箱连接有震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为震动弹簧提供支撑力,震动弹簧将水砂精滤箱支撑起后,震动弹簧能够为水砂精滤箱的震动提供震动空间,震动电机为水砂精滤箱提供震动的动力,精滤水箱震动后能够防止细砂室出现砂石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发生,提高细砂室的使用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细砂室与粗砂室均设置有砂石提取门,提取门周边固定连接有密封条,砂石提取门设置有启闭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砂石提取门能够为建筑施工者提供将经过水砂精滤箱和水砂粗滤箱中的砂石过滤,水砂精滤箱和水砂粗滤箱在对水进行逐级过滤的过程中,同时对于砂石进行分化,省去了建筑施工者对砂石进行分化的工作步骤,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启闭组件包括启闭环,启闭环与砂石提取门固定连接,启闭环中插设有启闭插销,启闭插销滑动连接在水砂精滤箱或水砂粗滤箱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启闭环与启闭插销的使用方式简单,操作难度较低,从而对于建筑施工者本身的要求较低,方便操作和使用,同时也方便对于启闭组件进行更换和维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水砂粗滤箱、水砂精滤箱、连接管和存水箱的配合使用达到减少水资源流失的效果;2.设置的启闭组件和砂石提取门配合使用使砂石能够重新被提取利用,进一步的提高了对自然资源的回收利用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展示精滤网和粗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展示精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坑;11、排水井;12、管道;13、排水泵;2、水砂粗滤箱;21、出水室;22、粗砂室;221、粗滤网;222、粗滤孔;3、水砂精滤箱;31、细砂室;32、过水室;311、精滤孔;312、精滤网;4、存水箱;41、取水管;42、取水阀门;5、砂石提取门;52、启闭组件;521、启闭环;522、启闭插销;6、连接管;7、支撑板;71、震动弹簧;72、震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挖掘在地面上的基坑1,基坑1的坑底中挖掘有圆形的排水井11,排水井11中插入有圆管状的管道12,管道12一端伸入到排水井11内部,另一端从排水井11中延伸处来后,先连接有排水泵13,然后再延伸至基坑1外侧依次连接有水砂粗滤箱2、水砂精滤箱3和存水箱4,水砂粗滤箱2、水砂精滤箱3和存水箱4为互相独立的箱体,且通过连接管6连通,存水箱4远离的基坑1的一侧设置有带有取水阀门42的取水管41;从基坑1中抽取出带有大量砂石的水依次经历过水砂粗滤箱2和水砂精滤箱3的过滤作用后,过滤完的水进入到存水箱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基坑(1),基坑(1)中挖掘有排水井(11),排水井(11)连接有管道(12),管道(12)一端延伸至排水井(11)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基坑(1)外侧,管道(12)的管身上连接有排水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2)远离的排水井(11)的端头依次连接有通过连接管(6)互相连通的水砂粗滤箱(2)、水砂精滤箱(3)和存水箱(4),存水箱(4)设置有取水管(41),取水管(41)设置有取水阀门(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包括基坑(1),基坑(1)中挖掘有排水井(11),排水井(11)连接有管道(12),管道(12)一端延伸至排水井(11)底部,另一端延伸至基坑(1)外侧,管道(12)的管身上连接有排水泵(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2)远离的排水井(11)的端头依次连接有通过连接管(6)互相连通的水砂粗滤箱(2)、水砂精滤箱(3)和存水箱(4),存水箱(4)设置有取水管(41),取水管(41)设置有取水阀门(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砂粗滤箱(2)中在竖直方向上分为出水室(21)与粗砂室(22),粗砂室(22)位于出水室(21)上方,粗砂室(22)与出水室(21)之间设置有带有粗滤孔(222)的粗滤网(221),管道(12)与粗砂室(22)连接,连接管(6)与出水室(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室(22)与出水室(21)的空间比例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降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砂精滤箱(3)在竖置方向上分为细砂室(31)和过水室(32),细砂室(31)位于靠近地面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来杨成艳刘艳梅曹晓铮吴坚王童刘龙范友泉常志远张洪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工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