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6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所属驳岸结构技术领域,包括道路基墙和水域,道路基墙与水域间设有生物共生驳岸坡,生物共生驳岸坡下端与水域间设有宾格网箱,宾格网箱与水域间设有防冲护脚,防冲护脚与宾格网箱间设有地梁,生物共生驳岸坡上端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呈一体化嵌接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景观步行河岸道路与道路基墙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相卡嵌的驳岸台阶组件。宾格网箱包括宾格网箱框架,宾格网箱框架上设有与宾格网箱框架呈一体化缠绕编织的框架连接网垫。具有结构强度好、生物共生功能性强、河岸多功能利用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解决了河岸安全稳定性差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提高周围居民的休闲生活品质。

A biological symbiosis revetment ecological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
本技术涉及驳岸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
技术介绍
驳岸是指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设施。驳岸有许多种类型和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驳岸、块石驳岸、生态驳岸。其中生态驳岸是在保证驳岸结构稳定和满足生态平衡要求的基础上,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人向往的舒适宜人环境。水体生态驳岸的设计可以兼顾自然发展和人类需要的共同需求,使人类和自然真正达到和谐、统一。生态护岸是指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结合的结构,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护坡形式,是一种具有自然河岸性质的人工护岸,除了防止河岸塌方之外,还具有滞洪补枯、调节水位、净化河道等功能,与周围环境形成相互协调的河道景观。综合看来,生态型护岸是传统型护岸的改进,是治河工程学科发展到相对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人渴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它是护岸工程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结果。在中国,生态格网结构起源于2000多年的竹笼,羊圈工艺,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工程中首次使用,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格网结构。石笼是生态格网结构的一种形式。指的是为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而设置的装填石块的笼子。如今,作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新型生态格网结构,成功地应用于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工程、堤防的保护工程中。较好地实现了工程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但现有的驳岸生态墙只有保护河床、治理滑坡和防治泥石流的作用,无法满足现代人群对河岸休闲生活。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生物共生功能性弱、河岸利用率低、结构强度差和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其具有结构强度好、生物共生功能性强、河岸多功能利用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解决了河岸安全稳定性差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提高周围居民的休闲生活品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包括道路基墙和水域,所述的道路基墙与水域间设有生物共生驳岸坡,所述的生物共生驳岸坡下端与水域间设有宾格网箱,所述的宾格网箱与水域间设有防冲护脚,所述的防冲护脚与宾格网箱间设有地梁,所述的生物共生驳岸坡上端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呈一体化嵌接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所述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与道路基墙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相卡嵌的驳岸台阶组件。所述的宾格网箱包括宾格网箱框架,所述的宾格网箱框架上设有与宾格网箱框架呈一体化缠绕编织的框架连接网垫。作为优选,所述的驳岸台阶组件包括水泥基座,所述的水泥基座上端设有钢架步行梯。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架步行梯与生物共生驳岸坡间设有与钢架步行梯相螺栓紧固连接的支撑钢板。作为优选,所述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包括与生物共生驳岸坡相插嵌的钢架混凝土基体层,所述的钢架混凝土基体层上端设有木质路面层,所述的木质路面层下方设有与钢架混凝土基体层呈一体化浇筑的水泥层。作为优选,所述的水泥层与生物共生驳岸坡间设有砂石层。作为优选,所述的木质路面层与水泥层间设有煤渣层。作为优选,所述的框架连接网垫呈六边形网格缠绕式编织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的地梁与防冲护脚间、驳岸台阶组件与景观步行河岸道路间均设有若干呈等间距分布的松木桩。本技术能够达到如下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强度好、生物共生功能性强、河岸多功能利用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解决了河岸安全稳定性差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提高周围居民的休闲生活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宾格网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框架连接网垫的编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驳岸台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道路基墙1,驳岸台阶组件2,生物共生驳岸坡3,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宾格网箱5,地梁6,松木桩7,防冲护脚8,水域9,宾格网箱框架10,框架连接网垫11,支撑钢板12,钢架步行梯13,水泥基座14,木质路面层15,煤渣层16,水泥层17,砂石层18,钢架混凝土基体层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包括道路基墙1和水域9,道路基墙1与水域9间设有生物共生驳岸坡3,生物共生驳岸坡3下端与水域9间设有宾格网箱5,宾格网箱5与水域9间设有防冲护脚8,防冲护脚8与宾格网箱5间设有地梁6,生物共生驳岸坡3上端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呈一体化嵌接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包括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相插嵌的钢架混凝土基体层19,钢架混凝土基体层19上端设有木质路面层15,木质路面层15下方设有与钢架混凝土基体层19呈一体化浇筑的水泥层17。木质路面层15与水泥层17间设有煤渣层16。水泥层17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间设有砂石层18。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与道路基墙1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相卡嵌的驳岸台阶组件2,驳岸台阶组件2包括水泥基座14,水泥基座14上端设有钢架步行梯13。钢架步行梯13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间设有与钢架步行梯13相螺栓紧固连接的支撑钢板12。地梁6与防冲护脚8间、驳岸台阶组件2与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间均设有188根呈等间距分布的松木桩7。宾格网箱5包括宾格网箱框架10,宾格网箱框架10上设有与宾格网箱框架10呈一体化缠绕编织的框架连接网垫11。框架连接网垫11呈六边形网格缠绕式编织结构。综上所述,该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具有结构强度好、生物共生功能性强、河岸多功能利用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解决了河岸安全稳定性差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提高周围居民的休闲生活品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技术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包括道路基墙(1)和水域(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基墙(1)与水域(9)间设有生物共生驳岸坡(3),所述的生物共生驳岸坡(3)下端与水域(9)间设有宾格网箱(5),所述的宾格网箱(5)与水域(9)间设有防冲护脚(8),所述的防冲护脚(8)与宾格网箱(5)间设有地梁(6),所述的生物共生驳岸坡(3)上端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呈一体化嵌接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所述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与道路基墙(1)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相卡嵌的驳岸台阶组件(2);所述的宾格网箱(5)包括宾格网箱框架(10),所述的宾格网箱框架(10)上设有与宾格网箱框架(10)呈一体化缠绕编织的框架连接网垫(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包括道路基墙(1)和水域(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基墙(1)与水域(9)间设有生物共生驳岸坡(3),所述的生物共生驳岸坡(3)下端与水域(9)间设有宾格网箱(5),所述的宾格网箱(5)与水域(9)间设有防冲护脚(8),所述的防冲护脚(8)与宾格网箱(5)间设有地梁(6),所述的生物共生驳岸坡(3)上端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呈一体化嵌接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所述的景观步行河岸道路(4)与道路基墙(1)设有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相卡嵌的驳岸台阶组件(2);所述的宾格网箱(5)包括宾格网箱框架(10),所述的宾格网箱框架(10)上设有与宾格网箱框架(10)呈一体化缠绕编织的框架连接网垫(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驳岸台阶组件(2)包括水泥基座(14),所述的水泥基座(14)上端设有钢架步行梯(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物共生驳岸生态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架步行梯(13)与生物共生驳岸坡(3)间设有与钢架步行梯(13)相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雪霞卢向忠陈凯郭杭波周洋王学英高甜甜郑攀倪梁胡雪菲姬中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