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1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个充气浮胎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相邻充气浮胎单元之间通过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包括沿浮桥主体横向布置于相邻充气浮胎单元间的刚性架,刚性架在沿浮桥主体纵向两侧分别通过裹布与相邻的的充气浮胎单元连接,裹布环绕包裹对应充气浮胎单元,且裹布两端通过压板与刚性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形成的充气浮桥的整体结构稳定,满足使用和安全要求。

Steel membran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combined inflatable ponto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气式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气膜建筑由于其便携性及经济性,使用场景越来越多。充气浮桥作为气膜建筑的一种,多用于水上游乐设施使用,现有充气浮桥的浮胎结构简单,且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的整体结构不够稳定,影响使用效果。如公告号CN207775698U的技术专利公开一种新的充气式浮桥结构,其提供一种便携充气式浮桥,包括气囊、充气管、固定链组件,气囊上设置有折叠平板,折叠平板将所述气囊收纳于其中,充气浮桥由若干个气囊之间通过快速接头连接而成,气囊端部设置有软管,软管之间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气囊中间贯穿设置充气管,充气管位于气囊中部处设有单向阀a,尾部设有单向阀b,单向阀a与单向阀b之间设置顺序阀。本技术可根据所需浮桥长度进行增减单元,单元间使用快速接头连接,可实现较短时间内的大量拼装;浮桥使用时,可快速充气成形,十分便利;使用之后,依托于浮桥上折叠平板的可折叠性,可将气囊收纳到平板内部,同时将该单元连接组件也放入内部空间中,最终使浮桥单元以小方块的形式存放。但是该技术方案通过快速接头实现气囊之间的快速连接,其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存在整体结构不够稳定的问题。其他相关气膜建筑也公开有一些气膜结构的连接方案,如公告号CN205046732U的技术公开一种索膜钢结构厂房屋面。厂房屋面包括多榀平行布置的预应力拱桁架;在相邻两榀预应力拱桁架之间设置有双层索膜结构,双层索膜结构与桁架连接;在厂房屋面的两侧端部设置有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强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强拱的两个端部固定在钢筋混凝土柱上,与索膜结构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屋面结构采用预应力拱桁架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加强拱相结合的方式。其采用钢索及钢筋混凝土加强拱实现对气膜结构的连接支撑,多用于厂房建设,但是不能适用于水上游乐设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个充气浮胎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相邻充气浮胎单元之间通过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包括沿浮桥主体横向布置于相邻充气浮胎单元间的刚性架,刚性架在沿浮桥主体纵向两侧分别通过裹布与相邻的的充气浮胎单元连接,裹布环绕包裹对应充气浮胎单元,且裹布两端通过压板与刚性架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与刚性架之间通过穿设的紧固螺栓固定,裹布的端部夹紧固定于压板和刚性架之间,且紧固螺栓穿过裹布设置。所述浮桥主体纵向两端与河岸处的连接平台连接,对应的充气浮胎单元与连接平台之间也通过所述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刚性架固定在连接平台处。所述浮桥主体的两侧还设有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沿纵向布置在浮桥主体两侧面的固定索,固定索与浮桥主体通过辅助拉绳连接。所述刚性架与固定索也通过辅助拉绳连接。所述浮桥主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侧面防护网。所述充气浮胎单元均由作用面以及围设在作用面外周的充气浮胎组成,充气浮胎单元的作用面与充气浮胎通过卡扣连接。所述充气浮胎在位于浮桥主体的横向两侧的部位为向上翘起状;所述作用面由弹跳网及底部防护网组成的双层结构。相邻充气浮胎之间还设有作用面连接结构和/或充气浮胎上部连接结构,其中:作用面连接结构为连接相邻充气浮胎单元作用面的连接面;充气浮胎上部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浮桥主体上侧并连接相邻充气浮胎单元充气浮胎的胎连接防护柱,胎连接防护柱在浮桥主体的长度方向两侧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面为浮胎连接布及下防护网组成的双层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浮桥主体由若干个充气浮胎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浮桥主体纵向两端与河岸处的连接平台连接,相邻充气浮胎单元之间及充气浮胎单元与连接平台之间通过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其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的整体结构稳定,满足使用和安全要求。本技术中浮桥主体的两侧还设有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沿纵向布置在浮桥主体两侧面的固定索,固定索与浮桥主体通过辅助拉绳连接。而固定索锚固到河岸上,主要保证整套设备的防风及水流冲击固定,保证整套设备能在一定的水流和大风情况下保证整套系统的稳定。并且刚性架与固定索连接到一起,进一步增加了充气浮胎的稳定性,保证小风小浪情况下整体胎不会有大的晃动。本技术中充气浮胎单元均由作用面以及围设在作用面外周的充气浮胎组成,作用面与充气浮胎通过卡扣连接,充气浮胎在位于浮桥主体的长度方向两侧的部位为向上翘起状,实现了单个充气浮胎单元的方便组装,以及结构稳定。本技术中相邻充气浮胎单元之间还设有作用面连接结构和/或充气浮胎上部连接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对浮桥主体的稳定连接,且安装方便。并且,浮桥主体长度方向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侧面防护网,作用面由弹跳网及底部防护网组成的双层结构,连接面为浮胎连接布及下防护网组成的双层结构,进一步加强稳定和安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中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个充气浮胎单元1依次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浮桥主体纵向两端与河岸14处的连接平台13连接,相邻充气浮胎单元1之间及充气浮胎单元1与连接平台13之间通过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充气浮胎单元均由作用面4以及围设在作用面4外周的充气浮胎3组成。作用面4由弹跳网及底部防护网组成的双层结构,且作用面4与充气浮胎3通过卡扣连接,充气浮胎3在位于浮桥主体的横向两侧的部位为向上翘起状,实现了单个充气浮胎单元的方便组装,以及结构稳定。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包括沿浮桥主体横向布置于相邻充气浮胎间的刚性架15,刚性架15优选矩形的钢结构架。刚性架15在沿浮桥主体纵向两侧分别通过裹布16与相邻的的充气浮胎3连接,裹布16环绕包裹对应充气浮胎3,且裹布16两端通过压板17与刚性架15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压板17与刚性架15之间通过穿设的紧固螺栓9固定,裹布16的端部夹紧固定于压板17和刚性架15之间,且紧固螺栓9穿过裹布16设置。其中,充气浮胎单元与连接平台之间通过所述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时,刚性架纵向一侧固定在连接平台13处,刚性架另一侧通过通过裹布与相邻的的充气浮胎连接,裹布与刚性架的连接参见上述描述。相邻充气浮胎单元1之间还设有充气浮胎上部连接结构和充气浮胎侧部连接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对浮桥主体的方便、稳定连接,其中:作用面连接结构为连接相邻充气浮胎单元作用面的连接面6。连接面6为浮胎连接布及下防护网组成的双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个充气浮胎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其特征在于:相邻充气浮胎单元之间通过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包括沿浮桥主体横向布置于相邻充气浮胎单元间的刚性架,刚性架在沿浮桥主体纵向两侧分别通过裹布与相邻的充气浮胎单元连接,裹布环绕包裹对应充气浮胎单元,且裹布两端通过压板与刚性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包括由若干个充气浮胎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的浮桥主体,其特征在于:相邻充气浮胎单元之间通过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包括沿浮桥主体横向布置于相邻充气浮胎单元间的刚性架,刚性架在沿浮桥主体纵向两侧分别通过裹布与相邻的充气浮胎单元连接,裹布环绕包裹对应充气浮胎单元,且裹布两端通过压板与刚性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与刚性架之间通过穿设的紧固螺栓固定,裹布的端部夹紧固定于压板和刚性架之间,且紧固螺栓穿过裹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桥主体纵向两端与河岸处的连接平台连接,对应的充气浮胎单元与连接平台之间也通过所述充气浮胎下部刚性架连接结构连接,刚性架固定在连接平台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桥主体的两侧还设有锚固结构,锚固结构包括沿纵向布置在浮桥主体两侧面的固定索,固定索与浮桥主体通过辅助拉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充气浮桥的钢膜连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钊魏振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卧龙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