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文兵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84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染色装置,包括:染缸、上辊筒组和下辊筒组;所述上辊筒组包括N个上辊筒,所述下辊筒组包括N+1个下辊筒;N个上辊筒和N+1个下辊筒之间隔交错设置且互相平行,则上辊筒和下辊筒为纱线提供了固定点,从而使纱线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和紧绷;所述上辊筒组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支撑辊筒,所述上辊筒组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支撑辊筒,使得纱线在进入和离开染缸的过程中受到支撑力,避免纱线直接与下辊筒连接,导致连接距离太长,而造成纱线的松弛,从而使得纱线保持紧绷,提高染色成功率;染缸的高度范围设置为0.8米至2米,大大提高了染缸的高度,使得染料对纱线的压强增大,增强了纱线的染色效果、染色牢固度和渗透度。

A new dye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衣物的品质要求大大提高,而对衣物的纱线进行染色,是纺织领域的重要工序。目前,纱线的染色一般是在染缸中完成的,且现有的染缸规格一般较小,高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了纱线在进入和离开染缸的过程中,由于距离太长而引起纱线的松弛,从而造成纱线的散开和缠绕,导致纱线的染色失败。同时,由于染缸的高度设置较低,使得染料对纱线的压强较小,造成纱线的染色效果较差,染色牢固度和渗透度较低,导致衣物在清洗后,衣物的表面出现白点,并且衣物的颜色灰暗、无光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染色装置,能够提高染缸的高度,增强纱线的染色效果、染色牢固度和渗透度;同时使纱线在染缸中的任何位置都保持紧绷,避免了纱线在染色过程中引起的散开和缠绕,提高纱线染色的成功率。本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染色装置,包括:染缸、用于导向与固定纱线的上辊筒组和下辊筒组;所述上辊筒组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纱线的第一支撑辊筒,所述上辊筒组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纱线的第二支撑辊筒;所述上辊筒组包括N个上辊筒,所述下辊筒组包括N+1个下辊筒;所述N个上辊筒和所述N+1个下辊筒间隔交错设置;所述N个上辊筒、所述N+1个下辊筒、所述第一支撑辊筒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互相平行;所述染缸的高度范围设置为0.8米至2米;所述染缸的上端分别与所述N个上辊筒、所述第一支撑辊筒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滑动连接,所述染缸的下端与所述N+1个下辊筒滑动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N个上辊筒的第一左固定组件和第一右固定组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N+1个下辊筒的第二左固定组件和第二右固定组件;所述染缸分别与所述第一左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右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左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右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左固定组件与所述N个上辊筒的左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右固定组件与所述N个上辊筒的右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左固定组件与所述N+1个下辊筒的左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右固定组件与所述N+1个下辊筒的右端滑动连接。进一步,第一左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若干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轴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轴承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上辊筒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染缸连接。进一步,固定装置还包括:螺杆、螺母、弹簧垫和平板垫;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依次通过所述螺杆、所述弹簧垫、所述平板垫和所述螺母连接。进一步,轴承、所述上辊筒、所述下辊筒、所述第一支撑辊筒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中的至少一个采用碳精制成。进一步,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长条孔连接,以调节和固定所述上辊筒的位置。进一步,染缸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加强染缸强度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染缸连接。进一步,染缸内设置有用于加强染缸强度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染缸连接,所述支撑杆平行于所述上辊筒和所述下辊筒。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辊筒组和下辊筒组用于固定纱线,N个上辊筒和N+1个下辊筒之间隔交错设置且互相平行,则上辊筒和下辊筒为纱线提供了固定点,从而使纱线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表面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和紧绷;第一支撑辊筒和第二支撑辊筒用于支撑纱线,且设置于上辊筒组的两侧,使得纱线在进入和离开染缸的过程中受到支撑力,避免纱线直接与下辊筒连接,导致连接距离太长,而造成纱线的松弛,从而使得纱线保持紧绷,提高染色成功率;染缸的高度范围设置为0.8米至2米,大大提高了染缸的高度,使得染料对纱线的压强增大,增强了纱线的染色效果、染色牢固度和渗透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染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染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右侧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染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左固定组件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染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左固定组件的A部分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染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固定件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的染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固定件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的染色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加强筋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目前染缸的高度设置一般较低,使得染料对纱线的压强较小,造成纱线的染色效果较差,染色牢固度和渗透度较低,导致衣物在清洗后,衣物的表面出现白点,并且衣物的颜色灰暗、无光泽。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染色装置,能够提高染缸的高度,增强纱线的染色效果、染色牢固度和渗透度;同时使纱线在染缸中的任何位置都保持紧绷,避免了纱线在染色过程中引起的散开和缠绕,提高纱线染色的成功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阐述。参照图1,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染色装置,包括:染缸100、用于导向与固定纱线的上辊筒组200和下辊筒组300;所述上辊筒组200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纱线的第一支撑辊筒400,所述上辊筒组200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纱线的第二支撑辊筒500;所述上辊筒组200包括N个上辊筒210,所述下辊筒组300包括N+1个下辊筒310;所述N个上辊筒210和所述N+1个下辊筒310间隔交错设置;所述N个上辊筒210、所述N+1个下辊筒310、所述第一支撑辊筒400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500互相平行;所述染缸100的高度范围设置为0.8米至2米;所述染缸100的上端分别与所述N个上辊筒210、所述第一支撑辊筒400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500滑动连接,所述染缸100的下端与所述N+1个下辊筒310滑动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上辊筒组200和下辊筒组300用于固定纱线,以及在纱线移动的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使纱线沿着固定的方向移动。N个上辊筒210和N+1个下辊筒310之间隔交错设置且互相平行,其中交错设置为每个上辊筒210都设置在相邻的下辊筒310的中间,间隔设置为上辊筒210与下辊筒310之间的固定高度设置有差异,则间隔交错设置为N个上辊筒210和N+1个下辊筒310之间互相交错设置和间隔设置,即每个上辊筒210都设置在相邻的下辊筒310的中间的上方;上辊筒210和下辊筒310为纱线提供了固定点,使得纱线在上辊筒210和下辊筒310的表面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和紧绷。第一支撑辊筒400和第二支撑辊筒500用于支撑纱线,且设置于上辊筒组200的两侧,同时染缸100的上端分别与N个上辊筒210、第一支撑辊筒400和第二支撑辊筒500滑动连接,染缸100的下端与N+1个下辊筒310滑动连接,则纱线在染缸100中的移动路线为:第一支撑辊筒400、第一个下辊筒310、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染缸、用于导向与固定纱线的上辊筒组和下辊筒组;所述上辊筒组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纱线的第一支撑辊筒,所述上辊筒组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纱线的第二支撑辊筒;所述上辊筒组包括N个上辊筒,所述下辊筒组包括N+1个下辊筒;所述N个上辊筒和所述N+1个下辊筒间隔交错设置;所述N个上辊筒、所述N+1个下辊筒、所述第一支撑辊筒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互相平行;所述染缸的高度范围设置为0.8米至2米;所述染缸的上端分别与所述N个上辊筒、所述第一支撑辊筒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滑动连接,所述染缸的下端与所述N+1个下辊筒滑动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染缸、用于导向与固定纱线的上辊筒组和下辊筒组;所述上辊筒组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纱线的第一支撑辊筒,所述上辊筒组的右侧设置有用于支撑纱线的第二支撑辊筒;所述上辊筒组包括N个上辊筒,所述下辊筒组包括N+1个下辊筒;所述N个上辊筒和所述N+1个下辊筒间隔交错设置;所述N个上辊筒、所述N+1个下辊筒、所述第一支撑辊筒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互相平行;所述染缸的高度范围设置为0.8米至2米;所述染缸的上端分别与所述N个上辊筒、所述第一支撑辊筒和所述第二支撑辊筒滑动连接,所述染缸的下端与所述N+1个下辊筒滑动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N个上辊筒的第一左固定组件和第一右固定组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N+1个下辊筒的第二左固定组件和第二右固定组件;所述染缸分别与所述第一左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右固定组件、所述第二左固定组件和所述第二右固定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左固定组件与所述N个上辊筒的左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右固定组件与所述N个上辊筒的右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左固定组件与所述N+1个下辊筒的左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右固定组件与所述N+1个下辊筒的右端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固定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文兵
申请(专利权)人:梁文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