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5714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包括:整流罩(1)和滚动环(2);所述整流罩(1)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横切面为流线型;在所述筒状结构靠近圆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环(2);所述整流罩(1)通过所述滚动环(2)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且所述滚动环(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相对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流罩(1)呈流线型,可绕避雷针360度旋转,既有利于降低风阻,又避免了在尾流区产生交替脱落的旋涡。

A wind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 for steel tube lightn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变电工程防灾减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避雷针常用于高耸建筑的防雷,在变电站里,为减少占地,避雷针常采用独立钢管结构形式,其通常由几根钢管套接而成。这种样式的避雷针可以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在输变电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是独立钢管式避雷针也存在不足之处,在风速合适时,易发生横风向上的涡激振动,工程上通常称为微风振动。这是因为空气流经圆截面杆件时,会在其后部产生交替脱落的旋涡,当旋涡脱落的频率与避雷针的固有频率接近时,避雷针就容易发生共振响应,引起避雷针的损坏。常规的抑制钢管避雷针涡振的手段主要是改变其气动外形,比如安装扰流板、鱼鳍板等,扰乱尾涡的规则脱落,抑制周期性涡激力的形成,从而避免共振的出现。但是安装扰流板、鱼鳍板等措施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振动的发生,但是却增加了避雷针的风阻,增大了风荷载,在风力较大时有可能造成避雷针的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本装置兼顾抑振和风阻,既可以抑制避雷针的涡激振动,又可以不引起风阻的大幅增加,主要实现方式为:将呈流线型的整流罩装在避雷针钢管的四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包括:整流罩(1)和滚动环(2);所述整流罩(1)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横切面为流线型;在所述筒状结构靠近圆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环(2);所述整流罩(1)通过所述滚动环(2)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且所述滚动环(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相对转动。优选的,所述滚动环(2)设有与所述整流罩(1)连接的连接件支撑杆(3)。优选的,所述滚动环(2)包括:滚动外环(4)和滚动内环(5);所述滚动外环(4)套接于所述滚动内环(5)外,且所述滚动外环(4)与所述滚动内环(5)可以相对转动;所述滚动内环(5)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所述滚动外环(4)通过支撑杆(3)与所述整流罩(1)连接。优选的,所述滚动环(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滚动外环(4)和滚动内环(5)之间的多个滚珠(6)。优选的,所述滚动内环(5)的内径与所述钢管避雷针(7)的外径相匹配。优选的,所述整流罩(1)的材料为铝。优选的,所述风振防治装置套在所述钢管避雷针(7)的顶部钢管节段外,由所述钢管避雷针(7)的中部钢管节段承托。优选的,所述支撑杆(3)为3个。优选的,所述滚动环(2)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整流罩(1)的两端。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包括:整流罩(1)和滚动环(2);所述整流罩(1)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横切面为流线型;在所述筒状结构靠近圆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环(2);所述整流罩(1)通过所述滚动环(2)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且所述滚动环(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相对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整流罩(1)呈流线型,可绕避雷针360度旋转,既有利于降低风阻,又避免了在尾流区产生交替脱落的旋涡。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流罩(1)采用铝材制作,不仅减轻自重;还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风振控制装置直接套在钢管避雷针(7)的顶部钢管节段外,由钢管避雷针(7)的中部钢管节段承托,便于安装和更换。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钢管避雷针微风振动防治装置结构主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钢管避雷针微风振动防治装置结构俯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滚动环结构剖面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钢管避雷针微风振动防治装置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整流罩,2-滚动环,3-支撑杆,4-滚动外环,5-滚动内环,6-滚珠,7-避雷针钢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整流罩1和滚动环2;所述整流罩1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横切面为流线型;在所述筒状结构靠近圆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环2;所述整流罩1通过所述滚动环2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且所述滚动环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相对转动;所述滚动环2设有与所述整流罩1连接的连接件支撑杆3;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滚动环2包括:滚动外环4和滚动内环5;所述滚动外环4套接于所述滚动内环5外,且所述滚动外环4与所述滚动内环5可以相对转动;所述滚动内环5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所述滚动外环4通过支撑杆3与所述整流罩1连接;所述滚动环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滚动外环4和滚动内环5之间的多个滚珠6;所述滚动内环5的内径与所述钢管避雷针7的外径相匹配;所述整流罩1的材料为铝;如图4所示,所述风振防治装置套在所述钢管避雷针7的顶部钢管节段外,由所述钢管避雷针7的中部钢管节段承托;所述支撑杆3的数量为3个;所述滚动环2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整流罩1的两端。具体的,本装置直接套在钢管避雷针7的顶部钢管节段外,由钢管避雷针7的中部钢管节段承托,本装置由整流罩1、滚动环2和支撑杆3组成。整流罩1通过支撑杆3固定在滚动环2上,滚动环2套在钢管避雷针7顶部钢管节段外,整流罩1可绕钢管360度旋转。整流罩1由铝材制作,曲面呈流线型。滚动环2由滚动外环4、滚动内环5和滚珠6组成,滚珠6置于滚动外环4和滚动内环5之间。滚动内环5内径与钢管避雷针7顶部钢管节段外径相匹配。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整流罩1呈流线型,避免了在尾流区产生交替脱落的旋涡,同时流线型设计有利于降低风阻。整流罩1采用铝材制作,不仅减轻自重;还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整流罩1可绕避雷针360度旋转,可对任意风向风都起到减振作用。滚动环2可直接套在钢管避雷针7的顶部钢管节段外,由钢管避雷针7的中部钢管节段承托,便于安装和更换。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罩(1)和滚动环(2);/n所述整流罩(1)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横切面为流线型;在所述筒状结构靠近圆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环(2);/n所述整流罩(1)通过所述滚动环(2)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且所述滚动环(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罩(1)和滚动环(2);
所述整流罩(1)为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筒状结构的横切面为流线型;在所述筒状结构靠近圆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滚动环(2);
所述整流罩(1)通过所述滚动环(2)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且所述滚动环(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环(2)设有与所述整流罩(1)连接的连接件支撑杆(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避雷针风振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环(2)包括:滚动外环(4)和滚动内环(5);
所述滚动外环(4)套接于所述滚动内环(5)外,且所述滚动外环(4)与所述滚动内环(5)可以相对转动;
所述滚动内环(5)套在钢管避雷针(7)外;
所述滚动外环(4)通过支撑杆(3)与所述整流罩(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强刘辉周二彪黄亮黄国张宏杰邵帅杨风利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克苏供电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