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及反应池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0902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及反应池。该可提升曝气系统包括环形供气管、曝气器、进气管及排水管,曝气器安装于环形供气管并与环形供气管连通,曝气器通过环形供气管铺设在反应池内,进气管的底部与排水管的底部均与环形供气管相连通,进气管的顶部与排水管的顶部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反应池的池口,环形供气管上安装有起吊绳并配置有配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提升曝气系统无需在反应池内安装任何机械活动部件,而且提升和下放过程中也无任何相对活动件,提升或下降时不受污水污泥混合液和悬浮生物载体的干扰,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检修,无需在检修时减产放水,降低运营成本。

Lifting aeration system and reaction tank for containing suspended biological carrier reaction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及反应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及反应池。
技术介绍
活性污泥法为污水生物处理的一种方法,其处理过程为:在人工条件下,对经过预处理或初次沉淀在污水中的各类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和培养,形成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池,其余污泥排出活性污泥系统。活性污泥系统必须保证水中有一定量的溶解氧存在,而曝气装置和曝气池是对污水进行好氧处理的主要装置和建筑物。其中,曝气装置将空气不断的打入污水中,使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为了方便检修固定在池底的各类曝气头,现在通用的做法是将曝气装置做成可提升式。传统可提升曝气装置,如垂直提升式微孔曝气器,其包括布设在环形布气管上的多个管式曝气头、提升导轨与水下耦合装置,两台移动式手动提升机四部分组成。曝气池内的曝气头需要检修时,解开空气下落管螺栓,借助分置在曝气池待检修的环形管两边的两台移动式手动提升机牵拉不锈钢钢丝绳,均匀地将环形布气管沿提升导轨提升至水面,然后人工划动橡皮筏或在环形管上面搭上跳板以便更换曝气头。悬浮生物载体工艺,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bedbiofilmreactor,简称MBBR)和在其基础上优化演变产生的流态化生物载体(Fluidizedbiologicalcarriers,简称FBC)工艺都是集悬浮生长的生物膜法的特点于一体,已经发展成为简单、稳定、灵活、紧凑的污水处理工艺。不同构型的悬浮填料工艺已经成功地用于碳化、硝化和反硝化,并能满足严格的脱氮除磷要求在内的不同出水水质标准,适用于化工、屠宰、食品加工、制药、生物发酵、纺织印染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和升级改造。MBBR/FBC反应池使用特殊设计的生物膜填料,通过曝气器产生的气泡和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提供生长所需的氧气,并且产生扰动使填料悬浮在反应池内。而传统的可提升曝气装置在进行提升时必须设置提升导轨,而提升导轨大部分位于水下,提升或放下依靠滑轮上下移动,MBBR/FBC反应池中有大量悬浮生物载体存在,该悬浮生物载体由HDPE或其他材质制成,容易卡在滑轮组和导轨之间,导致曝气装置无法顺利升起或下降,同时也会破坏反应池内的悬浮生物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及反应池,用以解决现有可提升曝气装置容易卡住悬浮生物载体,而干扰提升操作并破坏悬浮生物载体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包括环形供气管、曝气器、进气管及排水管,所述曝气器安装于所述环形供气管并与所述环形供气管连通,所述曝气器通过所述环形供气管铺设在所述反应池内,所述进气管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均与所述环形供气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顶部与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反应池的池口,所述环形供气管上安装有起吊绳并配置有配重块。其中,所述曝气器为膜式板条曝气器、膜片式曝气器和旋混式曝气器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水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环形供气管的两端。其中,所述排水管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水管间隔设置在所述环形供气管的同一侧。其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水管均沿所述反应池的深度方向延伸,所述进气管的一端通过转接弯头与气体输送管相连,所述气体输送管上安装有供气阀门,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安装有排水阀门。其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反应池底部的支架。其中,所述环形供气管固定安装有多个吊耳,所述反应池的池口安装有固定件,所述起吊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吊耳,所述起吊绳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件。其中,所述配重块包括四个,四个所述配重块均布在所述环形供气管。其中,还包括可移动的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用于牵拉所述起吊绳以便实现所述曝气器的升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反应池,包括如上所述的可提升曝气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及反应池,进气管和排水管分别与环形供气管相连,两者的顶部安装在反应池池口,由此借助进气管和排水管即可将环形供气管安装在反应池内,无需在反应池内设置其他固定部件;借由配置的配重块可避免环形供气管及曝气器产生巨大浮力影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当需要提升时,将进气管和排水管从反应池的池口拆卸下来,借助外部牵引装置或人工牵拉起吊绳,即可将曝气器从反应池的池底拉出。相比于传统的可提升曝气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无需在反应池内安装任何机械活动部件,而且提升和下放过程中也无任何相对活动件,提升或下降时不受污水污泥混合液和悬浮生物载体的干扰,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检修,无需在检修时减产放水,降低运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环形供气管与曝气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悬浮生物载体;1、反应池;2、环形供气管;3、曝气器;4、进气管;5、排水管;6、起吊绳;7、配重块;8、转接弯头;9、气体输送管;10、供气阀门;11、排水阀门;12、支架;13、吊耳;14、牵引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的方向均以附图所示方向为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可提升曝气系统包括环形供气管2、曝气器3、进气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供气管、曝气器、进气管及排水管,所述曝气器安装于所述环形供气管并与所述环形供气管连通,所述曝气器通过所述环形供气管铺设在所述反应池内,所述进气管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均与所述环形供气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顶部与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反应池的池口,所述环形供气管上安装有起吊绳并配置有配重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供气管、曝气器、进气管及排水管,所述曝气器安装于所述环形供气管并与所述环形供气管连通,所述曝气器通过所述环形供气管铺设在所述反应池内,所述进气管的底部与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均与所述环形供气管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顶部与所述排水管的顶部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反应池的池口,所述环形供气管上安装有起吊绳并配置有配重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器为膜式板条曝气器、膜片式曝气器和旋混式曝气器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水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环形供气管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有两个,两个所述排水管间隔设置在所述环形供气管的同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包含悬浮生物载体反应池的可提升曝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亮刘瑞东贺北平彭泽龙岳虎王维万硕范强
申请(专利权)人: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