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水专利>正文

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0656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该皮肤病中药材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10g,板蓝根9g,玄参10g,龙胆草9g,大青叶10g,草河车9g,土荆皮10g,北豆根9g,旱烟叶30g,女贞子9g,金银花15g,菊花15g,牡丹皮10g,蒲公英15g,赤芍10g,紫花地15g,当归10g,紫背天葵15g,牛蒡子10g,麻仁3g,蝉蜕10g,槐花9g,防风10g,生石膏5g,红花10g,丹皮9g,白鲜10g,知母5g,地黄10g。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中药材通过将90种中药材混合熬制成药膏以及药水,不仅实现了中药材的充分利用,避免了中药材的浪费,而且使得该中药材功效更加的齐全,治疗范围更广,对牛皮癣、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症具有显著疗效。

Prepa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dermat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皮肤病治疗
,尤其是涉及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皮肤病是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病的种类不但繁多,多种内脏发生的疾病也可以在皮肤上有表现。引起皮肤病的原因很多,比如感染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如麻风、疥疮、真菌病、皮肤细菌感染等常常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而且引起恐慌与社会歧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麻风等传染病在全世界已经得到明显控制。其他引起皮肤病的内外在因素,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内分泌性、免疫性等,目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皮肤病治疗时常会用到由中药药材所制得的药膏。然而现有的中药药材药膏中中药材种类较少,导致中药材药药膏的治疗功效不够全面,治疗效果较差,且现有中药材药膏在制备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药材浪费的现象,无法实现药材的中分利用,其次,现有的中药材药膏在的制备步骤较为繁琐,不便于中药材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由该配置方法所制得的皮肤病中药材通过将90种中药材混合熬制成药膏以及药水,不仅实现了中药材的充分利用,避免了中药材的浪费,而且使得该中药材功效更加的齐全,治疗范围更广,对牛皮癣、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症具有显著疗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该皮肤病中药材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10g,板蓝根9g,玄参10g,龙胆草9g,大青叶10g,草河车9g,土荆皮10g,北豆根9g,旱烟叶30g,女贞子9g,金银花15g,菊花15g,牡丹皮10g,蒲公英15g,赤芍10g,紫花地15g,当归10g,紫背天葵15g,牛蒡子10g,麻仁3g,蝉蜕10g,槐花9g,防风10g,生石膏5g,红花10g,丹皮9g,白鲜10g,知母5g,地黄10g,蛇床子3g,桃仁10g,陈皮10g,茜草5g,天冬5g,荆芥油39g,麦冬10g,蛇蜕5g,白术9g,白茅根10g,薏米3g,熟地黄6g,石斛6g,苍耳子6g,莪术6g,连翘9g,丹参10g,苦地丁10g,桑叶9g,土茯苓9g,凌霄花9g,浮萍10g,柴胡9g,皂角刺9g,青黛9g,桔梗9g,独活10g,益母草10g,升麻5g,苦杏仁10g,地骨皮6g,赤茯苓9g,白蒺藜9g,白芍9g,白芝麻3g,大黄3g,三棱3g,忍冬藤9g,桂枝10g,紫草9g,拳参3g,土贝母3g,莪葜根3g,川芎6g,芜活9g,甘草3g,水牛角粉3g,白芷5g,羚羊角粉3g,天葵子9g,土玳瑁粉3g,紫荆皮9g,党参9g,鸡血藤3g,黄芩7g,黄柏7g,黄连10g,地肤子10g,黄芪5g,威灵仙7g,凤凰草9g。进一步的,所述的苦杏仁为去皮翻炒后所制得的,能够避免该苦杏仁中混入杏仁皮等渣料,确保苦杏仁的质量。所述的皮肤病中药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分别取用相应的各中药材,并分别研磨成粉,备用;(2)将由步骤(1)所制得的苦参、板蓝根、玄参、龙胆草、大青叶、草河车9g、土荆皮、北豆根、旱烟叶、女贞子、金银花、菊花、牡丹皮、蒲公英、赤芍、紫花地、当归、紫背天葵、牛蒡子、麻仁、蝉蜕、槐花、防风、生石膏、红花、丹皮、白鲜、知母、地黄、蛇床子、桃仁、陈皮、茜草、天冬的粉末均匀混合,并将该混合药粉中加入6L水,加热烧开,并用开水浸泡一定时间,一制得中药混合液;(3)将步骤(1)所制得的荆芥油、麦冬、蛇蜕、白术、白茅根、薏米、熟地黄、石斛、苍耳子、莪术、连翘、丹参、苦地丁、桑叶、土茯苓、凌霄花、浮萍、柴胡、皂角刺、青黛、桔梗、独活、益母草、升麻、苦杏仁、地骨皮、赤茯苓、白蒺藜、白芍、白芝麻、大黄、三棱、忍冬藤、桂枝、紫草、拳参、土贝母、莪葜根、川芎、芜活、甘草、水牛角粉、白芷、羚羊角粉、天葵子、土玳瑁粉、紫荆皮、党参、鸡血藤、黄芩、黄柏、黄连、地肤子、黄芪、威灵仙、凤凰草的粉末均匀混合后,放入容器中用锅蒸20分钟;(4)将步骤(3)中蒸好的混合药粉加入到所述步骤(1)中所制得的中药混合液中,一起加热熬制,先用大火烧开,之后再用小火熬制,直到将混合药液熬至粘稠状,能够确保该中药材的药效;(5)将步骤(4)中粘稠状的药液进行药渣与药水的分离,并将分离后的药渣调和成油膏状保存,将分离后的药水恒温保存,能够避免该药水的失效,提高药水的存储时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浸泡时间为3-5小时,能够确保浸泡的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与水中,使得药水纯度更高。进一步的,该皮肤病中草药的使用方法如下:每天用所制得的中药水涂抹患者患病皮肤处2到3次,每天用所制得的中药膏涂抹患者患病皮肤处1次,且每次涂抹完成后均需要采用保鲜膜将患者患病皮肤处包15分钟,能够使得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作用于患者患病皮肤处,提高治疗的效果,避免药物的挥发。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中药材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中药材通过将90种中药材混合熬制成药膏以及药水,不仅实现了中药材的充分利用,避免了中药材的浪费,而且使得该中药材功效更加的齐全,治疗范围更广,对牛皮癣、湿疹、皮炎等皮肤病症具有显著疗效;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中药材的配置方法较为简单,配置时间时间短,效率高,便于该中药材成品的大规模生产推广,经济性好。具体实施方式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下面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该皮肤病中药材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10g,板蓝根9g,玄参10g,龙胆草9g,大青叶10g,草河车9g,土荆皮10g,北豆根9g,旱烟叶30g,女贞子9g,金银花15g,菊花15g,牡丹皮10g,蒲公英15g,赤芍10g,紫花地15g,当归10g,紫背天葵15g,牛蒡子10g,麻仁3g,蝉蜕10g,槐花9g,防风10g,生石膏5g,红花10g,丹皮9g,白鲜10g,知母5g,地黄10g,蛇床子3g,桃仁10g,陈皮10g,茜草5g,天冬5g,荆芥油39g,麦冬10g,蛇蜕5g,白术9g,白茅根10g,薏米3g,熟地黄6g,石斛6g,苍耳子6g,莪术6g,连翘9g,丹参10g,苦地丁10g,桑叶9g,土茯苓9g,凌霄花9g,浮萍10g,柴胡9g,皂角刺9g,青黛9g,桔梗9g,独活10g,益母草10g,升麻5g,苦杏仁10g,地骨皮6g,赤茯苓9g,白蒺藜9g,白芍9g,白芝麻3g,大黄3g,三棱3g,忍冬藤9g,桂枝10g,紫草9g,拳参3g,土贝母3g,莪葜根3g,川芎6g,芜活9g,甘草3g,水牛角粉3g,白芷5g,羚羊角粉3g,天葵子9g,土玳瑁粉3g,紫荆皮9g,党参9g,鸡血藤3g,黄芩7g,黄柏7g,黄连10g,地肤子10g,黄芪5g,威灵仙7g,凤凰草9g。优选的,所述的苦杏仁为去皮翻炒后所制得的,能够避免该苦杏仁中混入杏仁皮等渣料,确保苦杏仁的质量。所述的皮肤病中药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皮肤病中药材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10g,板蓝根9g,玄参10g,龙胆草9g,大青叶10g,草河车9g,土荆皮10g,北豆根9g,旱烟叶30g,女贞子9g,金银花15g,菊花15g,牡丹皮10g,蒲公英15g,赤芍10g,紫花地15g,当归10g,紫背天葵15g,牛蒡子10g,麻仁3g,蝉蜕10g,槐花9g,防风10g,生石膏5g,红花10g,丹皮9g,白鲜10g,知母5g,地黄10g,蛇床子3g,桃仁10g,陈皮10g,茜草5g,天冬5g,荆芥油39g,麦冬10g,蛇蜕5g,白术9g,白茅根10g,薏米3g,熟地黄6g,石斛6g,苍耳子6g,莪术6g,连翘9g,丹参10g,苦地丁10g,桑叶9g,土茯苓9g,凌霄花9g,浮萍10g,柴胡9g,皂角刺9g,青黛9g,桔梗9g,独活10g,益母草10g,升麻5g,苦杏仁10g,地骨皮6g,赤茯苓9g,白蒺藜9g,白芍9g,白芝麻3g,大黄3g,三棱3g,忍冬藤9g,桂枝10g,紫草9g,拳参3g,土贝母3g,莪葜根3g,川芎6g,芜活9g,甘草3g,水牛角粉3g,白芷5g,羚羊角粉3g,天葵子9g,土玳瑁粉3g,紫荆皮9g,党参9g,鸡血藤3g,黄芩7g,黄柏7g,黄连10g,地肤子10g,黄芪5g,威灵仙7g,凤凰草9g。/n...

【技术特征摘要】
1.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皮肤病中药材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苦参10g,板蓝根9g,玄参10g,龙胆草9g,大青叶10g,草河车9g,土荆皮10g,北豆根9g,旱烟叶30g,女贞子9g,金银花15g,菊花15g,牡丹皮10g,蒲公英15g,赤芍10g,紫花地15g,当归10g,紫背天葵15g,牛蒡子10g,麻仁3g,蝉蜕10g,槐花9g,防风10g,生石膏5g,红花10g,丹皮9g,白鲜10g,知母5g,地黄10g,蛇床子3g,桃仁10g,陈皮10g,茜草5g,天冬5g,荆芥油39g,麦冬10g,蛇蜕5g,白术9g,白茅根10g,薏米3g,熟地黄6g,石斛6g,苍耳子6g,莪术6g,连翘9g,丹参10g,苦地丁10g,桑叶9g,土茯苓9g,凌霄花9g,浮萍10g,柴胡9g,皂角刺9g,青黛9g,桔梗9g,独活10g,益母草10g,升麻5g,苦杏仁10g,地骨皮6g,赤茯苓9g,白蒺藜9g,白芍9g,白芝麻3g,大黄3g,三棱3g,忍冬藤9g,桂枝10g,紫草9g,拳参3g,土贝母3g,莪葜根3g,川芎6g,芜活9g,甘草3g,水牛角粉3g,白芷5g,羚羊角粉3g,天葵子9g,土玳瑁粉3g,紫荆皮9g,党参9g,鸡血藤3g,黄芩7g,黄柏7g,黄连10g,地肤子10g,黄芪5g,威灵仙7g,凤凰草9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病中药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杏仁为去皮翻炒后所制得的。


3.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皮肤病中药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上述重量分别取用相应的各中药材,并分别研磨成粉,备用;
(2)将由步骤(1)所制得的苦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
申请(专利权)人:王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