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45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包括:左蓄水箱、右蓄水箱、并联水管;所述左蓄水箱位于右蓄水箱的一侧,且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之间通过进水水管相连接;所述溢水板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内的下部位置,且溢水板与左蓄水箱及右蓄水箱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并联水管设置在溢水板下部的中间位置,且并联水管与溢水板通过贯穿固定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水处理容量可调,便于用水量的控制,大大增强其功能性,同时水净化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Large capacity parallel two-stage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大容量多级净水处理装置就是把自来水进行过滤净化处理的一种设备,经常用在饮用水处理上,可以去除自来水中的一些微小杂质及余氯等有害物质。但是目前常见的大容量多级净水装置还存在无法对水处理容量进行调节,导致用水量不可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处理方式尚不完善,导致对水处理的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大容量多级净水装置还存在无法对水处理容量进行调节,导致用水量不可控,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处理方式尚不完善,导致对水处理的效果不明显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包括:左蓄水箱、右蓄水箱、箱盖、溢水板、并联水管、陶瓷过滤器、进水水管、球阀开关、单向阀、下盖、净化水箱、活性炭、出水水管;所述左蓄水箱位于右蓄水箱的一侧,且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之间通过进水水管相连接;所述箱盖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的顶端,且箱盖与左蓄水箱及右蓄水箱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溢水板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内的下部位置,且溢水板与左蓄水箱及右蓄水箱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并联水管设置在溢水板下部的中间位置,且并联水管与溢水板通过贯穿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陶瓷过滤器设置在并联水管的顶端,且陶瓷过滤器与并联水管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插接;所述进水水管设置在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下部的中间位置,且进水水管与左蓄水箱及右蓄水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球阀开关设置在进水水管的两侧,且球阀开关与进水水管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单向阀呈对称方式设置在并联水管下部的两侧,且单向阀与并联水管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下盖设置在并联水管的底端,且下盖与并联水管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净化水箱设置在下盖的下部,且净化水箱与下盖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均匀填充在净化水箱的内部;所述出水水管设置在净化水箱下部的中间位置,且出水水管与净化水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所述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均为圆桶状,且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下部的内壁上均焊接有用于安装溢水板的环形止台。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所述溢水板为圆盘状,且溢水板的中间设有用于穿接固定并联水管的贯通孔,四周呈环形阵列方式设有多处圆形状的溢水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所述并联水管的上部呈U形状,下部为三通结构,且并联水管贯穿左蓄水箱与右蓄水箱的底部与溢水板穿接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所述陶瓷过滤器为圆桶状,且陶瓷过滤器的底部与并联水管的顶端相贯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所述进水水管为倒T形状的三通水管,且进水水管下部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蓄水箱及右蓄水箱相贯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通过设置左右两个蓄水箱,并利用球阀开关分别控制注水的设计方式,从而使可以对水处理容量的大小进行调节,便于对用水量的控制,从而大大增强该装置的功能性。2、本技术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通过在并联水管中呈对称方式设置两处单向阀,从而可以保证左右蓄水箱内的水不会出现相互倒流的问题。3、本技术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通过设置陶瓷过滤器可以对自来水中的微小杂质进行过滤去除,同时配合活性炭可以吸附自来水质的余氯,从而使该装置具备二级净水处理功能,并且净水处理效果较好。4、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水处理容量可调,便于用水量的控制,大大增强其功能性,同时水净化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溢水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陶瓷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中:左蓄水箱1、右蓄水箱2、箱盖3、溢水板4、并联水管5、陶瓷过滤器6、进水水管7、球阀开关8、单向阀9、下盖10、净化水箱11、活性炭12、出水水管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包括:左蓄水箱1、右蓄水箱2、箱盖3、溢水板4、并联水管5、陶瓷过滤器6、进水水管7、球阀开关8、单向阀9、下盖10、净化水箱11、活性炭12、出水水管13;左蓄水箱1位于右蓄水箱2的一侧,且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之间通过进水水管7相连接;箱盖3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的顶端,且箱盖3与左蓄水箱1及右蓄水箱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溢水板4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内的下部位置,且溢水板4与左蓄水箱1及右蓄水箱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并联水管5设置在溢水板4下部的中间位置,且并联水管5与溢水板4通过贯穿固定方式相连接;陶瓷过滤器6设置在并联水管5的顶端,且陶瓷过滤器6与并联水管5之间通过间隙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包括:左蓄水箱(1)、右蓄水箱(2)、箱盖(3)、溢水板(4)、并联水管(5)、陶瓷过滤器(6)、进水水管(7)、球阀开关(8)、单向阀(9)、下盖(10)、净化水箱(11)、活性炭(12)、出水水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蓄水箱(1)位于右蓄水箱(2)的一侧,且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之间通过进水水管(7)相连接;所述箱盖(3)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的顶端,且箱盖(3)与左蓄水箱(1)及右蓄水箱(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溢水板(4)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内的下部位置,且溢水板(4)与左蓄水箱(1)及右蓄水箱(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并联水管(5)设置在溢水板(4)下部的中间位置,且并联水管(5)与溢水板(4)通过贯穿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陶瓷过滤器(6)设置在并联水管(5)的顶端,且陶瓷过滤器(6)与并联水管(5)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插接;所述进水水管(7)设置在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下部的中间位置,且进水水管(7)与左蓄水箱(1)及右蓄水箱(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球阀开关(8)设置在进水水管(7)的两侧,且球阀开关(8)与进水水管(7)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单向阀(9)呈对称方式设置在并联水管(5)下部的两侧,且单向阀(9)与并联水管(5)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下盖(10)设置在并联水管(5)的底端,且下盖(10)与并联水管(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净化水箱(11)设置在下盖(10)的下部,且净化水箱(11)与下盖(10)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活性炭(12)均匀填充在净化水箱(11)的内部;所述出水水管(13)设置在净化水箱(11)下部的中间位置,且出水水管(13)与净化水箱(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容量并联式二级净水处理净水装置,包括:左蓄水箱(1)、右蓄水箱(2)、箱盖(3)、溢水板(4)、并联水管(5)、陶瓷过滤器(6)、进水水管(7)、球阀开关(8)、单向阀(9)、下盖(10)、净化水箱(11)、活性炭(12)、出水水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蓄水箱(1)位于右蓄水箱(2)的一侧,且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之间通过进水水管(7)相连接;所述箱盖(3)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的顶端,且箱盖(3)与左蓄水箱(1)及右蓄水箱(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溢水板(4)分别设置在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内的下部位置,且溢水板(4)与左蓄水箱(1)及右蓄水箱(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并联水管(5)设置在溢水板(4)下部的中间位置,且并联水管(5)与溢水板(4)通过贯穿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陶瓷过滤器(6)设置在并联水管(5)的顶端,且陶瓷过滤器(6)与并联水管(5)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插接;所述进水水管(7)设置在左蓄水箱(1)与右蓄水箱(2)下部的中间位置,且进水水管(7)与左蓄水箱(1)及右蓄水箱(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球阀开关(8)设置在进水水管(7)的两侧,且球阀开关(8)与进水水管(7)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单向阀(9)呈对称方式设置在并联水管(5)下部的两侧,且单向阀(9)与并联水管(5)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下盖(10)设置在并联水管(5)的底端,且下盖(10)与并联水管(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净化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龙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