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381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51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11)和设置于所述底盘(11)下方的多个行走轮(12);导向柱(2),固定于所述底盘(11)上方并竖直向上延伸;举升机构,能够以攀爬的方式沿所述导向柱(2)上下移动;以及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轮胎(5)的支座(41),该支座(41)连接于所述举升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举升装置能够同时实现轮胎的转移和举升,提高轮胎的装配效率。

Lifting device for vehicle ty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
本公开涉及起重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在整车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轮胎装配到轮毂上。例如,在云巴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将轮胎装配到云巴上。而由于轮胎本身的重量较重,因此无法通过人力将轮胎搬运至装配线上。同时,在轮胎装配过程中,还需要调整轮胎的高度位置,而通过人力进行调整同样是难以实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该举升装置能够同时实现轮胎的转移和举升,提高轮胎的装配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和设置于所述底盘下方的多个行走轮;导向柱,固定于所述底盘上方并竖直向上延伸;举升机构,能够以攀爬的方式沿所述导向柱上下移动;以及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轮胎的支座,该支座连接于所述举升机构。可选地,所述导向柱在所述底盘上的固定点位于多个所述行走轮之间依次连线所围成的多边形区域内。可选地,所述行走轮构造为万向轮。可选地,所述底盘包括具有开口的U形架和尾架,所述U形架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尾架在所述开口的相对侧连接于所述U形架并沿所述U形架的对称轴延伸,所述U形架的两个端部和所述尾架分别在下方设置有所述行走轮。可选地,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支座的尺寸,以使得所述支座在向下移动时能够穿过所述开口。可选地,所述支座构造为U形叉,该U形叉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支座与所述举升机构的连接点位于所述U形叉的对称轴上。可选地,多个所述行走轮的转轴之间的连线限定基准面,所述U形叉在其自身的对称轴线上沿远离所述连接点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向上倾斜延伸。可选地,所述导向柱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支座跟随所述举升机构上下移动的引导件。可选地,所述引导件构造为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的导向套,所述支座连接于所述导向套。可选地,所述举升机构包括:C形滑板,包括均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且能够沿所述导向柱上下移动的上支板部和下支板部以及连接所述上支板部和所述下支板部的连接板部;第一卡板,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且位于所述导向柱的第一侧的一端铰接于所述C形滑板,以能够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转动,位于所述导向柱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上支板部;第二卡板,套设于所述导向柱,且所述第二卡板对应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上支板部连接,对应于所述第二侧的一端通过第三弹性件与所述上支板部连接;以及,杠杆,该杠杆对应于所述第一侧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板部,对应于所述第二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杠杆的支点轴在所述第二侧设置在所述第二卡板上,所述自由端设置有脚踏板;其中,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第一卡板斜靠于所述导向柱以依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限制两者之间的相对移动,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第一卡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柱移动,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提供将所述第一卡板朝向所述锁止位置转动的弹性力;其中,所述第二卡板具有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二卡板斜靠于所述导向柱以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限制两者之间的相对移动,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第二卡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导向柱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允许所述第二卡板和所述C形滑板之间的相对移动且为所述第二卡板提供向上移动的弹力,且所述第二弹性件还为所述第二卡板提供朝向所述释放位置移动的弹力,所述杠杆的自由端下压时施加在所述第二卡板的作用力用于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将所述第二卡板朝向所述锁定位置致动。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所述C形滑板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和与所述支座连接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杠杆与所述连接板部之间的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可选地,所述举升装置还包括限位杆,该限位杆大致呈L形并包括相连接的延伸段和约束段,所述延伸段连接于所述导向柱以使得所述约束段与所述导向柱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内的轮胎通过所述约束段限位。可选地,所述自由端构造为管状,所述限位杆在与所述导向柱分离时能够插入到所述杠杆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举升装置中,支座与举升机构连接,该举升机构能够以攀爬的形式沿导向柱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用于支撑轮胎的支座能够上下移动,进而在轮胎放置到支座上时,能够调节轮胎的高度位置,便于轮胎装配到车辆上,同时,举升装置还能够通过行走轮实现自身的行走,进而能够实现轮胎的转移和搬运,提高轮胎的装配效率,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装配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举升装置上设置有轮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轮胎处于举升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1-底盘,111-U形架,112-尾架,12-行走轮,2-导向柱,21-第一加强筋,31-C形滑板,311-上支板部,312-下支板部,313-连接板部,314-螺柱,32-第一卡板,321-压板,33-第一弹性件,34-第二卡板,35-第二弹性件,36-第三弹性件,37-杠杆,371-支点轴,372-踏板,41-支座,42-导向套,421-避让开口,43-第一连接杆,44-第二连接杆,45-第二加强筋,451-减重孔,5-轮胎,6-限位杆,61-延伸段,62-约束段,7-螺母,8-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基于图面方向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2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各零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和外。本公开中使用的序词“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参考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图1至图2示出了其一种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举升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导向柱2、举升机构和支撑机构。其中,行走机构包括底盘11和设置于底盘11下方的多个行走轮12;导向柱2固定于该底盘11上方并竖直向上延伸;举升机构能够以攀爬的方式沿导向柱2上下移动;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轮胎5的支座41,该支座41连接于举升机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举升装置中,支座41与举升机构连接,该举升机构能够以攀爬的形式沿导向柱2上下移动,从而使得用于支撑轮胎的支座41能够上下移动,进而在轮胎5放置到支座41上时,能够调节轮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n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11)和设置于所述底盘(11)下方的多个行走轮(12);/n导向柱(2),固定于所述底盘(11)上方并竖直向上延伸;/n举升机构,能够以攀爬的方式沿所述导向柱(2)上下移动;以及/n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轮胎(5)的支座(41),该支座(41)连接于所述举升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装置包括:
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底盘(11)和设置于所述底盘(11)下方的多个行走轮(12);
导向柱(2),固定于所述底盘(11)上方并竖直向上延伸;
举升机构,能够以攀爬的方式沿所述导向柱(2)上下移动;以及
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轮胎(5)的支座(41),该支座(41)连接于所述举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在所述底盘(11)上的固定点位于多个所述行走轮(12)之间依次连线所围成的多边形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2)构造为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1)包括具有开口的U形架(111)和尾架(112),所述U形架(111)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尾架(112)在所述开口的相对侧连接于所述U形架(111)并沿所述U形架(111)的对称轴延伸,所述U形架(111)的两个端部和所述尾架(112)分别在下方设置有所述行走轮(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支座(41)的尺寸,以使得所述支座(41)在向下移动时能够穿过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1)构造为U形叉,该U形叉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支座(41)与所述举升机构的连接点位于所述U形叉的对称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行走轮(12)的转轴之间的连线限定基准面,所述U形叉在其自身的对称轴线上沿远离所述连接点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准面向上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支座(41)跟随所述举升机构上下移动的引导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件构造为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柱(2)上的导向套(42),所述支座(41)连接于所述导向套(4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轮胎的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C形滑板(31),包括均套设于所述导向柱(2)且能够沿所述导向柱(2)上下移动的上支板部(311)和下支板部(312)以及连接所述上支板部(311)和所述下支板部(312)的连接板部(313);
第一卡板(32),套设于所述导向柱(2),且位于所述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