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升机,包括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定位滑轨,所述定位滑轨包括U型槽,且所述U型槽开口朝向另一所述定位滑轨;承载单元,部分所述承载单元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沿所述U型槽上下移动;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承载单元上下移动。本申请的提升机,通过部分所述承载单元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沿所述U型槽上下移动,能够防止所述所述承载单元在承载重物时发生倾斜,提高了所述承载单元的稳定性。
Ho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机
本申请涉及物流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行业用的井道提升机。
技术介绍
现代医院越来越趋于智能化,自动化的物流传输系统的引入,以希望能够保持物质传输安全、可靠、有效高速地运行。对物资进行输送通常包括水平传送和垂直输送,目前多采用管井提升机进行垂直输送,井道提升机主要包含电梯式和单臂式两类。现有的单臂式提升机的承载单元在承重时会向下倾斜,存在运行不稳定、可靠性差的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提升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载单元不会向下倾斜的提升机。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机,包括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定位滑轨,所述定位滑轨包括U型槽,且所述U型槽开口朝向另一所述定位滑轨;承载单元,部分所述承载单元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沿所述U型槽上下移动;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承载单元上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沿所述定位滑轨上下移动的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包括竖直架、固定于所述竖直架一端的水平架,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竖直架上且沿所述定位滑轨移动的滑轮。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开口朝向另一所述定位滑轨;所述滑轮位于所述竖直架的相对设置的两个外侧,且所述滑轮的轴向与所述上支架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轮位于所述U型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的大小与所述U型槽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架的顶端和底端的两个外侧均设有所述滑轮。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提升机,通过部分所述承载单元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沿所述U型槽上下移动,能够防止所述承载单元在承载重物时发生倾斜,提高了所述承载单元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提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提升机框出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承载单元与支架配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承载单元的分解图;图5是图4承载单元中的传输辊组件的分解图;图6是承载单元中的传输辊组件的分解图;图7是图1中上半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部分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请参图1~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提升机100,其包括支架1、沿部分所述支架1上下移动的承载单元2、驱动所述承载单元2移动的驱动单元3、限位所述承载单元2上下位移的限位单元4。所述支架1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立柱11、与一对所述立柱11的顶端相固定的上支架12、与一对所述立柱11的底端相固定的下支架13、连接于所述上支架12与所述下支架13之间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定位滑轨14。所述定位滑轨14包括U型槽141,且所述U型槽141开口朝向另一所述定位滑轨14,部分所述承载单元2位于所述U型槽141内并沿所述U型槽141上下移动,能够防止所述承载单元2在承载重物时发生倾斜,提高了所述承载单元2的稳定性。具体地,所述承载单元2包括沿所述定位滑轨14上下移动的L型支架21、位于所述L型支架21上的至少一个传输辊222单元22;所述L型支架21包括竖直架211、固定于所述竖直架211一端的水平架212,所述承载单元2还包括位于所述竖直架211上且沿所述定位滑轨14移动的滑轮23,能够减小摩擦,滑动过程更为流畅,并且能够防止所述竖直架211远离所述水平架212的一端远离所述定位滑轨14,从而避免所述水平支架1在承载重物时发生倾斜,提高了所述承载单元2的稳定性。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滑轨14包括U型槽141,且所述U型槽141开口朝向另一所述定位滑轨14;所述滑轮23位于所述竖直架211的相对设置的两个外侧,且所述滑轮23的轴向与所述上支架1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轮23位于所述U型槽141内。进一步地,所述滑轮23的大小与所述U型槽141相适配,即所述滑轮23在所述U型槽141内移动时,不会向前或向后移动,能够防止所述竖直架211远离所述水平架212的一端远离所述定位滑轨14,从而避免所述水平支架1在承载重物时发生倾斜,提高了所述承载单元2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竖直架211的顶端和底端的两个外侧均设有所述滑轮23,运行更为平稳。所述传输辊222单元22包括间隔设置的一对固持架221、连接于一对所述固持架221之间的若干辊222、设置于至少一个固持架221上以检测物资位置的传感器223。所述辊222连接于所述固持架221的下半部分,且所述若干辊222包括至少一个主动辊222;所述传感器223位于所述固持架221顶部,物资进入所述传输辊222单元22时,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定位到物资的位置,进而控制所述主动辊222是否工作。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辊222为电动辊,无需额外设置电机34,占用空间小,且减少了所述承载单元2的重量。优选地,所述主动辊222位于中间,例如,设置7根辊222时,第4跟辊222为主动辊222,这是6根辊222时,第3或4根辊222为主动辊222,可以更好地向两个方向传送物资。进一步地,所述传输辊222单元22还包括连接于一对固持架221之间的增强架224,以增强一对固持架221的相对稳定性。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223可以为但不限于光电传感器223,其包括分设于两个固持架221上的发射单元、接受单元,当物资被传输至所述承载单元上且位于反射单元与接受单元之间时,接受单元无法获得信号,依此判断物资的位置。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223包括设于一个固持架221上的距离传感器223、设置于另一个固持架221上的反射体,当物资被传输至所述承载单元上且位于距离传感器223与反射体之间时,物资与距离传感器223之间的距离小于反射体与距离传感器223之间的距离,因此所述距离传感器223接收到的反射回来的光脉冲、红外线或超声波的时间相对变小,依此判断所述物资的位置。所述驱动单元3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的顶部的主动轴31、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的从动轴32、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31与所述从动轴32的同步带33、固定于所述支架1顶部且驱动所述主动轴31转动的电机34,以给所述电机34提供开机、停机的信号,所述承载单元与所述同步带3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4正转时,通过主动轴31驱动所述同步带33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承载单元2向上移动;反之,所述电机34反转时,带动所述承载单元2向下移动。具体地,所述支架1还包括与所述立柱11相固定的电机固定架15,所述电机34同时固定于所述电机固定架15、所述立柱11上。所述主动轴31转动连接于一对所述定位滑轨14的顶部,所述从动轴32转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机,包括/n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定位滑轨,所述定位滑轨包括U型槽,且所述U型槽开口朝向另一所述定位滑轨;/n承载单元,部分所述承载单元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沿所述U型槽上下移动;/n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承载单元上下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机,包括
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一对定位滑轨,所述定位滑轨包括U型槽,且所述U型槽开口朝向另一所述定位滑轨;
承载单元,部分所述承载单元位于所述U型槽内并沿所述U型槽上下移动;
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承载单元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沿所述定位滑轨上下移动的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包括竖直架、固定于所述竖直架一端的水平架,所述承载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竖直架上且沿所述定位滑轨移动的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峰,
申请(专利权)人:艾信智能环境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