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0271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包括吸热头、换热器和进液泵,吸热头内设置有热交换介质循环流动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包括一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与进液泵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道,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与换热器之间连通有出液管道,换热器与进液泵之间连通有导液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利用技术冷却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物质时,冷却时间长的问题。

Multistage rotary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of high temperature molten rock, slurry and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工业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为了方便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收集、保存以及二次利用,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冷却结晶,再破碎,形成粒径较小的颗粒。传统的高温熔岩冷却,是自然冷却,这种方式的冷却效果差,花费的时间较长,且在自然冷却过程中,熔岩中的热量散入空气中损失,不利于能量再利用。而且,自然冷却通常需要的空旷的环境,工人易触碰到熔岩,使得工人被烫伤。基于上述原因,专利技术人研发了一种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利用技术冷却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物质时,冷却时间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吸热头、换热器和进液泵,吸热头内设置有热交换介质循环流动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包括一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与进液泵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道,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与换热器之间连通有出液管道,换热器与进液泵之间连通有导液管道。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利用本系统对高温熔岩、熔浆、熔液进行冷却时,将乘装有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渣缸置于吸热头下方,并将吸热头插入渣缸内;启动进液泵,使得进液泵将热交换介质导入冷却通道内,使得热交换介质与高温熔岩、熔浆、熔液发生热交换,实现对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冷却。进液泵持续的向冷却通道内加入热交换介质,会使得热交换介质在冷却通道内发生流动,并从出口端流出,通过出液管道进入换热器内,通过换热器的换热,对热交换介质吸收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余热进行使用。并且高温的热交换介质在换热器内进行换热后,温度降低,再通过导液管道进入进液泵内,并抽至冷却通道内,进行重复使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吸热头,并向吸热头内的冷却通道内倒入热交换介质,能利用热交换介质与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热交换来实现对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降温,与现有的自然冷却相比,冷却效果和效率均较佳;2、通过设置换热器,能够将冷却吸收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余热进行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3、整个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能够实现热交换介质都高温熔岩、熔浆、熔液进行冷却,并对热交换介质吸收的余热进行利用后,再次循环使用。专利技术人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将吸热的方式设置为将吸热头插入渣缸内,能够使得吸热头最大限度的吸收熔岩的高温余热,热交换介质与高温熔岩接触的时间也较长,对热交换介质的利用率也较高;同时还能够提高对完成对高温熔岩的造粒。使得整个经济效益更高。进一步,还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两个竖向的支撑架和一根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的横梁,两个支撑架上均设有滚轮升降组件,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滚轮升降组件上;吸热头固定在横梁上。有益效果:通过驱动滚轮升降组的上下移动,能实现吸热头的上下移动。当放置渣缸时,向上滑动吸热头;待渣缸置于吸热头下方后,向下滑动吸热头,使得吸热头置于渣缸内,对渣缸内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进行冷却,操作非常方便。进一步,所述吸热头包括吸热辊和造粒辊,吸热辊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电机,冷却通道设置在吸热辊内,吸热辊和造粒辊的轴向均为竖向,吸热辊和造粒辊之间通过传动结构传动;造粒辊上设有若干凸起或凹槽。有益效果:吸热辊始终位于乘装有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容器内,使得吸热辊始终与高温熔岩、熔浆、熔液接触,因此在热交换介质流动时,吸热辊能够充分的与高温熔岩、熔浆、熔液接触,进而能够使得热交换介质吸热更多,提高热交换介质的吸热利用率。并且通过传动结构的传动,能够实现造粒辊的转动,进而对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造粒。进一步,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同轴固定在吸热辊上主动齿轮和同轴固定在造粒辊上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有益效果:通过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能实现造粒棍和吸热辊相对转动,进而能够完成对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造粒。进一步,还包括与从动齿轮啮合的旋转内齿圈。有益效果: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旋转内齿圈构成了行星齿轮结构,因此在电机带动吸热辊转动时,以主动齿轮为中心齿轮,从动齿轮为行星齿轮,实现从动齿轮进行以从动齿轮的轴线为中心的自转和以主动齿轮的轴线为中心的公转。从动齿轮带动造粒辊自转时,能够实现对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造粒,而从动齿轮带动造粒辊公转,能够对容器内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起到搅拌的作用,带动外圈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与吸热辊接触,完成冷却和造粒。进一步,所述冷却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部和螺旋部,出口端设置在竖直部上,进口端设置在螺旋部上。有益效果:竖直部用于将热交换介质导出,螺旋部用于对高温熔岩、熔浆、熔液进行冷却,而且设置螺旋部能够增加热交换介质的流动路径,使得热交换介质充分的与高温熔岩、熔浆、熔液发生热交换,进而提高热交换介质的利用率。进一步,所述螺旋部包裹竖直部。有益效果:螺旋部包括竖直部,能够使得螺旋部位于外圈,充分的与高温熔岩、熔浆、熔液接触,提高热交换的效果,进而提高对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冷却效果。进一步,所述吸热辊的上方设置有隔热板。有益效果:设置隔热板能够将容器进行封闭,减少热量的流失;并且能够减少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的热量对其他零部件的影响,提高其他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凸起和凹槽均呈半球状。有益效果:能够使得造粒的形状可控,方便后续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吸热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吸热头1、电机11、吸热辊12、冷却通道121、造粒辊13、凸起131、旋转臂14、旋转内齿圈15、隔热板16、换热器2、进液泵3、进液管道4、出液管道5、导液管道6、支撑架7、滚轮升降组件71、横梁8、渣缸9。实施例1: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基本如图1所示,包括吸热头1、换热器2和进液泵3,换热器2与进液泵3之间设有导液管道6道,导液管道6的两端分别于进液泵3的进液端口和换热器2的出液端口连通。还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支撑架7和一根横梁8,两根支撑架7上均设有滚轮升降组件71,横梁8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滚轮升降组件71上部,通过两个滚轮升降组件71的升降,便能实现横梁8的升降。结合图2所示,吸热头1包括固定在横梁8上的电机11、位于横梁8的下方的吸热辊12和造粒辊13,造粒辊13位于吸热辊12右侧,吸热辊12和造粒辊13的轴线均竖直设置。吸热辊12与造粒辊13之间设有传动结构。吸热辊12的顶部同轴固定有第一转轴,造粒辊13的顶部同轴固定有第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头、换热器和进液泵,吸热头内设置有热交换介质循环流动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包括一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与进液泵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道,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与换热器之间连通有出液管道,换热器与进液泵之间连通有导液管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头、换热器和进液泵,吸热头内设置有热交换介质循环流动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包括一个进口端和一个出口端,冷却通道的进口端与进液泵之间连通有进液管道,冷却通道的出口端与换热器之间连通有出液管道,换热器与进液泵之间连通有导液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两个竖向的支撑架和一根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之间的横梁,两个支撑架上均设有滚轮升降组件,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滚轮升降组件上;吸热头固定在横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熔岩、熔浆、熔液类余热多级转动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头包括吸热辊和造粒辊,吸热辊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电机,冷却通道设置在吸热辊内,吸热辊和造粒辊的轴向均为竖向,吸热辊和造粒辊之间通过传动结构传动;造粒辊上设有若干凸起或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易启堂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岩昱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