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207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属于自动化打磨去毛刺技术领域。它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四机器人、下料中转台、废料流出线、中转滑台、打磨刀库支架、大面铣刀支架、托盘中转输送线、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上固定连接有上料托盘,所述下料输送线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托盘,所述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去毛刺的自动化,包括多台机器人和不同的刀具之间的合理配置和布局,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和产品工序周转的耗时,节约了成本。

Multi robot automatic destacking and deburring work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
本技术涉及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属于自动化打磨去毛刺

技术介绍
在压力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压力冲击和锁模力不足等因素,毛刺的产生在所难免。近年来随着压铸件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对毛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由于人工去毛刺成本较贵,效率不是很高,且对复杂的交叉孔很难去除,不仅工作效率慢,而且加工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容易因人工操作失误而导致产品不良率增高,普通的去毛刺工站一次上料少,且需要人工在工装旁上料,码料效率较低,且较依赖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它解决了人工打磨后产品毛刺量不统一,工艺不一样、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且对复杂的交叉孔很难去除,打磨时有噪音粉尘等工业伤害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四机器人、下料中转台、废料流出线、中转滑台、打磨刀库支架、大面铣刀支架、托盘中转输送线、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上固定连接有上料托盘,所述下料输送线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托盘,所述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平行设置,所述中转滑台固定在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之间,所述托盘中转输送线设在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同侧的一端,所述第一机器人设在托盘中转输送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机器人设在第一机器人的另一侧,且所述下料中转台设在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之间,所述第一机器人、大面铣刀支架、打磨刀库支架在同一条线上设置,且所述废料流出线共同设在大面铣刀支架底部和打磨刀库支架底部,所述第四机器人设在大面铣刀支架和打磨刀库支架同侧的一侧。作为优选实例,所述第一机器人、下料中转台和第二机器人三者呈弧度设置。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大面铣刀支架的顶部设有大面铣刀和多头钻,且所述多头钻靠近第四机器人,所述打磨刀库支架上设有打磨刀库。作为优选实例,地面上还安装有外围钣金房,且所述下料输送线的一端、下料托盘、第一机器人、下料中转台、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废料流出线、中转滑台、打磨刀库支架、第四机器人、大面铣刀支架、托盘中转输送线、上料托盘的一端、上料输送线均设在外围钣金房内部,且所述废料流出线的另一端贯穿伸出外围钣金房。作为优选实例,在地面上还设有控制柜和系统电控柜,且所述控制柜靠近第四机器人,所述系统电控柜靠近第二机器人,所述控制柜和系统电控柜也在外围钣金房的内部。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外围钣金房的一侧还分别设有空调和检修门。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外围钣金房的一侧还分别设有人机控制面板和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位于外围钣金房的内部,所述人机控制面板位于外围钣金房的外部,并与下料输送线相靠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现去毛刺的自动化,包括多台机器人和不同的刀具之间的合理配置和布局,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减少了不合格产品的出现和产品工序周转的耗时,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D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E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F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下料输送线1、下料托盘2、人机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4、第一机器人5、下料中转台6、空调7、系统电控柜8、第二机器人9、第三机器人10、外围钣金房11、废料流出线12、中转滑台13、打磨刀库支架14、第四机器人15、大面铣刀16、多头钻17、检修门18、机器人控制柜19、托盘中转输送线20、上料托盘21、上料输送线2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7所示,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机器人5、第二机器人9、第三机器人10、第四机器人15、下料中转台6、废料流出线12、中转滑台13、打磨刀库支架14、大面铣刀支架、托盘中转输送线20、上料输送线21和下料输送线1,上料输送线22上固定连接有上料托盘21,下料输送线1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托盘2,上料输送线22和下料输送线1平行设置,且中转滑台13固定在上料输送线21和下料输送线1之间,托盘中转输送线20设在上料输送线22和下料输送线1同侧的一端,第一机器人5设在托盘中转输送线20的另一端,第二机器人9设在第一机器人5的另一侧,且下料中转台6设在第一机器人5和第二机器人9之间,第一机器人5、大面铣刀支架、打磨刀库支架14在同一条线上设置,且废料流出线12共同设在大面铣刀支架底部和打磨刀库支架14底部,第四机器人15设在大面铣刀支架和打磨刀库支架14同侧的一侧。第一机器人5、下料中转台6和第二机器人9三者呈弧度设置。大面铣刀支架的顶部设有大面铣刀16和多头钻17,且多头钻17靠近第四机器人15,打磨刀库支架14上设有打磨刀库。地面上还安装有外围钣金房11,且下料输送线1的一端、下料托盘2、第一机器人5、下料中转台6、第二机器人9、第三机器人10、废料流出线12、中转滑台13、打磨刀库支架14、第四机器人15、大面铣刀支架16、托盘中转输送线20、上料托盘21的一端、上料输送线22均设在外围钣金房11内部,且废料流出线12的另一端贯穿伸出外围钣金房11。在地面上还设有控制柜19和系统电控柜8,且控制柜19靠近第四机器人,系统电控柜8靠近第二机器人9,控制柜19和系统电控柜8也在外围钣金房11的内部。外围钣金房11的一侧还分别设有空调7和检修门18。外围钣金房11的一侧还分别设有人机控制面板3和控制面板4,且控制面板4位于外围钣金房11的内部,人机控制面板3位于外围钣金房11的外部,并与下料输送线1相靠近。本装置一次上料较多且不需要人工去拆剁上料和打磨完成后人工去码垛,对人工依赖小,且效率高一个人可以分管多个打磨工站,上料方式也可更新为AGV小车上料,适应于后期的自动化工厂建设。第一机器人5为市售的带有拍照功能的机器人。第一机器人5用视觉扫描下料托盘2和上料托盘20内产品,下料中转台6固定在第一机器人5和第二机器人9工作范围之内,打磨刀库固定在第二机器人9,第三机器人10,第四机器人15工作范围内,大面铣刀16和多头钻17固定在第四机器人5工作范围内,人机控制面板3固定在外围钣金房11,中转滑台13固定在上料输送线1和上料输送线21中间,人机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4,固定在面向人工方向的外围钣金房11上,空调7,系统电控柜8,控制柜19开门处都向钣金房外围,检修门18开在人工检修方便位置。工作原理:托盘上料在上料托盘21上码好由输送线22送至末端,第一机器人5视觉对料框产品进行拍照处理,第一机器人5拆垛上料,第一机器人5拿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四机器人、下料中转台、废料流出线、中转滑台、打磨刀库支架、大面铣刀支架、托盘中转输送线、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上固定连接有上料托盘,所述下料输送线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托盘,所述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平行设置,所述中转滑台固定在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之间,所述托盘中转输送线设在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同侧的一端,所述第一机器人设在托盘中转输送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机器人设在第一机器人的另一侧,且所述下料中转台设在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之间,所述第一机器人、大面铣刀支架、打磨刀库支架在同一条线上设置,且所述废料流出线共同设在大面铣刀支架底部和打磨刀库支架底部,所述第四机器人设在大面铣刀支架和打磨刀库支架同侧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第三机器人、第四机器人、下料中转台、废料流出线、中转滑台、打磨刀库支架、大面铣刀支架、托盘中转输送线、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所述上料输送线上固定连接有上料托盘,所述下料输送线上固定连接有下料托盘,所述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平行设置,所述中转滑台固定在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之间,所述托盘中转输送线设在上料输送线和下料输送线同侧的一端,所述第一机器人设在托盘中转输送线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机器人设在第一机器人的另一侧,且所述下料中转台设在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之间,所述第一机器人、大面铣刀支架、打磨刀库支架在同一条线上设置,且所述废料流出线共同设在大面铣刀支架底部和打磨刀库支架底部,所述第四机器人设在大面铣刀支架和打磨刀库支架同侧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器人、下料中转台和第二机器人三者呈弧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台机器人自动拆跺码垛去毛刺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面铣刀支架的顶部设有大面铣刀和多头钻,且所述多头钻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武蔡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索鲁馨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