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设制冷剂配管的最优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20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利用冷冻循环设备中的已设制冷剂配管的最优方法和实施该已设制冷剂配管的最优方法的清洗装置,在冷冻循环设备中,将制冷剂从现有制冷剂变更为不同的新制冷剂时,能够低成本且安全地实施旧油液回收。利用新油液供给部(21)向冷冻循环设备(1)内供给规定量的新油液后,运转变更后的室外机(3),在油液回收部(25)积存规定量的冷冻循环设备(1)内的油液,并将该积存的油液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时,用于再利用已设制冷剂配管的优选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考虑到环境问题等,现有冷冻循环设备所使用的R22等包含 氯的HCFC类制冷剂的使用受到限制,正逐渐向使用其它制冷剂进行替换。 此时,随着制冷剂的变更,若更换整个冷冻循环设备,特别是连接室内机 和室外机的制冷剂配管多埋入设置设备的建筑物中,为了更换该配管,需 拆毁建筑物等,作业变得非常困难,并产生庞大的成本增加的问题。因此, 迄今为止一直在尝试再利用已设制冷剂配管。为了再利用已设制冷剂配管,需要回收残留于制冷剂配管中的现有油 液(旧油液)。以往,采用如下4晉施,即,使变更前的现有制冷剂(旧制冷 剂)在冷冻循环设备中循环规定时间,回收残留于已设制冷剂设备中的旧 油液,使该旧油液的残留量相对于与变更后的新制冷剂对应的油液(新油 液)的使用量(封入量),变为规定值以下的含有浓度,从而使已设制冷剂 配管成为可再利用的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5-61830号公报但是,在上述方法中,为了使旧制冷剂流入已设制冷剂配管,需要另 外安装压缩机等特别的循环机构,存在旧油液回收作业及设备方面的花费, 而不能有效谋求因配管再利用而带来的成本降低效果。并且,为了回收旧 油液而必须卩吏用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的限制制冷剂即旧制冷剂,在油液回 收时恐怕会导致该制冷剂泄漏,在安全性方面也存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再利用冷冻循环设备中的已设制冷剂配管的方法和用于实施该方法的清洗装置,在冷冻循环设备中,从现有制冷剂变更为不同制冷剂时,能够 j氐成本且安全地实施旧油液回收。即,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已设制冷剂配管的再利用方法,在由室内机、室 外机以及将它们连接的制冷剂配管构成的冷冻循环设备中,用于再利用已 设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新油液供给部向冷冻循环设备内供给 规定量的新油液后,运转变更后的室外机,在油液回收部积存规定量的冷 冻循环设备内的油液,并将该积存的油液回收。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在与室外机的制冷剂吸入侧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和变更后的室外机的 制冷剂吸入侧之间,连接新油液供给部和其上游侧的油液回收部的步骤; 利用变更后的室外机的辅助阀,进行抽真空并从新油液供给部向冷冻循环 设备内供给新油液的步骤;供给规定量的新油液之后,结束抽真空,并向 变更后的室外;t几中填充新油液的步骤;运转变更后的室外^^,在油液回收 部积存^见定量的油液的步骤;将积存在油液回收部的油液回收的步骤。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在上述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判断从油液 回收部回收的油液的折射率,当旧油液的比率比规定值高时,再次从供给 新油液开始反复进行。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在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专利技术中的任一专利技术的基 础上,其特征在于,利用从变更后的室外机输出的高温制冷剂加热油液回 收部。第五方面专利技术的清洗装置,用于实施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专利技术的冷冻 循环设备中的已设制冷剂配管的再利用方法,该清洗装置的特征在于,具 有新油液供给部和油液回收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冷冻循环设备连接, 上述新油液供给部具有具备使新油液流入冷冻循环设备内的流入部的规 定容量的第一槽和向该第 一槽供给新油液的供给端口 ,上述油液回收部具 有位于上述新油液供给部上游侧并贮留冷冻循环i殳备内的油液的规定容 量的第二槽和利用该第二槽回收油液的回收端口 。根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已设制冷剂配管的再利用方法,在由 室内机、室外机以及将它们连接的制冷剂配管构成的冷冻循环设备中,用 于再利用已设制冷剂配管,在利用新油液供给部向冷冻循环设备内供给规 定量的新油液后,运转变更后的室外机,在油液回收部积存规定量的冷冻循环设备内的油液,并将该积存的油液回收,因此,可以利用新油液回收 积存于已设制冷剂配管的旧油液。特别是,如第二方面专利技术所述,若具有如下步骤在与室外机的制冷 剂吸入侧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和变更后的室外机的制冷剂吸入侧之间,连接新油液供给部和其上游侧的油液回收部的步骤;利用变更后的室外机的辅供给规定量的新油液之后,结束抽真空,并向变更后的室外机中填充新油 液的步骤;运转变更后的室外机,在油液回收部积存规定量的油液的步骤; 将积存在油液回收部的油液回收的步骤,则通过实施上述各步骤,可以利 用新油液回收积存于已:&制冷剂配管的旧油液。由此,可以从已设制冷剂配管有效回收旧油液,即便是在室外机变更 后的冷冻循环设备中,也可再次利用该制冷剂配管。特别是,通过使用新 油液来回收旧油液,/人而不用安装用于回收旧油液的特别的装置,可以4吏 用新冷冻机使新油液在冷冻循环设备中循环而回收旧油液。因此,可低成本地实现旧油液的回收,并可再利用已设制冷剂配管。另外,在上述各专利技术中,如第三方面专利技术所述,若设为判断从油液回 收部回收的油液的折射率,则可利用油液的折射率来掌握残留的旧油液的 量。特别是,当从油液回收部回收的油液中的旧油液比率比规定值高时, 若再次从供给新油液开始反复进行,则可以将残留于冷冻循环设备内的旧 油液的量切实地抑制在规定值以下。由此,可以事先避免残留于冷冻循环 设备内的旧油液给新制冷剂的循环带来不良影响的不良情况。并且,如第四方面专利技术所述,若利用从变更后的室外机输出的高温制 冷剂加热油液回收部,则可以促进油液回收部中的制冷剂和油液的分离。根据第五方面专利技术的清洗装置,具有新油液供给部和油液回收部,以 能够装卸的方式与冷冻循环设备连接,上述新油液供给部具有具备使新 油液流入冷冻循环i殳备内的流入部的规定容量的第 一槽和向该第 一槽供给 新油液的供给端口 ,上述油液回收部具有位于上述新油液供给部上游侧 并贮留冷冻循环设备内的油液的规定容量的第二槽和利用该第二槽回收油 液的回收端口,因此,可以简单地进行向冷冻循环设备的安装及拆除作业。由此,由于可以使用清洗装置容易地从已设制冷剂配管清除旧油液而 再利用该已设制冷剂配管,故可以极力抑制随着制冷剂变更的成本增大。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变更前的冷冻机的冷冻循环设备的制冷剂回路图(实施例i);图3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清洗装置安装于具有变更后的冷冻机 的冷冻循环设备后的状态的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已设制冷剂配管的清洗作业的顺序的 流程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已设制冷剂配管的清洗作业的顺序的 流程图6是表示将其他实施例的清洗装置安装于图2的冷冻循环设备后的 状态的图(实施例2)。附图标记说明1冷冻循环设备2 室内机3室外机(新制冷剂用)3A 室外才几(旧制冷剂用)5冷冻机(新制冷剂用)5A冷冻机(旧制冷剂用)6室外侧热交换器(新制冷剂用)6A室外侧热交换器(旧制冷剂用)6F室外侧热交换器用风扇7气体侧辅助阀8 液体侧辅助阀10制冷剂配管(已设制冷剂配管)12、13 制冷剂配管(室外机的制冷齐'J配管)20清洗工具(清洗装置)21 新油液供给部22第一槽23 供纟会端口24供给配管25 油液供症合阀31油液回收部32第二槽33回4欠端口34 回收配管35油液回"欠阀40、 41 清洗工具辅助阀42、43、 44 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循环设备中的已设制冷剂配管的再利用方法,在由室内机、室外机以及将它们连接的制冷剂配管构成的冷冻循环设备中,用于再利用已设制冷剂配管,该再利用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利用新油液供给部向所述冷冻循环设备内供给规定量的新油液后,运转变更 后的所述室外机,在油液回收部积存规定量的所述冷冻循环设备内的油液,并将该积存的油液回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田文彦泽田石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