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才水专利>正文

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167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方便搬运袋装水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包括两个控制箱,所述两个控制箱内部通过支撑架活动连接有辅助杆,辅助杆对活动杆进行限位支撑作用,控制箱搭载有制动齿轮,该齿轮通过圆柱与活动的另一端套接,且活动杆左侧被限位并支撑,右侧通过圆柱旋转控制,该设计可以使顶部的运输板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进行往复运动以此来搬运承载板表面上的袋装水泥,支撑杆的两端上均套接有定齿轮,该设计可以使电动机可以控制两侧的控制箱同时进行运转,只需启动电动机即可进行袋装水泥的搬运。

A cement handling device for bagge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有时候或在特定场合,单称“装卸”或单称“搬运”也包含了“装卸搬运”的完整涵义。在习惯使用中,物流领域如铁路运输常将装卸搬运这一整体活动称做“货物装卸”;在生产领域中常将这一整体活动称做“物料搬运”。实际上,活动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领域不同而已,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要从运输、储存、保管、包装与装卸的关系来考虑。装卸要适合运输、储存保管的规模,即装卸要起着支持并提高运输、储存保管能力、效率的作用,而不是起阻碍的作用。对于商品的包装来说也是一样的,过去是以装卸为前提进行的"包装,要运进许多不必要的包装材料,采用集合包装,不仅可以减少包装材料,同时也省去了许多徒劳的运输。传统的水泥袋搬运均是通过人工运输,浪费人力不说,成本也很高,工地地势复杂,履带传送设备根本不可能正常的运转而且无法在恶劣的天气下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解决了不方便搬运袋装水泥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包括两个控制箱,所述两个控制箱右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通过内部套接的第一转轴与辅助杆活动连接,所述辅助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杆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金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箱后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中央杆,所述中央杆上套接有制动齿轮,所述制动齿轮的正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圆柱,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套接在圆柱上,所述制动齿轮底部与定齿轮啮合,所述定齿轮的轴心处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两个控制箱相对的一侧并延伸至右侧控制箱的内部并与另一个定齿轮套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上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右侧控制箱的左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金属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活动槽并延伸至其外部与运输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板位于第二活动槽的内部,且第二活动槽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运输板的宽度与第二活动槽内壁的宽度相同,且运输板的顶部设有波浪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为T字形设计,且活动杆的底部为30°倾斜。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位于两个控制箱之间,且从动齿轮位于主动齿轮的正上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制动齿轮的半径与定齿轮的直径相同,且制动齿轮位于定齿轮的正上方。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金属杆的厚度与第一活动槽内壁的宽度相同,且金属杆的前后两侧的表面上涂有润滑层。(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产品的控制箱内部通过支撑架活动连接有辅助杆,辅助杆对活动杆进行限位支撑作用,控制箱搭载有制动齿轮,该齿轮通过圆柱与活动的另一端套接,活动杆为T字形设计,且其左侧被限位并支撑,右侧通过圆柱旋转控制,该设计可以使顶部的运输板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进行往复运动以此来搬运承载板表面上的袋装水泥。(2)、该产品的两个控制箱之间搭载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主动齿轮控制从动齿轮带动支撑杆进行旋转,支撑杆的两端上均套接有定齿轮,定齿轮则会带动制动齿轮进行旋转,该设计可以使电动机可以控制两侧的控制箱同时进行运转,只需启动电动机即可进行袋装水泥的搬运,十分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控制箱、2活动杆、3辅助杆、4第一转轴、5支撑架、6支撑柱、7承载板、8第一活动槽、9运输板、10制动齿轮、11定齿轮、12支撑杆、13从动齿轮、14主动齿轮、15金属板、16电动机、17金属杆、18第二转轴、19第二活动槽、20中央杆、21链条、22圆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包括两个控制箱1,两个控制箱1右侧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一端通过内部套接的第一转轴4与辅助杆3活动连接,辅助杆3的另一端与活动杆2通过第一转轴4活动连接,活动杆2为T字形设计,且活动杆2的底部为30°倾斜,该设计可以使运输板9进行往复运动,十分方便袋装水泥的运输,活动杆2的顶端与金属杆17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8活动连接,金属杆17的厚度与第一活动槽8内壁的宽度相同,且金属杆17的前后两侧的表面上涂有润滑层,该设计可以使金属杆17的承重能力更强,且润滑层可以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避免出现机械故障和卡顿,控制箱1后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中央杆20,中央杆20上套接有制动齿轮10,制动齿轮10的半径与定齿轮11的直径相同,且制动齿轮10位于定齿轮11的正上方,该设计避免了与活动杆2的摩擦,使活动杆2在运转时不会触碰到任何结构,制动齿轮10的正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圆柱22,活动杆2的另一端套接在圆柱22上,制动齿轮10底部与定齿轮11啮合,定齿轮11的轴心处套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另一端穿过两个控制箱1相对的一侧并延伸至右侧控制箱1的内部并与另一个定齿轮11套接,支撑杆12的表面上套接有从动齿轮13,从动齿轮13和主动齿轮14位于两个控制箱1之间,且从动齿轮13位于主动齿轮14的正上方,该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在外部即可进行电机和两个齿轮的维修更换与检修,且两者十分方便观察。右侧控制箱1的左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金属板15,金属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6,电动机16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14,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通过链条21传动连接,控制箱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8,金属杆17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活动槽8并延伸至其外部与运输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运输板9的宽度与第二活动槽19内壁的宽度相同,且运输板9的顶部设有波浪纹,该设计使运输板9在进行搬运时可以更快捷的搬运袋装水泥,运输板9位于第二活动槽19的内部,且第二活动槽19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承载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6。工作原理:启动电动机16带动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13旋转,从动齿轮13控制支撑杆12带动定齿轮11与制动齿轮10啮合,制动齿轮10会通过表面的圆柱22带动活动杆2进行运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包括两个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控制箱(1)右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一端通过内部套接的第一转轴(4)与辅助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辅助杆(3)的另一端与活动杆(2)通过第一转轴(4)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的顶端与金属杆(17)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8)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箱(1)后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中央杆(20),所述中央杆(20)上套接有制动齿轮(10),所述制动齿轮(10)的正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圆柱(22),所述活动杆(2)的另一端套接在圆柱(22)上,所述制动齿轮(10)底部与定齿轮(11)啮合,所述定齿轮(11)的轴心处套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端穿过两个控制箱(1)相对的一侧并延伸至右侧控制箱(1)的内部并与另一个定齿轮(11)套接,所述支撑杆(12)的表面上套接有从动齿轮(13);/n所述右侧控制箱(1)的左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金属板(15),所述金属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通过链条(21)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箱(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8),所述金属杆(17)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活动槽(8)并延伸至其外部与运输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板(9)位于第二活动槽(19)的内部,且第二活动槽(19)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柱(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装建筑水泥搬运装置,包括两个控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控制箱(1)右侧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一端通过内部套接的第一转轴(4)与辅助杆(3)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辅助杆(3)的另一端与活动杆(2)通过第一转轴(4)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2)的顶端与金属杆(17)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8)活动连接,所述控制箱(1)后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中央杆(20),所述中央杆(20)上套接有制动齿轮(10),所述制动齿轮(10)的正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圆柱(22),所述活动杆(2)的另一端套接在圆柱(22)上,所述制动齿轮(10)底部与定齿轮(11)啮合,所述定齿轮(11)的轴心处套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端穿过两个控制箱(1)相对的一侧并延伸至右侧控制箱(1)的内部并与另一个定齿轮(11)套接,所述支撑杆(12)的表面上套接有从动齿轮(13);
所述右侧控制箱(1)的左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金属板(15),所述金属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6),所述电动机(16)的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4)与从动齿轮(13)通过链条(21)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箱(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8),所述金属杆(17)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才水
申请(专利权)人:潘才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