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泵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转子泵是指通过转子与泵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工作容积,进而使气体或者液体的能量增加的泵;转子泵的转子作回转运动,没有冲击,转速较高,结构紧凑,且体积较小,所以在进行气体或者液体输送时,转子泵有着其它泵类无可比拟的优点。但现有的转子泵中,为了使主传动轴与被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相互平行,以使主传动轴上的转子与被传动轴上的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发生角度偏差,防止主传动轴上的转子与被传动轴上的转子发生碰撞,使转子泵发生故障;以将主传动轴上的轴承与壳体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且被传动轴上的轴承与壳体之间也采用过盈配合,虽然能够使主传动轴与被传动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相互平行,以使主传动轴上的转子与被传动轴上的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发生角度偏差。但将主传动轴上的轴承与壳体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且被传动轴上的轴承与壳体之间也采用过盈配合;一方面需要在壳体上与轴承的安装处加工超高的加工精度,以使过盈配合效果较好,从而才能确保主传动轴与被传动轴在转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平行度,其加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将转子泵装配好后,两个转子之间容易出现间隙过小,出现转子卡死的现象;或者两个转子之间出现间隙过大,使输送效率较低;而轴承与壳体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不能进行局部调整,需要将转子泵拆卸后再进行重新装配,繁琐麻烦,增加了劳动强度。综上所述,亟需设计一种转子泵及其装配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泵,能够在不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调节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具有较好的转动间隙,同时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间的转动间隙在转动过程中保持不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泵,包括:壳体;第一传动轴,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轴承座中,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转子;第二传动轴,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转子,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周壁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用于注塑并容纳注塑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装配的转子泵能够在不进行拆卸的情况下,调节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具有较好的转动间隙,同时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间的转动间隙在转动过程中保持不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泵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如上述的转子泵,所述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分别将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装配于所述壳体上,使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啮合传动;步骤20: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调节所述第二轴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至适宜间隙;步骤30:将所述注塑剂注入所述注塑凹槽内,待所述注塑剂固化,以固化所述第二轴承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若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发生碰撞,则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过小。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注入通道,所述注塑剂通过所述注入通道注进所述注塑凹槽内。优选地,在所述步骤10中,将所述第一轴承过盈装配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第一轴承座中,将所述第二轴承间隙配合于所述壳体上的所述第二轴承座中。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若所述转子泵出口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则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过大。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之间的适宜间隙为5-6丝。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所述第一转子通过第一键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转子通过第二键连接至所述第二传动轴。优选地,在所述步骤20中,通过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优选地,在所述步骤30中,所述注塑剂为聚氯乙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第二轴承的外周壁和/或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当第二传动轴带动第二转子转动,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一转子转动,即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能够沿相反方向进行同步旋转,且不发生碰撞,即说明了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的转动间隙适宜,此时再向注塑凹槽内注塑注塑剂,使第二轴承与壳体相粘住,以使在整个转动过程中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变;在第二轴承与壳体处不再采用过盈配合,一方面只需保证在壳体上与轴承的安装处的加工精度能够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的转动间隙不太大,以避免输送效率较低即可,不再需要再在壳体上与轴承的安装处加工超高的加工精度,极大地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在将转子泵装配好后,能够通过局部调整第二轴承在第二轴承座内的位置,使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平行度更好,直至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具有较适宜的转动间隙,以使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能够避免出现间隙过小而使转子碰撞卡死的现象;同时也能够避免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之间出现间隙过大,使输送效率较低的问题;且不再需要将转子泵拆卸后再进行重新装配,简单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子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注塑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传动轴;11-第一轴承;12-第三轴承;13-第一齿轮;14-第一转子;2-第二传动轴;21-第二轴承;211-注塑凹槽;22-第四轴承;23-第二齿轮;24-第二转子;3-壳体;31-注入通道;4-第三轴承座。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己。在整个说明书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示同样的元件。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转子泵,用于运输待输送件,如图1所示,转子泵包括壳体3、第一传动轴1及第二传动轴2。其中,第一传动轴1的一端穿设有第一轴承11,且第一轴承11设置于壳体3上的第一轴承座中,第一传动轴1上还设置有第一转子14;第二传动轴2与第一传动轴1平行传动,且第二传动轴2与第一传动轴1啮合传动,在第二传动轴2的一端穿设有第二轴承21,第二轴承21设置于壳体3上的第二轴承座中,第二传动轴2上还设置有第二转子24,第二转子24与第一转子14能够进行同步旋转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3);/n第一传动轴(1),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1),且所述第一轴承(11)设置于所述壳体(3)上的第一轴承座中,所述第一传动轴(1)上设置有第一转子(14);/n第二传动轴(2),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平行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上设置有第二转子(24),所述第二传动轴(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21),所述第二轴承(21)设置于所述壳体(3)上的第二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21)的外周壁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211),用于注塑并容纳注塑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3);
第一传动轴(1),其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1),且所述第一轴承(11)设置于所述壳体(3)上的第一轴承座中,所述第一传动轴(1)上设置有第一转子(14);
第二传动轴(2),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1)平行传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上设置有第二转子(24),所述第二传动轴(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21),所述第二轴承(21)设置于所述壳体(3)上的第二轴承座中,所述第二轴承(21)的外周壁和/或所述第二轴承座的内周壁上环设有注塑凹槽(211),用于注塑并容纳注塑剂。
2.一种转子泵的装配方法,用于装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分别将所述第一传动轴(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2)装配于所述壳体(3)上,使所述第一传动轴(1)与所述第二传动轴(2)啮合传动;
步骤20: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2)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轴(1)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转子(14)与所述第二转子(24)沿相反的方向转动,调节所述第二轴承(21)相对于所述壳体(3)的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转子(14)与所述第二转子(24)之间的转动间隙至适宜间隙;
步骤30:将所述注塑剂注入所述注塑凹槽(211)内,待所述注塑剂固化,以固化所述第二轴承(21)相对于所述壳体(3)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泵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0中:
若所述第一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永成,陈雷雷,易正根,梅赟栋,徐世龙,丁成,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