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991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船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母船上的起吊装置、设置于无人船上的挂钩装置以及收放装置,起吊装置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母船上延伸的第一缆绳,第一缆绳的端部设有第一挂钩,第一挂钩远离第一缆绳的端部连接有绳网;挂钩装置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无人船延伸的第二缆绳,第二缆绳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第一挂钩连接的第二挂钩,收放装置用于压紧或松开第二缆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第一挂钩通过绳网与第二挂钩连接,增加了与第二挂钩的接触面积,便于该绳网与第二挂钩的连接,并通过将收放装置设置于无人船上,当无人船靠近母船时松开收放装置,第二缆绳被松开,从而使得第二挂钩下落至水中。

A distribution and recovery system of unmanned 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船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无人船海上布放回收技术是无人船以水面舰艇为母船执行海上任务时,对无人船实施布放,确保无人船顺利执行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回收无人船的技术。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主要用于从母船上对无人船进行回收或者投放,其中,无人船是一种自主运载的平台,在水体环境调查、海上目标侦查等领域应用广泛,即在母船上可对无人船进行操作。目前针对无人船进行回收的装置,多是采用吊臂缆绳与无人船上的挂钩进行连接,从而将无人船吊至母船上,由于海面运行不平稳,很难保证吊臂缆绳与无人船上的挂钩准确地连接在一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在回收无人船的过程中难以保证吊臂缆绳与无人船上的挂钩准确地连接在一起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用于将无人船牵引至母船上,包括:起吊装置,设置于所述母船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母船上延伸的第一缆绳,所述第一缆绳的端部设有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的远离所述第一缆绳的端部连接有绳网;挂钩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船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无人船上延伸的第二缆绳,所述第二缆绳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绳网连接的第二挂钩;以及收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无人船上,用于压紧或者松开所述第二缆绳。进一步地,所述收放装置包括:安装板,位于第二缆绳的一侧;挡板,位于第二缆绳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板平行设置于所述无人船上;以及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缆绳压紧于所述挡板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缆绳压紧于所述挡板上的压板。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段,位于所述安装板背离所述第二缆绳的一侧;以及伸缩段,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压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油缸或者电推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挂钩包括:杆件,其一端与所述第二缆绳的端部连接;钩体,其数量具有多个,自所述杆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杆件的方向弯折延伸;以及弹性件,其数量具有多个,与所述钩体一一对应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杆件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钩体的末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挂钩还包括对应所述弹性件设置的弹簧,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段,与所述杆件固定连接;以及第二段,自所述第一段的端部朝向所述钩体的末端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弯折处均设置有所述弹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挂钩还包括加强杆,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钩体之间连接有所述加强杆。进一步地,所述挂钩装置还包括供第二缆绳缠绕的圆轮,所述第二缆绳绕过所述圆轮与所述第二挂钩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起吊装置还包括:起吊臂,设置于所述母船上;以及多个滑轮,设置于起吊臂上,所述第一缆绳依次从各所述滑轮绕过垂至所述母船的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挂钩通过绳网与第二挂钩连接,由于绳网的面积较大,可以增加与第二挂钩的接触面积,便于该绳网与第二挂钩的连接。并通过将收放装置设置于无人船上,用于在无人船靠近母船时压紧第二缆绳,而当无人船靠近母船,并朝着第一挂钩的方向向前行驶时,松开收放装置,第二缆绳被松开,从而使得设置于第二缆绳端部的第二挂钩下落至水中,并进一步使得第二挂钩与绳网连接,然后通过起吊装置拉起无人船至母船上,通过收放装置可以避免第二挂钩长时间浸泡于海水中,同时也避免了第二挂钩勾住海面上的漂浮物而影响无人船的前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增加了无人船和母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收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起吊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挂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附图中的标号如下:1-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11-起吊装置;111-第一缆绳;112-第一挂钩;113-起吊臂;114-滑轮;115-绳网;12-挂钩装置;121-第二缆绳;122-第二挂钩;1221-杆件;1222-钩体;1223-弹性件;1224-弹簧;1225-第一段;1226-第二段;1227-加强杆;123-圆轮;13-收放装置;131-安装板;132-挡板;133-驱动机构;1331-驱动段;1332-伸缩段;1334-压板;2-母船;3-无人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1,其可以对无人船3进行牵引。该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1包括设置于母船2上的起吊装置11、设置于无人船3上的挂钩装置12以及设置于无人船3上的收放装置13。其中,起吊装置11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母船2上延伸的第一缆绳111,该第一缆绳111垂至母船2的外侧并在其端部设有第一挂钩112,第一挂钩112的远离第一缆绳111的端部连接有绳网115,用于对无人船3进行牵引。挂钩装置12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无人船3上延伸的第二缆绳121,该第二缆绳121垂至无人船3的外侧,且第二缆绳121的端部设有用于与绳网115连接的第二挂钩122,即第二挂钩122与第一挂钩112通过绳网115连接。收放装置13,设置于无人船3上,用于压紧或者松开第二缆绳121,以避免第二挂钩122长时间在海水中浸泡。具体地,第一挂钩112通过绳网115与第二挂钩122连接,绳网115可以增加与第二挂钩122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用于将无人船(3)牵引至母船(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起吊装置(11),设置于所述母船(2)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母船(2)上延伸的第一缆绳(111),所述第一缆绳(111)的端部设有第一挂钩(112),所述第一挂钩(112)的远离所述第一缆绳(111)的端部连接有绳网(115);/n挂钩装置(12),设置于所述无人船(3)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无人船(3)上延伸的第二缆绳(121),所述第二缆绳(121)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绳网(115)连接的第二挂钩(122);以及/n收放装置(13),设置于所述无人船(3)上,用于压紧或松开所述第二缆绳(1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用于将无人船(3)牵引至母船(2)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起吊装置(11),设置于所述母船(2)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母船(2)上延伸的第一缆绳(111),所述第一缆绳(111)的端部设有第一挂钩(112),所述第一挂钩(112)的远离所述第一缆绳(111)的端部连接有绳网(115);
挂钩装置(12),设置于所述无人船(3)上,其上设有至少一根从所述无人船(3)上延伸的第二缆绳(121),所述第二缆绳(121)的端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绳网(115)连接的第二挂钩(122);以及
收放装置(13),设置于所述无人船(3)上,用于压紧或松开所述第二缆绳(1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装置(13)包括:
安装板(131),位于第二缆绳(121)的一侧;
挡板(132),位于第二缆绳(121)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板(131)平行设置于所述无人船(3)上;以及
驱动机构(133),安装于安装板(131)上,用于将所述第二缆绳(121)压紧于所述挡板(13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3)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缆绳(121)压紧于所述挡板(132)上的压板(133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3)还包括:
驱动段(1331),位于所述安装板(131)背离所述第二缆绳(121)的一侧;以及
伸缩段(1332),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段(1331)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板(131)与所述压板(1334)连接。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船布放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3)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油缸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松陆斌王雪刘陈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