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893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包括车筐、悬挂固定结构、第一固定板、第一调节孔、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板、悬挂臂、第二调节孔、挡泥板结构、挡泥板挂耳、第三调节孔、第二固定螺栓和挡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挡泥板直接安装在车筐部位上,使挡泥板部件的拆卸与安装更加的方便,从而使挡泥板的清洁与维修也更加的便利,而每一侧的安装结构均具有六个可以进行位置调节的调节安装孔,通过松紧固定螺栓,然后可以进行螺栓位置的调节,六个安装孔使得安装的挡泥板可以进行空间上各个方向的位置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以及车型种类,大大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广泛性。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six way adjustable basket and mud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具体为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属于机械制造

技术介绍
如今常见的自行车等小型交通工具都安装有挡泥板,挡泥板可以有效的阻止由于车轮的转动而带起的泥沙瓦砾等杂物,飞溅的泥沙瓦砾可能对行人造成困扰,同时也可能影响车辆性能,同时车筐也被用于一部分的交通工具上,用于物品的承载。然而,传统的挡泥板通常直接连接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主体上,不利于对于挡泥板的拆卸与维护,同时由于挡泥板的位置通常是直接进行固定的,无法进行位置的改变,使得特定的车辆必须特定的挡泥板,故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安装灵活,可进行多个方向的调整,实用性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包括车筐,所述车筐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悬挂固定结构,所述悬挂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调节孔、第一固定螺栓、第二固定板、悬挂臂和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车筐的一内侧和一外侧相抵触,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固定螺栓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孔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并通过螺母螺纹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悬挂臂,所述悬挂臂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连接有挡泥板结构,所述挡泥板结构包括挡泥板挂耳,第三调节孔、第二固定螺栓和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所述挡泥板挂耳的一端均开设有所述第三调节孔,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的一端分别与一只所述悬挂臂的一端相抵触,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设有两只,分别贯穿一只所述悬挂臂上开设的所述第二调节孔与一只与其相抵触的所述挡泥板挂耳上开设的所述第三调节孔并通过螺母螺纹固定。优选的,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避免发生脱落,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一调节孔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线对称设置。优选的,为了更加方便挡泥板的安装与调整,同时增加稳定性,所述第二固定板呈“门”字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两段设置的所述悬挂臂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中部垂直。优选的,为了增加挡泥板对泥沙的阻挡效果,同时防止挡泥板发生脱落,所述挡泥板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挡泥板上固定连接的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关于所述挡泥板的中心对称分布。优选的,为了方便对挡泥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同时保证螺栓对各结构的固定效果,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孔与所述第三调节孔均呈圆角矩形,且宽度均相等。优选的,为了使挡泥板的挡泥效果达到最好,同时方便安装,所述悬挂臂与所述挡泥板挂耳互相垂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将挡泥板直接安装在车筐部位上,使挡泥板部件的拆卸与安装更加的方便,从而使挡泥板的清洁与维修也更加的便利,本技术通过两只固定板与设置于挡泥板上的两只挡泥板挂耳对挡泥板进行固定,两只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车筐上,使得整体结构可以进行方便的拆卸,而每一侧的安装结构均具有六个可以进行位置调节的调节安装孔,通过松紧固定螺栓,然后可以进行螺栓位置的调节,六个安装孔使得安装的挡泥板可以进行空间上各个方向的位置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以及车型种类,大大增加了本技术的适用广泛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筐,2、悬挂固定结构,21、第一固定板,22、第一调节孔,23、第一固定螺栓,24、第二固定板,25、悬挂臂,26、第二调节孔,3、挡泥板结构,31、挡泥板挂耳,32、第三调节孔,33、第二固定螺栓,34、挡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包括车筐1,所述车筐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悬挂固定结构2,所述悬挂固定结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调节孔22、第一固定螺栓23、第二固定板24、悬挂臂25和第二调节孔26,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车筐1的一内侧和一外侧相抵触,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22,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3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孔2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4并通过螺母螺纹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悬挂臂25,所述悬挂臂25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孔26,所述第二调节孔26连接有挡泥板结构3,所述挡泥板结构3包括挡泥板挂耳31,第三调节孔32、第二固定螺栓33和挡泥板34,所述挡泥板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31,所述挡泥板挂耳31的一端均开设有所述第三调节孔32,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31的一端分别与一只所述悬挂臂25的一端相抵触,所述第二固定螺栓33设有两只,分别贯穿一只所述悬挂臂25上开设的所述第二调节孔26与一只与其相抵触的所述挡泥板挂耳31上开设的所述第三调节孔32并通过螺母螺纹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3与所述第一调节孔22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3以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中线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24呈“门”字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固定板24两段设置的所述悬挂臂25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中部垂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挡泥板34为弧形结构,且所述挡泥板34上固定连接的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31关于所述挡泥板34的中心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调节孔22,所述第二调节孔26与所述第三调节孔32均呈圆角矩形,且宽度均相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悬挂臂25与所述挡泥板挂耳31互相垂直。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被安装车辆置于水平地面,同时将车辆上的车筐1方正,方便结构的安装,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如车辆轮胎的高度,适用路况等决定挡泥板34的安装位置,做好准备工作后,将第一固定板21的一侧紧密贴合车筐1的内侧壁,注意第一固定板21需要呈水平放置,将第二固定板24的中部抵紧车筐1的外侧壁,并使设置于第二固定板24中部的两个螺栓安装孔与第一固定板21上开设的两个第一调节孔22相对应,而后将两根第一固定螺栓23分别依次穿过第二固定板24、车筐1和第一调节孔22,此时可以将第一固定螺栓23的螺杆部位沿第一调节孔22进行适当的移动以进行安装位置的微调,确定好位置后,利用螺母将第一固定螺栓23固定好,第二固定板24固定完成后,将挡泥板34上设置的两只挡泥板挂耳31分别与第二固定板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包括车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筐(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悬挂固定结构(2),所述悬挂固定结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调节孔(22)、第一固定螺栓(23)、第二固定板(24)、悬挂臂(25)和第二调节孔(26),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车筐(1)的一内侧和一外侧相抵触,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22),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3)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孔(2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4)并通过螺母螺纹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悬挂臂(25),所述悬挂臂(25)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孔(26),所述第二调节孔(26)连接有挡泥板结构(3),所述挡泥板结构(3)包括挡泥板挂耳(31),第三调节孔(32)、第二固定螺栓(33)和挡泥板(34),所述挡泥板(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31),所述挡泥板挂耳(31)的一端均开设有所述第三调节孔(32),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31)的一端分别与一只所述悬挂臂(25)的一端相抵触,所述第二固定螺栓(33)设有两只,分别贯穿一只所述悬挂臂(25)上开设的所述第二调节孔(26)与一只与其相抵触的所述挡泥板挂耳(31)上开设的所述第三调节孔(32)并通过螺母螺纹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向可调节车筐与泥板连接结构,包括车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筐(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悬挂固定结构(2),所述悬挂固定结构(2)包括第一固定板(21)、第一调节孔(22)、第一固定螺栓(23)、第二固定板(24)、悬挂臂(25)和第二调节孔(26),所述第一固定板(2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一侧分别与所述车筐(1)的一内侧和一外侧相抵触,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上开设有所述第一调节孔(22),所述第一固定螺栓(23)贯穿所述第一调节孔(2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4)并通过螺母螺纹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板(24)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悬挂臂(25),所述悬挂臂(25)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二调节孔(26),所述第二调节孔(26)连接有挡泥板结构(3),所述挡泥板结构(3)包括挡泥板挂耳(31),第三调节孔(32)、第二固定螺栓(33)和挡泥板(34),所述挡泥板(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31),所述挡泥板挂耳(31)的一端均开设有所述第三调节孔(32),两只所述挡泥板挂耳(31)的一端分别与一只所述悬挂臂(25)的一端相抵触,所述第二固定螺栓(33)设有两只,分别贯穿一只所述悬挂臂(25)上开设的所述第二调节孔(26)与一只与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新罗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尚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