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929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CM控制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第一LED灯模组、第二LED灯模组、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第一控制模组控制第一LED灯模组呼吸式亮灯或常亮;第二控制模组控制第二LED灯模组闪烁式亮灯;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相连,第一LED灯模组和第二LED灯模组通过一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相连,BCM控制模块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其结构检修方便,达到减少功能灯的空间结构、提高灯具空间的利用率的技术效果,还实现了日间行车灯的呼吸动态效果,以增强解锁或上锁后的视觉效果。

An integrated LED light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various lighting m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灯控制电路
,尤其是一种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车灯总成内具有位置灯、日间行车灯、转向灯,然后在位置灯连接一控制电路板、日间行车灯上连接一控制电路板,在转向灯上连接一控制电路板,各控制电路板均与汽车的BCM控制相连,进而各电路板进行分别驱动各个灯进行工作,基于这样的设计使得汽车上需要设计更多的空间进行分别放置各个控制电路板,使得较为占用汽车内的空间,并且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对接后线路杂乱,不便于检修,制造也较为复杂;另外,还由于当代人消费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车灯动态效果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车灯的动态效果越来越受到车灯电子工程师的重视,汽车在解锁车的过程中,车灯中只是转向灯闪烁,但现在的消费者已不满足现状,因此本申请是基于上述缺点进行研发出一种使得汽车的日间行车灯具有呼吸式动态效果的LED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包括BCM控制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第一LED灯模组、第二LED灯模组、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第一控制模组控制第一LED灯模组呼吸式亮灯或常亮;第二控制模组控制第二LED灯模组闪烁式亮灯;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相连,第一LED灯模组和第二LED灯模组通过一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相连,BCM控制模块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作为优选,第一控制模组包括信号输入输出开关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第一IC驱动电路和用于降低第一LED灯模组亮度的亮度控制模块,信号输入输出开关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一IC驱动电路相连,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一IC驱动电路相连,亮度控制模块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一IC驱动电路相连,第一IC驱动电路通过接口与第一LED灯模组相连。其结构以充分实现在汽车解锁或上锁时将第一LED灯模组实现呼吸式亮灯,在汽车启动后第一LED灯模组常亮作为日间行车灯使用,然而汽车在打开小灯开关后通过亮度控制模块调整第一LED灯模组常亮的亮度,以将第一LED灯模组作为汽车位置灯使用;同时还内置二极管来实现防反接功能。作为优选,还包括NTC保护电路,NTC保护电路中NTC热敏电阻放置在第一LED灯模组旁侧,以监测第一LED灯模组的温度。其结构起到保护第一LED灯模组在常亮的情况下防止过热而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作为优选,还包括负载保护电路,第一IC驱动电路通过负载保护电路与第一LED灯模组相连。其结构用于检测提供给负载的电压,当提供给负载的电压发生变化,而与设定值不符时,则断开,起到对负载保护的作用,。作为优选,第二控制模组包括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和第二IC驱动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二IC驱动电路相连,第二IC驱动电路通过接口与第二LED灯模组相连。其结构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二LED灯模组左右汽车转向灯使用时进行闪烁的功能;同时还内置二极管来实现防反接功能。作为优选,还包括转向灯侦测电路,转向灯侦测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二IC驱动电路相连。其结构起到保护第二LED灯模组的作用。作为优选,信号输入输出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5和电阻R15,三极管的基极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的引脚PWM/IN相连,其集电极分别与第一IC驱动电路中IC驱动芯片U2的引脚PWDIM、电阻R15的一端相连,其发射极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一IC驱动电路中的VSM端相连。其结构用于控制PWM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作为优选,亮度控制电路包括二极管D5、电容C6、电容C7、电容C9、电容C11、三极管Q4、三极管Q2、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9、电阻R10和定时芯片U1,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二极管D5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的引脚POS+相连,电容C11的一端也连接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上,电容C11的另一端和定时芯片U1的引脚一分别通过接地线进行接地连接,且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9的一端和电容C6的一端均连接在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线上;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的连接线上,电阻R9的一端分别与电容C9的另一端、定时芯片U1的引脚TR1,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定时芯片U1的引脚DIS和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与定时芯片U1的引脚CON相连,定时芯片U1的引脚TR1和引脚THR相连,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和定时芯片U1的引脚RST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定时芯片U1的引脚VCC、电容C7的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定时芯片U1的引脚OUT相连,定时芯片U1的引脚OUT与第一IC驱动电路中IC驱动芯片U2的引脚PWDIM相连,且定时芯片U1的引脚VCC还与第一IC驱动电路中的VSM端相连。定时芯片U1的引脚OUT输出PWM调光信号,再将调光信号输入给日间行车灯的驱动芯片U2,驱动芯片U2根据PWM调光信号进行自动调节输出电流,实现位置灯功能。作为优选,NTC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电阻R34、电容C22、电容C23、电容C27、比较器U3、MOS管Q8和第一LED灯模组中的热敏电阻R55;电阻R31的一端、电阻R22的一端和电阻R26的一端均比较器U3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31的另一端分别与热敏电阻R55和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1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比较器U3的供电端V和第一IC驱动电路相连,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1的另一端和电阻R25的一端均与比较器U3的同相输入端相连,电阻R26的另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和比较器U3的接地端G均接地,比较器U3的输出端O分别与电阻R34的另一端、电容C27的一端和MOS管Q8的栅极相连,电容C27的另一端和MOS管Q8的源极均接地,MOS管Q8的漏极与电阻R33的一端相连,电阻R3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IC驱动电路中IC驱动芯片U2的引脚V3V3、电容C22的一端和电阻R32的一端相连,电容C22的另一端和电阻R32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32的一端还与第一IC驱动电路中IC驱动芯片U2的引脚ADIM相连。作为优选,负载保护电路包括MOS管Q7、电阻R28、二极管D7和电阻R29,电阻R28和二极管D7相互并联,且二极管D7的一端与第一IC驱动电路相连;MOS管Q7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28的一端和电阻R29的一端相连,其源极与电阻R28相连,其漏极通过电阻R4和两个相互并联的储能电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CM控制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第一LED灯模组、第二LED灯模组、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第一控制模组控制第一LED灯模组呼吸式亮灯或常亮;第二控制模组控制第二LED灯模组闪烁式亮灯;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相连,第一LED灯模组和第二LED灯模组通过一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相连,BCM控制模块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CM控制模块、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第一LED灯模组、第二LED灯模组、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第一控制模组控制第一LED灯模组呼吸式亮灯或常亮;第二控制模组控制第二LED灯模组闪烁式亮灯;第一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相连,第一LED灯模组和第二LED灯模组通过一接口分别与第一控制模组和第二控制模组相连,BCM控制模块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车灯多种亮灯模式的集成式LED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模组包括信号输入输出开关电路、第一整流滤波电路、第一IC驱动电路和用于降低第一LED灯模组亮度的亮度控制模块,信号输入输出开关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一IC驱动电路相连,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一IC驱动电路相连,亮度控制模块分别与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和第一IC驱动电路相连,第一IC驱动电路通过接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晶刘宗良刘子豪许南贵陈梦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来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