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28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属于塑胶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塑胶膜在二次冷却过程中需要较长的冷却路径所以不利于节省设备占据空间的问题。本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自由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送料辊,送料辊的内部具有空腔,送料辊的两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入液口和出液口,入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一循环冷却机连接,这些送料辊的转轴处于一虚拟来回对折线的对折点处,该虚拟来回对折线由若干收尾平行对接的“V”形线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冷却输送装置能够使成品膜在输送的过程中充分冷却,而且该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占用空间小。

A cool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plastic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
本技术属于塑胶膜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塑胶膜是通过聚合材料制成的膜,它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生活等领域。塑胶膜的成型方式大致上包括原料热融解、初步冷却、挤压成型、二次冷却、成料收集等工序,其中,二次冷却这道工序中,为了提高效率,一般的设备都会采用边输送边冷却的形式,常见的原理是通过在输送辊内循环注入冷却液,使塑料膜在输送的过程中也能产生冷却效果,但是为了冷却充分,需要多排平行并列设置的输送辊才能完成,而多排平行设置的输送辊会极大地加长整台设备的长度,设备的安置空间占据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塑胶膜在二次冷却过程中需要较长的冷却路径所以不利于节省设备占据空间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自由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送料辊,送料辊的内部具有空腔,送料辊的两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入液口和出液口,入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一循环冷却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这些送料辊的转轴处于一虚拟来回对折线的对折点处,该虚拟来回对折线由若干收尾平行对接的“V”形线构成,支架上还设有若干组加长引导组,加长引导组包括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处于相邻两个送料辊的缝隙之间,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之间的相对间距能通过一间距调节部件完成调节。首先,成品膜设置在送料辊上进行传输,因为送料辊不是平行并排设置的,所以成品膜在经过各个送料辊的路径会很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让冷却效果更好,而且,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的存在进一步的拉长了成品膜所输送而过的路径,值得注意的是,浮空部分的成品膜也会受到送料辊内冷却液的冷却,因为冷气会通过空气传播。在上述的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中,所述的间距调节部件包括第一U形块和第二U形块,第一U形块的“U”形口处开设有内孔,第二U形块的“U”形口滑动插设在内孔中,第一U形块和第二U形块通过一滑道设置在支架上,第一U形块相对支架固定,第二U形块相对支架能在滑道内滑动,第一引导辊自由转动设置在第一U形块上,第二引导辊自由转动设置在第二U形块上,第一U形块和第二U形块上间隔设有若干相互之间能卡紧固定的卡扣。调整过程,通过松开卡扣,然后移动第一U形块和第二U形块,当第一引导辊和第二引导辊的间距达到合适距离时,在将该位置处的卡扣紧固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冷却输送装置能够使成品膜在输送的过程中充分冷却,而且该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冷却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冷却输送装置在间距调节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送料辊;2、第一引导辊;3、第二引导辊;4、第一U形块;5、第二U形块;6、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自由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送料辊1,送料辊1的内部具有空腔,送料辊1的两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入液口和出液口,入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一循环冷却机连接,这些送料辊1的转轴处于一虚拟来回对折线的对折点处,该虚拟来回对折线由若干收尾平行对接的“V”形线构成,支架上还设有若干组加长引导组,加长引导组包括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处于相邻两个送料辊1的缝隙之间,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之间的相对间距能通过一间距调节部件完成调节。首先,成品膜设置在送料辊1上进行传输,因为送料辊1不是平行并排设置的,所以成品膜在经过各个送料辊1的路径会很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让冷却效果更好,而且,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的存在进一步的拉长了成品膜所输送而过的路径,值得注意的是,浮空部分的成品膜也会受到送料辊1内冷却液的冷却,因为冷气会通过空气传播。间距调节部件包括第一U形块4和第二U形块5,第一U形块4的“U”形口处开设有内孔,第二U形块5的“U”形口滑动插设在内孔中,第一U形块4和第二U形块5通过一滑道设置在支架上,第一U形块4相对支架固定,第二U形块5相对支架能在滑道内滑动,第一引导辊2自由转动设置在第一U形块4上,第二引导辊3自由转动设置在第二U形块5上,第一U形块4和第二U形块5上间隔设有若干相互之间能卡紧固定的卡扣6。调整过程,通过松开卡扣6,然后移动第一U形块4和第二U形块5,当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的间距达到合适距离时,在将该位置处的卡扣6紧固即可。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自由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送料辊(1),送料辊(1)的内部具有空腔,送料辊(1)的两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入液口和出液口,入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一循环冷却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这些送料辊(1)的转轴处于一虚拟来回对折线的对折点处,该虚拟来回对折线由若干收尾平行对接的“V”形线构成,支架上还设有若干组加长引导组,加长引导组包括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处于相邻两个送料辊(1)的缝隙之间,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之间的相对间距能通过一间距调节部件完成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膜的冷却输送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自由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送料辊(1),送料辊(1)的内部具有空腔,送料辊(1)的两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入液口和出液口,入液口和出液口通过管道与一循环冷却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这些送料辊(1)的转轴处于一虚拟来回对折线的对折点处,该虚拟来回对折线由若干收尾平行对接的“V”形线构成,支架上还设有若干组加长引导组,加长引导组包括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处于相邻两个送料辊(1)的缝隙之间,第一引导辊(2)和第二引导辊(3)之间的相对间距能通过一间距调节部件完成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甜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李氏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