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8419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夹持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支架一侧,第一电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杠,第三支架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第二伸缩杆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第二电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另一端与夹持装置连接,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平行设置有的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和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驱动端连接有曲柄;夹持装置的设置,使得模具在输送过程中不易掉落,进而保护了工作环境。

A kind of mould process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based on automatic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加工中,传统工序常采用人工搬运或者行吊输送,大量的模具进行运输对工作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输送过程中由于模具较重,易造成输送过程中模具对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夹持装置的设置,使得模具在输送过程中不易掉落,进而保护了工作环境。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夹持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支架一侧,第一电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杠,第三支架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伸缩杆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第二伸缩杆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第二电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另一端与夹持装置连接。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平行设置有的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二滑轨、第三滑轨和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驱动端连接有曲柄,曲柄一侧连接有第一曲柄连杆机构,曲柄一侧连接有第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滑块,第一连杆一端与曲柄连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一滑块一侧连接有第一板,第一板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机械手,第一机械手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二曲柄连杆机构沿第三电机的主轴轴向对称,所述第二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滑块,第二连杆一端与曲柄连接,第二连杆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第二滑块一侧连接有第二板,第二板另一端连接第二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进一步地,第一滑块套设与第二滑轨上,第一机械手设置于第三滑轨上,第一限位板可滑动设置于第三滑轨上,第二滑块套设与第二滑轨上,第二机械手设置于第三滑轨上,第二限位板可滑动设置于第三滑轨上。进一步地,第二电机通过第三支架固定,第三固定板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进一步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固定板和第一滑轨,第一丝杠与第一支架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套筒,第二丝杠与第一滑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护套。进一步地,第二滑轨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滑轨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第三滑轨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三滑轨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结构简单,夹持响应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对机械手进行夹持响应的控制,实现了机械与电气控制的高度配合,提高了模具的输送质量;限位板的设置,实现了第三电机转动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装置的运行可控性;夹持装置的设置,使得模具在输送过程中不易掉落,进而保护了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支架,2、夹持装置,3、第一丝杠,4、第一滑轨,5、第二支架,6、第一电机,7、第一套筒,8、第三支架,9、第二电机,10、第一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2、第二丝杠,13、第一防护套,14、第四固定板,21、第一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3、第三固定板,24、第二滑轨,25、第三滑轨,26、第三电机,27、曲柄,28、第一连杆,29、第二连杆,30、第一滑块,31、第二滑块,32、第一板,33、第二板,34、第一机械手,35、第二机械手,36、第一限位板,37、第二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夹持装置的设置,使得模具在输送过程中不易掉落,进而保护了工作环境。参照图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5、第三支架8、夹持装置2、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9,第一电机6设置于第一支架1一侧,第一电机6驱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杠3,第三支架8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0、第二伸缩杆11,第一伸缩杆10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2,第二伸缩杆11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2,第二电机9驱动端连接有第二丝杠12,第二丝杠12另一端与夹持装置2连接。第二电机9通过第三支架8固定,第三固定板23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21,第三固定板23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22。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5、第三支架8分别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5之间连接有第四固定板14和第一滑轨4,第一丝杠3与第一支架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套筒7,第二丝杠12与第一滑轨4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防护套13。夹持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板21、与第一固定板21平行设置有的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二滑轨24、第三滑轨25和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驱动端连接有曲柄27,曲柄27一侧连接有第一曲柄连杆机构,曲柄27一侧连接有第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8和第一滑块30,第一连杆28一端与曲柄27连接,第一连杆28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0连接,第一滑块30一侧连接有第一板32,第一板32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机械手34,第一机械手34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6。所述第一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二曲柄连杆机构沿第三电机26的主轴轴向对称,所述第二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二连杆29和第二滑块31,第二连杆29一端与曲柄27连接,第二连杆29另一端与第二滑块31连接,第二滑块31一侧连接有第二板33,第二板33另一端连接第二机械手35,第二机械手35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37。第一滑块30套设与第二滑轨24上,第一机械手34设置于第三滑轨25上,第一限位板36可滑动设置于第三滑轨25上,第二滑块31套设与第二滑轨24上,第二机械手35设置于第三滑轨25上,第二限位板37可滑动设置于第三滑轨25上。第二滑轨24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21,第二滑轨24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22,第三滑轨25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21,第三滑轨25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22。第一电机6的启动并驱动第一丝杠3转动,进而带动夹持装置2水平移动,第二电机9的启动并驱动第二丝杠12的运动,带动夹持装置2上下移动,夹持装置2上设置有万向节,使得夹持装置2能360度旋转,实现多方位对模具的输送,夹持装置2中的第三电机26启动并驱动曲柄27转动,由于曲柄27做偏心运动,故而带动第一连杆28和第二连杆29的移动,继而带动第一滑块30和第二滑块31在第二滑轨24上的水平移动,最终带动第一机械手34和第二机械手35在第三滑轨25上移动,从而进行模具输送的夹持。当第一机械手34运动与第一限位板36接触时,第三电机26停止工作,实现第一机械手34的对模具输送的夹紧和第二机械手35对模具输送的松开;当第二机械手35运动与第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5)、第三支架(8)、夹持装置(2)、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9),第一电机(6)设置于第一支架(1)一侧,第一电机(6)驱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杠(3),第三支架(8)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0)、第二伸缩杆(11),第一伸缩杆(10)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2),第二伸缩杆(11)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2),第二电机(9)驱动端连接有第二丝杠(12),第二丝杠(12)另一端与夹持装置(2)连接;/n夹持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板(21)、与第一固定板(21)平行设置有的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二滑轨(24)、第三滑轨(25)和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驱动端连接有曲柄(27),曲柄(27)一侧连接有第一曲柄连杆机构,曲柄(27)一侧连接有第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8)和第一滑块(30),第一连杆(28)一端与曲柄(27)连接,第一连杆(28)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0)连接,第一滑块(30)一侧连接有第一板(32),第一板(32)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机械手(34),第一机械手(34)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5)、第三支架(8)、夹持装置(2)、第一电机(6)和第二电机(9),第一电机(6)设置于第一支架(1)一侧,第一电机(6)驱动端连接有第一丝杠(3),第三支架(8)上方两侧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0)、第二伸缩杆(11),第一伸缩杆(10)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2),第二伸缩杆(11)另一端连接夹持装置(2),第二电机(9)驱动端连接有第二丝杠(12),第二丝杠(12)另一端与夹持装置(2)连接;
夹持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板(21)、与第一固定板(21)平行设置有的第二固定板(22)、第三固定板(23)、第二滑轨(24)、第三滑轨(25)和第三电机(26),第三电机(26)驱动端连接有曲柄(27),曲柄(27)一侧连接有第一曲柄连杆机构,曲柄(27)一侧连接有第二曲柄连杆机构,所述第一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28)和第一滑块(30),第一连杆(28)一端与曲柄(27)连接,第一连杆(28)另一端与第一滑块(30)连接,第一滑块(30)一侧连接有第一板(32),第一板(32)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机械手(34),第一机械手(34)一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动夹持的模具加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二曲柄连杆机构沿第三电机(26)的主轴轴向对称,所述第二曲柄连杆机构包括第二连杆(29)和第二滑块(31),第二连杆(29)一端与曲柄(27)连接,第二连杆(29)另一端与第二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一黄玲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华美机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