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18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外壳结构,包括壳体、负极板、内螺纹环和正极板;壳体:所述壳体为上下端均敞口的筒形壳体,壳体上侧敞口的边缘等角度分布有压板,壳体内侧面的中部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块;负极板:所述负极板设在壳体的内腔下端,负极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内罩,负极板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粘接块,且粘接块处在内罩的外侧,粘接块与连接块对应连接;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固定在壳体内侧面的上端,内螺纹环上表面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胶圈;正极板:所述正极板设在内螺纹环的上表面,本电池外壳结构,结构简单,安装和加工方便,能够一定程度上吸收电池的内压,极大降低爆炸和燃烧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A battery she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外壳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池外壳
,具体为一种电池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内压增高的状况,这就使得电池具有爆炸、燃烧的危险性,而现有电池外壳形态单一固定,封闭性强,无法释放或吸收压力,一旦爆炸即造成严重后果,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外壳结构,结构简单,安装和加工方便,能够一定程度上吸收电池的内压,极大降低爆炸和燃烧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外壳结构,包括壳体、负极板、内螺纹环和正极板;壳体:所述壳体为上下端均敞口的筒形壳体,壳体上侧敞口的边缘等角度分布有压板,壳体内侧面的中部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块;负极板:所述负极板设在壳体的内腔下端,负极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内罩,负极板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粘接块,且粘接块处在内罩的外侧,粘接块与连接块对应连接;内螺纹环:所述内螺纹环固定在壳体内侧面的上端,内螺纹环上表面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胶圈;正极板:所述正极板设在内螺纹环的上表面,且正极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外螺纹环,所述外螺纹环与内螺纹环螺纹连接;其中:还包括安装环和支撑弹簧,所述安装环固定在壳体下端内侧面,安装环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上端与负极板固定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负极板包括环板,环板的上表面内罩的下端固定相连,环板的内环过渡连接有锥罩,锥罩裸露至壳体的下端外侧,方便进行电池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罩包括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为上下端敞口的筒形罩壳,隔离罩的外侧边缘挤压出竖直方向的气槽,气槽使隔离罩和壳体之间存在空隙,为电池内部混合物的增压提供吸收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板包括顶罩,顶罩处在压板和内螺纹环之间,顶罩的上表面过渡连接有金属帽,通过压板对顶罩进行定位。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固定在内螺纹环的下端面,且压环与气槽对应,压环对气槽的上端进行封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电池外壳结构,具有以下好处:1、结构简单,加工和使用方便,通过内螺纹环和外螺纹环的连接实现对正极板的固定,通过胶圈进行密封,同时上侧通过压板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和稳定性,底部负极板具有位移空间,电池内部的混合物内压过大时可推动负极板移动,从而避免电池的涨裂、爆炸和泄露;2、内侧通过隔离罩进行隔离,隔离罩的外侧分布有气槽,使得壳体和隔离罩之间存在一定的空腔,电池内部混合物增压时可推动隔离罩的气槽部分外凸形变,对内压进行一定程度的释放,同时保证壳体和外形的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罩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01压板、102连接块、2粘接块、3负极板、301环板、302锥罩、4内罩、401隔离罩、402气槽、5内螺纹环、6正极板、601顶罩、602金属帽、7胶圈、8外螺纹环、9压环、10安装环、11支撑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外壳结构,包括壳体1、负极板3、内螺纹环5和正极板6;壳体1:壳体1为上下端均敞口的筒形壳体,壳体1上侧敞口的边缘等角度分布有压板101,壳体1内侧面的中部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块102;负极板3:负极板3设在壳体1的内腔下端,负极板3的上表面固定有内罩4,负极板3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粘接块2,且粘接块2处在内罩4的外侧,粘接块2与连接块102对应连接,负极板3包括环板301,环板301的上表面内罩4的下端固定相连,环板301的内环过渡连接有锥罩302,内罩4包括隔离罩401,隔离罩401为上下端敞口的筒形罩壳,隔离罩401的外侧边缘挤压出竖直方向的气槽402,内侧通过隔离罩401进行隔离,隔离罩401的外侧分布有气槽402,使得壳体1和隔离罩401之间存在一定的空腔,电池内部混合物增压时可推动隔离罩401的气槽402部分外凸形变,对内压进行一定程度的释放,同时保证壳体1和外形的完整性;内螺纹环5:内螺纹环5固定在壳体1内侧面的上端,内螺纹环5上表面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胶圈7;正极板6:正极板6设在内螺纹环5的上表面,且正极板6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外螺纹环8,外螺纹环8与内螺纹环5螺纹连接,正极板6包括顶罩601,顶罩601处在压板101和内螺纹环5之间,顶罩601的上表面过渡连接有金属帽602;其中:还包括安装环10和支撑弹簧11,安装环10固定在壳体1下端内侧面,安装环10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弹簧11,支撑弹簧11的上端与负极板3固定相连,还包括压环9,压环9固定在内螺纹环5的下端面,且压环9与气槽402对应。结构简单,加工和使用方便,通过内螺纹环5和外螺纹环8的连接实现对正极板6的固定,通过胶圈7进行密封,同时上侧通过压板101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密封性和稳定性,底部负极板3具有位移空间,电池内部的混合物内压过大时可推动负极板3移动,从而避免电池的涨裂、爆炸和泄露。安装时,支撑弹簧11两端分别与安装环10和环板301固定,环板301的下表面通过粘接块2与壳体1内侧面的连接块102粘接固定,在内罩4内安装碳棒、填充物等,然后盖上顶罩601,使内螺纹环5和外螺纹环8螺纹连接,弯折壳体1上端的压板101使压板101固定在顶罩601的上侧,隔离罩401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电池内部混合物使用产生内压时体积膨胀,可向外侧挤压隔离罩401的气槽402部分,增大隔离罩401的内侧体积,内压过大时,内部混合可推动负极板3,使粘接块2和连接块102分离,负极板3和内罩4向下移动,进一步释放空间,同时支撑弹簧11形变缩短,减缓内压,同时内部混合物无泄漏。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负极板(3)、内螺纹环(5)和正极板(6);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上下端均敞口的筒形壳体,壳体(1)上侧敞口的边缘等角度分布有压板(101),壳体(1)内侧面的中部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块(102);负极板(3):所述负极板(3)设在壳体(1)的内腔下端,负极板(3)的上表面固定有内罩(4),负极板(3)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粘接块(2),且粘接块(2)处在内罩(4)的外侧,粘接块(2)与连接块(102)对应连接;内螺纹环(5):所述内螺纹环(5)固定在壳体(1)内侧面的上端,内螺纹环(5)上表面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胶圈(7);正极板(6):所述正极板(6)设在内螺纹环(5)的上表面,且正极板(6)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外螺纹环(8),所述外螺纹环(8)与内螺纹环(5)螺纹连接;其中:还包括安装环(10)和支撑弹簧(11),所述安装环(10)固定在壳体(1)下端内侧面,安装环(10)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弹簧(11),支撑弹簧(11)的上端与负极板(3)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负极板(3)、内螺纹环(5)和正极板(6);壳体(1):所述壳体(1)为上下端均敞口的筒形壳体,壳体(1)上侧敞口的边缘等角度分布有压板(101),壳体(1)内侧面的中部等角度分布有连接块(102);负极板(3):所述负极板(3)设在壳体(1)的内腔下端,负极板(3)的上表面固定有内罩(4),负极板(3)上表面的边缘位置设有粘接块(2),且粘接块(2)处在内罩(4)的外侧,粘接块(2)与连接块(102)对应连接;内螺纹环(5):所述内螺纹环(5)固定在壳体(1)内侧面的上端,内螺纹环(5)上表面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胶圈(7);正极板(6):所述正极板(6)设在内螺纹环(5)的上表面,且正极板(6)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外螺纹环(8),所述外螺纹环(8)与内螺纹环(5)螺纹连接;其中:还包括安装环(10)和支撑弹簧(11),所述安装环(10)固定在壳体(1)下端内侧面,安装环(10)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弹簧(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少敏刘春燕
申请(专利权)人:鹏盛国能深圳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