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11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包括底板、顶盖、扬声器、处理器、升降机构、移动板、矫正机构、识别机构和两个侧向板,矫正机构包括第一马达和两个矫正组件,矫正组件包括支撑管、第一输出轴、平板和矫正单元,识别机构包括吊杆、吊板、调向组件和识别器,识别器上设有显示器、调向板、摄像头、第一距离传感器和两个调节组件,该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通过矫正机构从两侧对游客的头部进行矫正,防止拍摄脸部图像时游客头部左右偏转,不仅如此,通过识别机构扫描人脸轮廓,确定游客头部俯仰角后,调节摄像头,使摄像头采集正面的人脸图像,进而提高了人脸识别精度,有助于安检工作顺利进行。

A security door with high accuracy for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由于人脸识别具有快速验证身份的功能,人脸识别技术常常应用于各种安检设备中,如在安检门上安装摄像头,这样安检门可快速确认游客的身份,无需安检人员检查身份证,方便安检的同时提高了安检效率,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摄像头在采集游客的人脸图像时,由于摄像头的位置固定,而游客容易进行转头、低头和抬头等动作,导致摄像头采集的脸部图像产生倾斜偏移等状况,影响了设备的判断,进而降低了人脸识别的精度,导致现有的人脸识别安检门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包括底板、顶盖、扬声器、处理器、升降机构、移动板、矫正机构、识别机构和两个侧向板,两个侧向板分别固定在底板的两端的上方,所述顶盖架设在两个侧向板上,所述处理器和扬声器均固定在顶盖的上方,所述处理器内设有PLC,所述扬声器与PLC电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位于顶盖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与移动板传动连接,所述识别机构和矫正机构分别位于移动板的两端的下方;所述矫正机构包括第一马达和两个矫正组件,所述第一马达固定在移动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与PLC电连接,两个矫正组件分别位于第一马达的两侧,所述矫正组件包括支撑管、第一输出轴、平板和矫正单元,所述支撑管固定在移动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与第一输出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管内,所述平板的顶端套设在第一输出轴上,所述平板的与第一输出轴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输出轴匹配的螺纹,所述矫正单元设置在平板的底端;所述识别机构包括吊杆、吊板、调向组件和识别器,所述吊板通过吊杆固定在移动板的下方,所述调向组件位于识别器与吊板之间,所述调向组件与识别器传动连接,所述识别器上设有显示器、调向板、摄像头、第一距离传感器和两个调节组件,两个调节组件分别位于显示器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与调向板传动连接,所述摄像头和第一距离传感器均固定在调向板上,所述摄像头和第一距离传感器均与PLC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内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二天线、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天线通过第七电容和第三电感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三电感并联,所述第四电感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四电阻、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四三极管和蜂鸣器,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与集成电路的第六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四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通过第九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十电容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与第四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蜂鸣器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作为优选,为了带动移动板升降,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马达、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马达固定在顶盖的下方,所述第二马达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与第一连接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移动板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移动板的平稳移动,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两个限位组件,两个限位组件分别位于移动板的两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环和限位杆,所述限位环固定在移动板上,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盖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套设在限位杆上。作为优选,为了使移动板贴近游客的头顶位置,所述移动板的下方设有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检测底板上是否站人,所述底板内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检测游客的头部是否左右转动,所述矫正单元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弹簧、作用板和定向单元,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平板的靠近第一马达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PLC电连接,所述作用板通过弹簧与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固定作用板的移动方向,所述定向单元包括凸板和两个定位杆,所述凸板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定位杆与作用板固定连接,所述平板套设在定位杆上。作为优选,为了带动调向板移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传送带和两个驱动单元,所述传送带与调向板固定连接,两个驱动单元分别位于传送带的两端,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三马达、缓冲块、第三输出轴和滚筒,所述第三马达和缓冲块均固定在识别器上,所述第三马达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三输出轴位于第三马达和缓冲块之间,所述第三马达与第三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滚筒套设在第三输出轴上。作为优选,为了调节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所述调向组件包括水平杆、风机、气缸、活塞板和支撑杆,所述水平杆和气缸均固定在吊板上,所述水平杆与识别器铰接,所述气缸位于水平杆的上方,所述风机与PLC电连接,所述风机与气缸连通,所述活塞板的顶端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活塞板的底端通过支撑杆与识别器铰接。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平板的平稳移动,所述矫正机构还包括滑动框,所述滑动框的形状为U形,所述滑动框的两端固定在移动板的下方,所述平板套设在滑动框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通过矫正机构从两侧对游客的头部进行矫正,防止拍摄脸部图像时游客头部左右偏转,与现有的矫正机构相比,该矫正机构能够调节游客的头部角度,便于识别器正对人脸,不仅如此,通过识别机构扫描人脸轮廓,确定游客头部俯仰角后,调节摄像头,使摄像头采集正面的人脸图像,进而提高了人脸识别精度,有助于安检工作顺利进行,与现有的识别机构相比,该识别机构结构灵活,能根据游客的头部角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便于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在遥控发射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实现无线可靠发射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遥控电路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在遥控接收电路中,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组成倍压电路将第四电感应到的无线信号进行倍压整流,使得无线信号进行可靠的感应接收,提高了遥控电路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顶盖(2)、扬声器(3)、处理器(4)、升降机构、移动板(5)、矫正机构、识别机构和两个侧向板(6),两个侧向板(6)分别固定在底板(1)的两端的上方,所述顶盖(2)架设在两个侧向板(6)上,所述处理器(4)和扬声器(3)均固定在顶盖(2)的上方,所述处理器(4)内设有PLC,所述扬声器(3)与PLC电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位于顶盖(2)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与移动板(5)传动连接,所述识别机构和矫正机构分别位于移动板(5)的两端的下方;/n所述矫正机构包括第一马达(7)和两个矫正组件,所述第一马达(7)固定在移动板(5)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7)与PLC电连接,两个矫正组件分别位于第一马达(7)的两侧,所述矫正组件包括支撑管(8)、第一输出轴(9)、平板(10)和矫正单元,所述支撑管(8)固定在移动板(5)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7)与第一输出轴(9)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9)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管(8)内,所述平板(10)的顶端套设在第一输出轴(9)上,所述平板(10)的与第一输出轴(9)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输出轴(9)匹配的螺纹,所述矫正单元设置在平板(10)的底端;/n所述识别机构包括吊杆(11)、吊板(12)、调向组件和识别器(13),所述吊板(12)通过吊杆(11)固定在移动板(5)的下方,所述调向组件位于识别器(13)与吊板(12)之间,所述调向组件与识别器(13)传动连接,所述识别器(13)上设有显示器(14)、调向板(15)、摄像头(16)、第一距离传感器(17)和两个调节组件,两个调节组件分别位于显示器(14)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与调向板(15)传动连接,所述摄像头(16)和第一距离传感器(17)均固定在调向板(15)上,所述摄像头(16)和第一距离传感器(17)均与PLC电连接;/n所述处理器(4)内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二天线、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三三极管(VD3)、第一二极管(VT1)、第二二极管(VT2)、第三二极管(VD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天线通过第七电容(C7)和第三电感(L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三电感(L3)并联,所述第四电感(L4)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VT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基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VT1)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VD2)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四电阻(R4)、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四三极管(VD4)和蜂鸣器(BL),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与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四电阻(R4)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VD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五端通过第十电容(C10)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三端与第四三极管(VD4)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VD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VD4)的集电极通过蜂鸣器(BL)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精度高的安防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顶盖(2)、扬声器(3)、处理器(4)、升降机构、移动板(5)、矫正机构、识别机构和两个侧向板(6),两个侧向板(6)分别固定在底板(1)的两端的上方,所述顶盖(2)架设在两个侧向板(6)上,所述处理器(4)和扬声器(3)均固定在顶盖(2)的上方,所述处理器(4)内设有PLC,所述扬声器(3)与PLC电连接,所述升降机构位于顶盖(2)的下方,所述升降机构与移动板(5)传动连接,所述识别机构和矫正机构分别位于移动板(5)的两端的下方;
所述矫正机构包括第一马达(7)和两个矫正组件,所述第一马达(7)固定在移动板(5)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7)与PLC电连接,两个矫正组件分别位于第一马达(7)的两侧,所述矫正组件包括支撑管(8)、第一输出轴(9)、平板(10)和矫正单元,所述支撑管(8)固定在移动板(5)的下方,所述第一马达(7)与第一输出轴(9)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9)的另一端设置在支撑管(8)内,所述平板(10)的顶端套设在第一输出轴(9)上,所述平板(10)的与第一输出轴(9)的连接处设有与第一输出轴(9)匹配的螺纹,所述矫正单元设置在平板(10)的底端;
所述识别机构包括吊杆(11)、吊板(12)、调向组件和识别器(13),所述吊板(12)通过吊杆(11)固定在移动板(5)的下方,所述调向组件位于识别器(13)与吊板(12)之间,所述调向组件与识别器(13)传动连接,所述识别器(13)上设有显示器(14)、调向板(15)、摄像头(16)、第一距离传感器(17)和两个调节组件,两个调节组件分别位于显示器(14)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与调向板(15)传动连接,所述摄像头(16)和第一距离传感器(17)均固定在调向板(15)上,所述摄像头(16)和第一距离传感器(17)均与PLC电连接;
所述处理器(4)内设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接收电路,所述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第二天线、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三三极管(VD3)、第一二极管(VT1)、第二二极管(VT2)、第三二极管(VD2)和第三电阻(R3),所述第二天线通过第七电容(C7)和第三电感(L3)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三电感(L3)并联,所述第四电感(L4)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VT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基极分别与第一二极管(VT1)的阴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发射极与第三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VD2)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三三极管(VD3)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阻(R3)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控制电路包括集成电路(U1)、第四电阻(R4)、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四三极管(VD4)和蜂鸣器(BL),所述集成电路(U1)的型号为NE555,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四端和第八端均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与集成电路(U1)的第六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四电阻(R4)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七端通过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VD3)的集电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一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五端通过第十电容(C10)接地,所述集成电路(U1)的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诗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耀电光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