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800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排风风扇、响应模块和主控模块,主控模块电连接有按键模块、环境检测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工作指示模块和报警模块,响应模块的一端分别与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和排风风扇电连接,另一端与主控模块电连接;通过按键模块对主控模块进行参数设置,环境检测模块检测淋浴房的室内环境情况,若检测到的数据不满足主控模块的参数设置要求,则主控模块控制发送指令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并控制响应模块对应驱动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和排风风扇,确保用户在淋浴时能一直处于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

A shower system with high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淋浴系统,特别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
技术介绍
沐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继每天忙碌的工作繁重的学习后必不可少的一项减缓压力的方式,在减缓压力的同时也清洁了自己,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进行沐浴的方式大多都为淋浴,通常使用的都是燃气热水器进行水温的加热及控制,但在进行沐浴的同时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安全隐患,新闻报道的一起起由燃气热水器引发的有毒气体中毒的悲剧时刻警醒着我们,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因此,开发设计一款更安全,更有保障的淋浴系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排风风扇、响应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有按键模块、环境检测模块、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响应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和排风风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器U1、插接器P1、晶体振荡器Y1、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主控器U1为STC89C52RC单片机;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主控器U1的18引脚,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另一端也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主控器U1的19引脚,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4接所述电容C3与地的节点;所述主控器U1的20引脚接地;所述主控器U1的31引脚接VCC电源;所述插接器P1的1引脚接地,2引脚接所述主控器U1的11引脚,3引脚接所述主控器U1的10引脚,4引脚接VCC电源。所述响应模块包括加热响应电路、加湿响应电路、抽湿响应电路和排风响应电路,所述抽湿响应电路包括插接器J1、继电器J2、发光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插接器J1的1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2的1引脚;所述插接器J1的2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2的3引脚;所述继电器J2的2引脚悬空;所述继电器J2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另一路接VCC电源;所述继电器J2的5引脚接所述三极管Q1的2引脚;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继电器J2的5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1的2引脚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Q1的3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2接所述主控器U1的16引脚;插接器J5、继电器J4、发光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2、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插接器J5的1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4的1引脚;所述插接器J5的2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4的3引脚;所述继电器J4的2引脚悬空;所述继电器J4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另一路接VCC电源;所述继电器J4的5引脚接所述三极管Q2的2引脚;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继电器J4的5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2的2引脚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5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Q2的3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6接所述主控器U1的15引脚;所述排风响应电路包括插接器J6、继电器J7、发光二极管D5、二极管D6、三极管Q3、电阻R7和电阻R8;所述插接器J6的1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7的1引脚;所述插接器J6的2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7的3引脚;所述继电器J7的2引脚悬空;所述继电器J7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另一路接VCC电源;所述继电器J7的5引脚接所述三极管Q3的2引脚;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继电器J7的5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3的2引脚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7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5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5的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Q3的3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8接所述主控器U1的14引脚;所述加热响应电路包括插接器J8、继电器J9、发光二极管D7、二极管D8、三极管Q5、电阻R12和电阻R15;所述插接器J8的1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9的1引脚;所述插接器J8的2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9的3引脚;所述继电器J9的2引脚悬空;所述继电器J9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另一路接VCC电源;所述继电器J9的5引脚接所述三极管Q5的2引脚;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继电器J9的5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5的2引脚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2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Q5的3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5接所述主控器U1的13引脚。所述环境检测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U2和电阻R10;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VCC电源,另一路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U2的1引脚;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也分两路,一路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U2的2引脚,另一路接所述插接器P1的2引脚与所述主控器U1的11引脚的节点;所述温湿度传感器U2的3引脚悬空;所述温湿度传感器U2的4引脚接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LS1、三极管Q4和电阻R11;所述蜂鸣器LS1的1引脚接VCC电源;所述蜂鸣器LS1的2引脚接所述三极管Q4的2引脚;所述三极管Q4的3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1接所述主控器U1的17引脚。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排阻PR1和显示屏P2;所述显示屏P2的1引脚和16引脚均接地;所述显示屏P2的2引脚和15引脚均接VCC电源;所述显示屏P2的3引脚通过电阻R3接地;所述显示屏P2的4,5,6引脚分别对应接所述主控器U1的26,27,28引脚;所述显示屏P2的7-14引脚分两路,一路分别对应接所述排阻PR1的2-9引脚,另一路分别对应接所述主控器U1的39-32引脚;所述排阻PR1的1引脚分两路,一路接VCC电源,另一路接所述主控器U1的40引脚。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器U3、电阻R13和电阻R14;所述存储器U3的1,2,3,4,7引脚共接地;所述存储器U3的8引脚接VCC电源;所述存储器U3的5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4接VCC电源,另一路接所述主控器U1的7引脚;所述存储器U3的6引脚分两路,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3接所述电阻R14与VCC电源的节点,另一路接所述主控器U1的6引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按键模块对主控模块进行参数设置,通过环境检测模块检测淋浴房的室内环境情况,若检测到的数据不满足主控模块的参数设置要求,则主控模块控制发送指令控制报警模块发出警报,并控制响应模块对应驱动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和排风风扇,确保用户在淋浴时能一直处于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排风风扇、响应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有按键模块、环境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响应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和排风风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排风风扇、响应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有按键模块、环境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响应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加热装置、加湿装置、抽湿风扇和排风风扇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器U1、插接器P1、晶体振荡器Y1、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主控器U1为STC89C52RC单片机;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主控器U1的18引脚,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3接地;所述晶体振荡器Y1的另一端也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主控器U1的19引脚,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4接所述电容C3与地的节点;所述主控器U1的20引脚接地;所述主控器U1的31引脚接VCC电源;所述插接器P1的1引脚接地,2引脚接所述主控器U1的11引脚,3引脚接所述主控器U1的10引脚,4引脚接VCC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性高的淋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模块包括加热响应电路、加湿响应电路、抽湿响应电路和排风响应电路,所述抽湿响应电路包括插接器J1、继电器J2、发光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1、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插接器J1的1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2的1引脚;所述插接器J1的2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2的3引脚;所述继电器J2的2引脚悬空;所述继电器J2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另一路接VCC电源;所述继电器J2的5引脚接所述三极管Q1的2引脚;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继电器J2的5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1的2引脚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Q1的3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2接所述主控器U1的16引脚;插接器J5、继电器J4、发光二极管D3、二极管D4、三极管Q2、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插接器J5的1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4的1引脚;所述插接器J5的2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4的3引脚;所述继电器J4的2引脚悬空;所述继电器J4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另一路接VCC电源;所述继电器J4的5引脚接所述三极管Q2的2引脚;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继电器J4的5引脚与所述三极管Q2的2引脚的节点,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5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Q2的3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6接所述主控器U1的15引脚;所述排风响应电路包括插接器J6、继电器J7、发光二极管D5、二极管D6、三极管Q3、电阻R7和电阻R8;所述插接器J6的1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7的1引脚;所述插接器J6的2引脚接所述继电器J7的3引脚;所述继电器J7的2引脚悬空;所述继电器J7的4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另一路接VCC电源;所述继电器J7的5引脚接所述三极管Q3的2引脚;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子川韩凌轩刘仁滔李铮白鹏飞彭保迟锋张智水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