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纤接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87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纤接口件,包括接口件本体和保护罩;接口件本体一端为尾纤接口端;尾纤接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尾纤接入接口,尾纤接入接口在一侧上设置有尾纤卡口;尾纤接口端外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尾纤卡口位于同一侧;保护罩包括保护盖、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设置在保护盖上,且第一侧翼一面和所述第二侧翼一面相正对;第一侧翼朝向第二侧翼的一侧上设置有卡位凸起;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夹在尾纤接口端的两个侧面上,卡位凸起配合在卡槽中,保护盖与尾纤接口端设置有尾纤卡口的一侧面相对,且保护盖一侧延伸至尾纤接口端的端面外,形成尾纤保护部。可以保护相邻的光口尾纤,避免其他纤缆断连。

A pigtail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纤接口件
本技术涉及光纤接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尾纤接口件。
技术介绍
通信光传输网承载着电网的所有业务。现有的光传输设备光板大多是相邻槽位或多光口的,这容易造成运维人员在光路检修拔插光口尾纤时触碰到相邻的光口尾纤,可能导致其他纤缆弯曲半径过小,造成业务的非正常中断,影响电网生产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纤插口件,所述尾纤插口件设有保护罩,保护罩可以通过与尾纤插口件本体固定,保护盖一侧延伸至尾纤接口端的端面外,形成尾纤保护部与相邻尾纤进行隔离,避免运维人员在拔插尾纤时误伤相邻纤缆,中断电网服务影响客户工作业务。为实现该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尾纤接口件,所述尾纤接口件包括接口件本体和保护罩;所述接口件本体一端为尾纤接口端;在所述尾纤接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尾纤接入接口,所述尾纤接入接口在一侧上设置有尾纤卡口;在所述尾纤接口端外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尾纤卡口位于同一侧上;所述保护罩包括保护盖、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盖上,且所述第一侧翼和所述第二侧翼相对;所述第一侧翼朝向所述第二侧翼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卡位凸起;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夹在所述尾纤接口端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卡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卡槽中;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尾纤接口端设置有尾纤卡口的一侧面相对,且所述保护盖一侧延伸至所述尾纤接口端的端面外,形成尾纤保护部。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尾纤保护部的保护盖朝向所述尾纤接口件的侧面上开有避让槽。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翼朝向所述第二侧翼的侧面上和/或所述第二侧翼朝向所述第一侧翼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第一倒钩,所述卡位凸起表面设置有第二倒钩;所述卡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卡槽中,所述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配合卡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罩制作材料为防静电塑料。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尾纤接口件,是由接口件本体与保护罩共同组成。保护罩与接口件本体通过固定,保护盖一侧延伸至所述尾纤接口端的端面外,形成尾纤保护部形成保护部,尾纤与相邻的尾纤进行隔离,保护了光纤尾纤,保护罩材料是防静电塑料可以保护接口件本体内部电路不受静电损害,提高了电网业务服务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尾纤接口件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口件本体与保护罩固定模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A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B-B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尾纤接口件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口件本体与保护罩固定模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A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B-B截面示意图。所述尾纤接口件,包括接口件本体2和保护罩1;所述接口件本体一端为尾纤接口端21;所述尾纤接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尾纤接入接口22,所述尾纤插头3是SC卡接式方型,所述SC型光纤尾纤他的外壳呈矩形,与尾纤接口件本体的接口22形状匹配,接口件本体2与尾纤插头3的紧固方式是插拔销闩式,优点是尾纤插头3和接口件本体直接插拔即可,使用方便,缺点是容易因维修时,运维人员插拔相邻的尾纤接口时导致尾纤因弯曲率过高而脱落。所述尾纤接入接口在一侧上设置有尾纤卡口23;在所述尾纤接口端外周设置有卡槽24,所述卡槽24与所述尾纤卡口23位于同一侧上;所述保护罩包括保护盖13、第一侧翼11和第二侧翼12,所述第一侧翼11和第二侧翼12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盖13上,且所述第一侧翼11和所述第二侧翼12相对;所述第一侧翼11朝向所述第二侧翼1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卡位凸起121;所述第一侧翼11和第二侧翼12分别夹在所述尾纤接口端21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卡位凸起121配合在所述卡槽24中;所述保护盖13与所述尾纤接口端21设置有尾纤卡口23的一侧面相对,且所述保护盖13一侧延伸至所述尾纤接口22的端面外,形成尾纤保护部4。保护光纤尾纤在维修时不受损害,并与相邻的光纤尾纤隔离。在所述尾纤保护部的保护盖13朝向所述尾纤接口件的侧面上开有避让槽14,用于避让尾纤的尾纤插头的压片,在光纤尾纤插拔时不容易脱落。所述第一侧翼11朝向所述第二侧翼12的侧面上和/或所述所述第二侧翼12朝向所述第一侧翼11的侧面上设置有防滑橡胶122。防滑橡胶122的目的是增加保护罩1和接口件本体2的阻尼,使保护罩1所受的力要大于一定力度的时候才会脱落,提高保护罩1和接口件本体件2的稳定性。所述卡槽24内部设置有第一倒钩,所述卡位凸起121表面设置有第二倒钩;所述卡位凸起121配合在所述卡槽24中,所述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配合卡位,接口件本体2与保护罩1连接处采用倒钩使两者间的连接可靠性提高不容易脱落。所述保护罩1制作材料为防静电塑料,由于接口件本体2内部有电路板,容易受静电损害,故采用此材料已达到保护电路板不受静电损害。上述保护罩材料1是防静电塑料,可以保护尾纤接口不受静电损害。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尾纤接口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纤接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纤接口件包括接口件本体和保护罩;/n所述接口件本体一端为尾纤接口端;/n在所述尾纤接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尾纤接入接口,所述尾纤接入接口在一侧上设置有尾纤卡口;/n在所述尾纤接口端外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尾纤卡口位于同一侧上;/n所述保护罩包括保护盖、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盖上,且所述第一侧翼和所述第二侧翼相对;/n所述第一侧翼朝向所述第二侧翼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卡位凸起;/n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夹在所述尾纤接口端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卡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卡槽中;/n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尾纤接口端设置有尾纤卡口的一侧面相对,且所述保护盖一侧延伸至所述尾纤接口端的端面外,形成尾纤保护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纤接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纤接口件包括接口件本体和保护罩;
所述接口件本体一端为尾纤接口端;
在所述尾纤接口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尾纤接入接口,所述尾纤接入接口在一侧上设置有尾纤卡口;
在所述尾纤接口端外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尾纤卡口位于同一侧上;
所述保护罩包括保护盖、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盖上,且所述第一侧翼和所述第二侧翼相对;
所述第一侧翼朝向所述第二侧翼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卡位凸起;
所述第一侧翼和第二侧翼分别夹在所述尾纤接口端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卡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卡槽中;
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尾纤接口端设置有尾纤卡口的一侧面相对,且所述保护盖一侧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园陈邵权黄炳强倪安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