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71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包括塔体、再沸器、分气板、第一冷凝器、渗透汽化膜分离器、第二冷凝器、缓冲罐、回流通道、齿条机构、网筒、减速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塔顶将反应生成的水与带水剂的气相共沸物快速高效脱水,脱除的水集中回收在缓冲罐中,而回收的带水剂可根据需要送回塔内,也可排出,使用灵活;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直接将物料中催化剂中的活性炭截留在网筒内,减轻后续工序过滤难度,同时网筒可在塔内上下往复移动,并且不断转动,一方面起到搅动料液的作用,另一方面使活性炭分散,利于反应的进行;网筒的进料门配合复位弹簧、上压头、下压头可实现自动进料、清洗排料的功能,具有操作方便、便于维护的优点。

An esterification reactor for the production of Triacet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
技术介绍
三乙酸甘油酯合成时,可以甘油和乙酸为原料进行酯化反应,为了利于反应的进行,通常还需要加入带水剂和催化剂,其中催化剂可以使用浓硫酸-活性炭催化剂,这种催化剂是将浓硫酸和活性炭按一定质量比搅拌混合并升至一定温度,冷却后放置一定时间后制备得到的。上述原料在酯化反应釜中预反应后,将物料送入酯化反应塔中继续酯化反应,带水剂与水的共沸物以气相形式从塔顶排出,然而,现有设备在共沸物冷却脱水时,存在脱水时间长的缺点,不利于带水剂回收的问题。并且,在反应过程中,活性炭在料液分布不均匀,影响反应速率。为此,研发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塔体,塔体底部设有排料阀,所述的塔体底部设有再沸器,塔体内的顶部设有分气板,分气板内设有若干个竖直状的导汽通孔,塔体外设有若干个第一冷凝器,导汽通孔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的进汽端连接,第一冷凝器与导汽通孔一一对应,第一冷凝器下方的塔体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渗透汽化膜分离器、第二冷凝器、缓冲罐,第一冷凝器的出液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渗透汽化膜分离器顶部连接,渗透汽化膜分离器的水汽排放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冷凝器的进汽端连接,第二冷凝器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罐连接,所述的缓冲罐侧面上部设有抽真空口,所述的塔体外侧设有竖直状的回流通道,回流通道上端通过管道与渗透汽化膜分离器截留物排出端连接,回流通道下端通过管道与塔体回流口连接,回流通道内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缓流板,所述的塔体内下部的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齿条机构,两齿条机构之间设有网筒,网筒两端的转轴分别与相对应的齿条机构连接,所述的转轴上分别套设有转轮,所述的塔体外侧设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塔体内的悬挂轴连接,转轮通过绳索悬挂于悬挂轴上,所述的网筒顶部进料口设有进料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塔顶将反应生成的水与带水剂的气相共沸物快速高效脱水,解决了传统回收设备回收等待时间长的问题,脱除的水集中回收在缓冲罐中,而回收的带水剂可根据需要送回塔内,也可排出,使用灵活;回流通道内的缓流板起到防止带水剂回流塔体内溅起较大液滴的作用,保持液面稳定,利于反应后期正常分层;本专利技术在进料时,可直接将物料中催化剂中的活性炭截留在网筒内,减轻后续工序过滤难度,同时网筒可在塔内上下往复移动,并且不断转动,一方面起到搅动料液的作用,另一方面使活性炭分散,利于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网筒的进料门配合复位弹簧、上压头、下压头可实现自动进料、清洗排料的功能,具有操作方便、便于维护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塔体下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齿条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塔体,2-再沸器,3-分气板,4-导汽通孔,5-第一冷凝器,6-渗透汽化膜分离器,7-第二冷凝器,8-缓冲罐,9-抽真空口,10-回流通道,11-缓流板,12-齿条机构,12a-齿条,12b-齿轮,12c-限位条,13-网筒,14-转轴,15-转轮,16-减速电机,17-悬挂轴,18-绳索,19-进料门,20-上横杆,21-下横杆,22-上压头,23-下压头,24-复位弹簧,25-进料管,26-三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塔体1,塔体1底部设有排料阀,所述的塔体1底部设有再沸器2,塔体1内的顶部设有分气板3,分气板3内设有若干个竖直状的导汽通孔4,塔体1外设有若干个第一冷凝器5,导汽通孔4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5的进汽端连接,第一冷凝器5与导汽通孔4一一对应,第一冷凝器5下方的塔体1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第二冷凝器7、缓冲罐8,第一冷凝器5的出液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顶部连接,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的水汽排放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冷凝器7的进汽端连接,第二冷凝器7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罐连接,所述的缓冲罐侧面上部设有抽真空口9,所述的塔体1外侧设有竖直状的回流通道10,回流通道10上端通过管道与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截留物排出端连接,回流通道10下端通过管道与塔体1回流口连接,回流通道10内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缓流板11,所述的塔体1内下部的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齿条机构12,两齿条机构12之间设有网筒13,网筒13两端的转轴14分别与相对应的齿条机构12连接,所述的转轴14上分别套设有转轮15,所述的塔体1外侧设有减速电机16,减速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与塔体1内的悬挂轴17连接,转轮15通过绳索18悬挂于悬挂轴17上,所述的网筒13顶部进料口设有进料门19;其中网筒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侧壁为网状结构的筒。优选地,转轮15固设在转轴14上,转轮15设有绳槽。优选地,再沸器2为蒸汽再沸器。优选地,所述的齿条机构12包括齿条12a、齿轮12b、限位条12c,所述的齿条12a与限位条12c平行且相对设置,齿条12a的齿面向限位条12c,所述的齿轮12b设于齿条12a与限位条12c之间,且齿轮12b与齿条12a啮合,齿轮12b与转轴14端部固结。优选地,所述的塔体1的下部设有上横杆20,塔体1的底部设有下横杆21,上横杆20底部设有上压头22,下横杆21的顶部设有下压头23,且上压头22与下压头23相对设置,所述的齿条机构12位于上横杆20与下横杆21之间,所述的进料门19位于网筒13内,所述的网筒13内设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顶部与进料门19内侧连接。优选地,进料管25位于悬挂轴17与网筒13之间,且进料管25端部下料口与进料门19相对应。优选地,网筒13为纺锤形结构。优选地,所述的网筒13上设有配重块。优选地,所述的缓流板11上下之间错位设置,使回流通道10自上而下流动的液体在缓流板11上形成折形液流。优选地,所述的抽真空口9通过管道与真空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塔体1的高度为20米。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冷凝器5、第二冷凝器7均为水冷凝器。优选地,所述的导汽通孔4的数量至少为4个。优选地,所述的缓冲罐8底部设有排水阀。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半成品物料由进料管25端部下料口,经网筒13顶部进料口,流入网筒13内;网筒13的网状结构将物料中催化剂中的活性炭阻拦在网筒13内,其余物料透过网状结构落在塔体1内底部;通过再沸器2控制塔体1内温度,将未反应完全的物料在塔体1内继续反应,期间,减速电机16启动,悬挂轴17在转动过程中将绳索18缓慢放下,即网筒13开始下降,网筒13的进料门19与上压头22分离,进料门19在复位弹簧24的作用下,使进料门19将网筒13的进料口抵住并封闭,防止网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包括塔体(1),塔体(1)底部设有排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1)底部设有再沸器(2),塔体(1)内的顶部设有分气板(3),分气板(3)内设有若干个竖直状的导汽通孔(4),塔体(1)外设有若干个第一冷凝器(5),导汽通孔(4)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5)的进汽端连接,第一冷凝器(5)与导汽通孔(4)一一对应,第一冷凝器(5)下方的塔体(1)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第二冷凝器(7)、缓冲罐(8),第一冷凝器(5)的出液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顶部连接,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的水汽排放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冷凝器(7)的进汽端连接,第二冷凝器(7)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罐连接,所述的缓冲罐侧面上部设有抽真空口(9),所述的塔体(1)外侧设有竖直状的回流通道(10),回流通道(10)上端通过管道与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截留物排出端连接,回流通道(10)下端通过管道与塔体(1)回流口连接,回流通道(10)内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缓流板(11),所述的塔体(1)内下部的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齿条机构(12),两齿条机构(12)之间设有网筒(13),网筒(13)两端的转轴(14)分别与相对应的齿条机构(12)连接,所述的转轴(14)上分别套设有转轮(15),所述的塔体(1)外侧设有减速电机(16),减速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与塔体(1)内的悬挂轴(17)连接,转轮(15)通过绳索(18)悬挂于悬挂轴(17)上,所述的网筒(13)顶部进料口设有进料门(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包括塔体(1),塔体(1)底部设有排料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塔体(1)底部设有再沸器(2),塔体(1)内的顶部设有分气板(3),分气板(3)内设有若干个竖直状的导汽通孔(4),塔体(1)外设有若干个第一冷凝器(5),导汽通孔(4)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冷凝器(5)的进汽端连接,第一冷凝器(5)与导汽通孔(4)一一对应,第一冷凝器(5)下方的塔体(1)外侧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第二冷凝器(7)、缓冲罐(8),第一冷凝器(5)的出液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顶部连接,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的水汽排放端通过管道与第二冷凝器(7)的进汽端连接,第二冷凝器(7)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罐连接,所述的缓冲罐侧面上部设有抽真空口(9),所述的塔体(1)外侧设有竖直状的回流通道(10),回流通道(10)上端通过管道与渗透汽化膜分离器(6)截留物排出端连接,回流通道(10)下端通过管道与塔体(1)回流口连接,回流通道(10)内自上而下设有若干个缓流板(11),所述的塔体(1)内下部的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齿条机构(12),两齿条机构(12)之间设有网筒(13),网筒(13)两端的转轴(14)分别与相对应的齿条机构(12)连接,所述的转轴(14)上分别套设有转轮(15),所述的塔体(1)外侧设有减速电机(16),减速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与塔体(1)内的悬挂轴(17)连接,转轮(15)通过绳索(18)悬挂于悬挂轴(17)上,所述的网筒(13)顶部进料口设有进料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乙酸甘油酯生产用酯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机构(12)包括齿条(12a)、齿轮(12b)、限位条(12c),所述的齿条(12a)与限位条(12c)平行且相对设置,齿条(12a)的齿面向限位条(12c),所述的齿轮(12b)设于齿条(12a)与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崇光郭春文杨东波
申请(专利权)人:弥勒市康和甘油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