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颈部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35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基座单元,包括第一容置区域和第二容置区域,所述第一容置区域自所述基座单元中间内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区域自所述基座单元两侧凹陷形成;按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区域上,与所述基座单元固定连接,还包括动力部件和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与所述动力部件活动连接,所述动力部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部件运动;播放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区域上,并且和所述基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单元为所述播放单元提供动力。

A neck massa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按摩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器。
技术介绍
长时间伏案工作后,肩部和颈部肌肉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需要及时按摩和放松,课间休息时听音乐可以平复心情,在长期高强度的办公室工作中,肩部肌肉和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会导致各种肩背部疾病。颈部按摩器将中低频电疗、磁疗、红外热灸、枕式牵引四种理疗方式集中在一起,利用传统中医原理,形成一个高效复合能量场,可以舒筋活络,帮助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颈部肌肉僵直、疼痛问题。在按摩的同时,可以在听音乐的时候放松,而长时间戴耳机会对自己的听力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颈部按摩器上安装针对固定位置而播放的播放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按摩器不能够外放音乐和按摩器的加热材料不够有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按摩器,包括,基座单元,包括第一容置区域和第二容置区域,所述第一容置区域自所述基座单元中间内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区域自所述基座单元两侧凹陷形成;按压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区域上,与所述基座单元固定连接,还包括动力部件和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与所述动力部件活动连接,所述动力部件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部件运动;播放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区域上,并且和所述基座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单元为所述播放单元提供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能组件和支座组件,所述电能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座组件上;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接触组件、连接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置在所述支座组件上,与所述支座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电能组件为所述连接组件提供电能,所述接触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接触组件上下运动,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接触组件之间,活动设置在所述接触组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活动部件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接触组件上,所述电能组件为所述加热组件提供加热所需的电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组件的材料为陶瓷加热元件和铝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触组件上还设有渗透件,所述渗透件设置在所述接触组件底端上,与所述接触组件底端贴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支撑件和传振件,所述支撑件和所述传振件设置在所述接触组件和所述旋转组件之间,所述支撑件包裹所述传振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座单元上还包括第一控制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单元上,能够控制所述活动部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播放单元还包括放声部件和第二控制部件,所述放声部件与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放声部件和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都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区域上,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能够控制所述放声部件。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基座单元还包括保护部件,所述保护部件设置在所述基座单元上,包裹所述基座单元的尾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颈部按摩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上,与所述电能组件连接,并且能够显示所述电能组件的电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在颈部按摩器上,增加了放声部件,在按摩的同时听音乐,也有效预防了因长时间带耳机对听力产生的不良影响。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部按摩器,加热组件上的加热材料采用了组合方式最好的材料,使用者达到最好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种颈部按摩器基座单元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颈部按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颈部按摩器按压单元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颈部按摩器按压单元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颈部按摩器按压单元爆炸效果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颈部按摩器按压单元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种颈部按摩器按压单元另一个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器,如图1-5,具体的,包括,基座单元100,包括第一容置区域101和第二容置区域102,第一容置区域101自基座单元100中部内侧凹陷形成,第二容置区域102自基座单元两端内侧凹陷形成;按压单元200,设置在第一容置区域101上,与基座单元100固定连接保证穿戴后按压单元200可对应于人体的颈部。按压单元200还包括动力部件201和活动部件202,活动部件202与动力部件201活动连接,动力部件201能够带动活动部件202运动;动力部件201可以是电池、蓄电池、充电USB等,其能够驱动活动部件202使其发生位置变。较佳的,穿戴后,活动部件202与人体颈部进行贴合,当动力部件201驱使其运动时,活动部件202贴紧颈部实现按摩颈部的功能。活动部件202可以是任何具有前后伸缩、圆周运动等往复移动的结构,如凸轮往复机构。播放单元300,设置在第二容置区域102上,并且和基座单元100固定连接,按压单元200为播放单元300提供动力。较佳的,基座单元100选用高分子材料,是按摩器的外壳,放置按摩器的整体的其他零件,包括第一容置区域101和第二容置区域102,二者都是自基座单元100的表面凹陷形成,第一容置区域101是设置在基座单元100中间部分,第二容置区域102是设置在基座单元100两侧。按压单元200设置在第一容置区域101上,和基座单元100固定连接,按压单元全部放置在第一容置区域101内部,按压单元200是整体装置上按压人体的部分,并且是通过电力启动能够上下按压,还包括动力部件201和活动部件202,活动部件202的末端能够按摩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单元(100),包括第一容置区域(101)和第二容置区域(102),所述第一容置区域(101)自所述基座单元(100)中间内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区域(102)自所述基座单元两侧凹陷形成;/n按压单元(20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区域(101)上,与所述基座单元(100)固定连接,还包括动力部件(201)和活动部件(202),所述活动部件(202)与所述动力部件(201)活动连接,所述动力部件(201)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部件(202)运动;/n播放单元(30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区域(102)上,并且和所述基座单元(100)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单元(200)为所述播放单元(300)提供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单元(100),包括第一容置区域(101)和第二容置区域(102),所述第一容置区域(101)自所述基座单元(100)中间内部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容置区域(102)自所述基座单元两侧凹陷形成;
按压单元(20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区域(101)上,与所述基座单元(100)固定连接,还包括动力部件(201)和活动部件(202),所述活动部件(202)与所述动力部件(201)活动连接,所述动力部件(201)能够带动所述活动部件(202)运动;
播放单元(30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区域(102)上,并且和所述基座单元(100)固定连接,所述按压单元(200)为所述播放单元(300)提供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区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件(201)包括电能组件(201a)和支座组件(201b),所述电能组件(201a)固定设置在所述支座组件(201b)上;
所述活动部件(202)还包括接触组件(202a)、连接组件(202b)和旋转组件(202c),所述旋转组件(202c)设置在所述支座组件(201b)上,与所述支座组件(201b)固定连接,所述电能组件(201a)为所述连接组件(202b)提供电能,所述接触组件(202a)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202c)上,所述旋转组件(202c)能够带动所述接触组件(202a)上下运动,所述连接组件(202b)设置在所述旋转组件(202c)和所述接触组件(202a)之间,活动设置在所述接触组件(202a)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区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件(202)还包括加热组件(202d),所述加热组件(202d)设置在所述接触组件(202a)上,所述电能组件(201a)为所述加热组件(202d)提供加热所需的电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区支护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若煊沈钰涛张立昊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