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20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感测模组和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感测模组包括柔性基材、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硬化层及第二硬化层,所述柔性基材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硬化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显示模组贴合于所述第二硬化层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上述触控显示装置,第二硬化层能够增强柔性基材第二表面的平面度和硬度,以方便通过刮胶的方式在柔性基材上形成适宜厚度的光学胶层,用于粘接显示模组。此外,在刮胶过程中,第二硬化层能够对第二电极层起到保护作用。

Touch display and electron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触控显示屏通常设置有玻璃盖板,以保护其内部的触控传感器。而玻璃盖板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导致触控显示屏的厚度大,且不可弯折,不符合薄型化以及可挠折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触控显示屏的厚度大且不可弯折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感测模组和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感测模组包括柔性基材、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硬化层及第二硬化层,所述柔性基材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硬化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显示模组贴合于所述第二硬化层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上述触控显示装置,通过第一硬化层保护触控显示装置的内部结构,第一硬化层的厚度小,使得触控显示装置更轻薄。同时,第一硬化层能够随柔性基材发生变形,从而使触控显示装置具有挠性。第二硬化层能够增强柔性基材第二表面的平面度和硬度,以方便通过刮胶的方式在柔性基材上形成适宜厚度的光学胶层,用于粘接显示模组。此外,在刮胶过程中,第二硬化层能够对第二电极层起到保护作用。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触控感测模组的强度,避免其弯折角度过大而损坏内部电路结构,有利于延长触控显示装置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0μ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硬化层的材质包括硅氧烷、亚克力型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型纳米二氧化硅或溶剂型纳米二氧化硅;和/或,所述第二硬化层的材质包括硅氧烷、亚克力型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型纳米二氧化硅或溶剂型纳米二氧化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测模组还包括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所述第一绑定部和所述第二绑定部均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柔性基材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穿设于所述贯通孔以与所述第一绑定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可视区域和遮盖区域,所述遮盖区域围绕所述可视区域设置,所述第一绑定部和所述第二绑定部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均位于所述遮盖区域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材包括相连接的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第一绑定部和所述第二绑定部均设于所述弯折部上,所述弯折部能够由所述显示模组的侧面延伸至所述显示模组背离所述触控感测模组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基材的材质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环状烯烃共聚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测模组还包括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一填充层设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硬化层之间,所述第二填充层设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测模组还包括第一油墨层和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填充层之间,所述第二油墨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填充层之间。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装置的截面图;图2为图1所示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感测模组的正视图;图3为图2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触控感测模组10、光学胶层20及显示模组30,光学胶层20将触控感测模组10粘接至显示模组30上。触控感测模组10具有挠性。光学胶层20的材质为透明光学胶(OpticalClearAdhesive,OCA),其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以及透光性。显示模组30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例如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显示面板或电子纸(Electronicpaper),能够发生弯曲或进行折叠,因而,触控感测模组10和显示模组30贴合后获得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具有柔性,能够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上。显示模组30也可以是具有曲面结构的液晶显示屏,触控感测模组10能够随液晶显示屏的表面发生起伏变化,以便与之进行贴合。请结合图2和图3,触控感测模组10包括柔性基材11、第一电极层12、第二电极层13、第一填充层14、第一硬化层15、第二填充层16及第二硬化层17。柔性基材1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1a和第二表面11b,第一电极层12、第一填充层14及第一硬化层15依次层叠设于第一表面11a上,第二电极层13、第二填充层16及第二硬化层17依次层叠设于第二表面11b上,显示模组30贴合于第二硬化层17背离第二填充层16的一侧。柔性基材11采用具备挠性的透明材质制成,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亚胺(Polyimide,PI)、透明聚酰亚胺(C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twoformicacidglycolester,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环状烯烃共聚物(Cyclo-olefinpolymer,COP)。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13分别形成于柔性基材11的两侧,以避免第一电极层12和第二电极层13上的电信号产生相互干扰。请参阅图4,第一电极层12包括若干第一感测电极121和第一走线122,第一走线122与第一感测电极121的端部电连接。第二电极层13包括若干第二感测电极和第二走线,第二走线与第二感测电极的端部电连接。第一感测电极121和第二感测电极的材质为金属网格(Metalmesh)、纳米银线或石墨烯等,第一走线122和第二走线的材质为铜或银,第一感测电极121、第一走线122、第二感测电极及第二走线能够随柔性基板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而不断裂。若干第一感测电极121沿X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感测模组和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感测模组包括柔性基材、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硬化层及第二硬化层,所述柔性基材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硬化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显示模组贴合于所述第二硬化层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感测模组和显示模组,所述触控感测模组包括柔性基材、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第一硬化层及第二硬化层,所述柔性基材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一硬化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显示模组贴合于所述第二硬化层背离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层和所述第二硬化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硬化层的材质包括硅氧烷、亚克力型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型纳米二氧化硅或溶剂型纳米二氧化硅;
和/或,所述第二硬化层的材质包括硅氧烷、亚克力型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型纳米二氧化硅或溶剂型纳米二氧化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测模组还包括第一绑定部和第二绑定部,所述第一绑定部和所述第二绑定部均设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柔性基材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走线,所述第一走线穿设于所述贯通孔以与所述第一绑定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秉扬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