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205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包括粉碎机主体、蓄水箱和建筑垃圾暂存箱,该粉碎机主体通过三根沿环形设置在粉碎机主体侧面的支脚固定在地面上,该蓄水箱设置在粉碎机主体的左侧,该建筑垃圾暂存箱设置在粉碎机主体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一碾碎辊,以及第一碾碎辊通过铰链连接的固定杆和打击球,能够有效的对从进料口落下的建筑垃圾进行初次破碎操作,通过两个第一碾碎辊进行相对的高速旋转,从而给打击球施加较强的离心力,当建筑垃圾经过两个第一碾碎辊之间时,高速旋转的打击球即能够对建筑垃圾起到初次破碎的效果。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separation and comminu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中有很多种,其中以碎石、碎砖和废板材为主,这类材料体积较大,在进行搬运或者进行转运前都需要进行粉碎操作,从而起到缩小单个碎料的体积、方便运输的目的,而现有的粉碎操作普遍存在着灰尘较大的问题,且难以对其他不能进行粉碎操作的材料区分开,从容易出现污染周边环境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该设计方案具备能够对减震材料进行有效粉碎、降低灰尘,且能够区分开不能进行粉碎的材料的优点,解决了原有的粉碎方式效率低下、粉尘较多且难以区分开不能进行粉碎的材料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包括粉碎机主体、蓄水箱和建筑垃圾暂存箱,该粉碎机主体通过三根沿环形设置在粉碎机主体侧面的支脚固定在地面上,该蓄水箱设置在粉碎机主体的左侧,该建筑垃圾暂存箱设置在粉碎机主体的右侧,粉碎机主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粉碎机主体分为第一碾碎腔室和第二碾碎腔室,其中,第一碾碎腔室的内腔沿纵向安装有两个第一碾碎辊,且两个第一碾碎辊相互靠近,第一碾碎辊的辊体上沿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铰链,第一碾碎辊通过铰链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右端焊接有打击球,第一碾碎腔室内腔左侧第一碾碎辊上的打击球与第一碾碎腔室内腔右侧第一碾碎辊上的打击球呈交错状设置;第二碾碎腔室的内腔沿纵向安装有两个第二碾碎辊,且两个第二碾碎辊相互靠近,第二碾碎辊的辊体上沿环形等距离焊接有碾碎齿,第二碾碎腔室内腔左侧第二碾碎辊上的碾碎齿与第二碾碎腔室内腔右侧第二碾碎辊上的碾碎齿呈交错状设置;第一碾碎腔室的内壁左侧且位于第一碾碎辊下方的位置处焊接有漏板,第二碾碎腔室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导板,两块限位导板均呈倾斜状设置,且两块限位导板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的底部开口正对于两个第二碾碎辊之间。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其中,漏板呈一种左高右低的倾斜状结构,该漏板的表面均匀开设有漏孔,且多个漏孔的底部正对于第二碾碎腔室;第一碾碎腔室的右侧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上连通有一输送管,漏板的右侧延伸至该通孔的位置处;输送管弯曲后向下延伸至建筑垃圾暂存箱的顶部左侧,该建筑垃圾暂存箱的上端为开口状。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其中,蓄水箱的内部安装有一水泵,水泵的右端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弯曲后向上延伸至靠近进料口的位置,且出水管的管体上且靠近进料口的位置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背面的出水端连通有弯曲管,该弯曲管在进料口的背部从左至右延伸至进料口的右侧面。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其中,三通管右侧的出水端连通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右端延伸至进料口的左侧面;进料口内壁的左、右两侧且对应弯曲管和连接管的位置均开设有开槽,开槽的槽体内设有喷淋头,进料口内壁左侧的喷淋头与连接管相互连通,进料口内壁右侧的喷淋头与弯曲管相互连通;喷淋头的出水端与进料口的内壁处于同一水平面。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其中,蓄水箱的左侧还连通有用于给蓄水箱补水的进水管。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其中,粉碎机主体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出料口。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其中,打击球为实心状,且打击球和碾碎齿均为不锈钢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两个第一碾碎辊,以及第一碾碎辊通过铰链连接的固定杆和打击球,能够有效的对从进料口落下的建筑垃圾进行初次破碎操作,通过两个第一碾碎辊进行相对的高速旋转,从而给打击球施加较强的离心力,当建筑垃圾经过两个第一碾碎辊之间时,高速旋转的打击球即能够对建筑垃圾起到初次破碎的效果;同时配合漏板的设计,能够将不能进行破碎的建筑垃圾进行导走,使不能进行破碎的建筑垃圾进入到建筑垃圾暂存箱中,而已经破碎的建筑垃圾即可穿透过漏板并通过限位导板的导向进入到第二碾碎辊之间,再通过第二碾碎辊对已经破碎的建筑垃圾进行二次粉碎;该设计方案,通过一次破碎和一次粉碎的结构,能够将可以进行粉碎的建筑垃圾进行较好的粉碎操作,在粉碎操作的同时也能够对不能进行粉碎操作的建筑垃圾进行区分开,从而使得该设计方案具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蓄水箱、水泵、出水管、弯曲管和喷淋头等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对破碎建筑垃圾时出现的粉尘进行水雾冲刷,避免粉尘从出料口处喷出,从而降低了粉碎机主体在工作时产生的粉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又由于水汽可以是冷的,当水汽滴落在第一碾碎辊和第二碾碎辊上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第一碾碎辊和第二碾碎辊起到降温的效果,实现延长第一碾碎辊和第二碾碎辊使用寿命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粉碎机主体;2、进料口;21、开槽;22、喷淋头;3、蓄水箱;31、水泵;32、出水管;33、三通管;331、弯曲管;332、连接管;4、建筑垃圾暂存箱;5、第一碾碎腔室;6、第二碾碎腔室;7、第一碾碎辊;71、铰链;72、固定杆;73、打击球;8、第二碾碎辊;81、碾碎齿;9、漏板;10、输送管;11、限位导板;12、支脚;13、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包括粉碎机主体(1)、蓄水箱(3)和建筑垃圾暂存箱(4),该粉碎机主体(1)通过三根沿环形设置在粉碎机主体(1)侧面的支脚(12)固定在地面上,该蓄水箱(3)设置在粉碎机主体(1)的左侧,该建筑垃圾暂存箱(4)设置在粉碎机主体(1)的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粉碎机主体(1)分为第一碾碎腔室(5)和第二碾碎腔室(6),/n其中,/n所述第一碾碎腔室(5)的内腔沿纵向安装有两个第一碾碎辊(7),且两个第一碾碎辊(7)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碾碎辊(7)的辊体上沿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铰链(71),所述第一碾碎辊(7)通过铰链(71)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2),所述固定杆(72)的右端焊接有打击球(73),所述第一碾碎腔室(5)内腔左侧第一碾碎辊(7)上的打击球(73)与第一碾碎腔室(5)内腔右侧第一碾碎辊(7)上的打击球(73)呈交错状设置;/n所述第二碾碎腔室(6)的内腔沿纵向安装有两个第二碾碎辊(8),且两个第二碾碎辊(8)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碾碎辊(8)的辊体上沿环形等距离焊接有碾碎齿(81),所述第二碾碎腔室(6)内腔左侧第二碾碎辊(8)上的碾碎齿(81)与第二碾碎腔室(6)内腔右侧第二碾碎辊(8)上的碾碎齿(81)呈交错状设置;/n所述第一碾碎腔室(5)的内壁左侧且位于第一碾碎辊(7)下方的位置处焊接有漏板(9),所述第二碾碎腔室(6)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导板(11),两块限位导板(11)均呈倾斜状设置,且两块限位导板(11)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的底部开口正对于两个第二碾碎辊(8)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包括粉碎机主体(1)、蓄水箱(3)和建筑垃圾暂存箱(4),该粉碎机主体(1)通过三根沿环形设置在粉碎机主体(1)侧面的支脚(12)固定在地面上,该蓄水箱(3)设置在粉碎机主体(1)的左侧,该建筑垃圾暂存箱(4)设置在粉碎机主体(1)的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粉碎机主体(1)分为第一碾碎腔室(5)和第二碾碎腔室(6),
其中,
所述第一碾碎腔室(5)的内腔沿纵向安装有两个第一碾碎辊(7),且两个第一碾碎辊(7)相互靠近,所述第一碾碎辊(7)的辊体上沿环形等距离固定连接有铰链(71),所述第一碾碎辊(7)通过铰链(71)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2),所述固定杆(72)的右端焊接有打击球(73),所述第一碾碎腔室(5)内腔左侧第一碾碎辊(7)上的打击球(73)与第一碾碎腔室(5)内腔右侧第一碾碎辊(7)上的打击球(73)呈交错状设置;
所述第二碾碎腔室(6)的内腔沿纵向安装有两个第二碾碎辊(8),且两个第二碾碎辊(8)相互靠近,所述第二碾碎辊(8)的辊体上沿环形等距离焊接有碾碎齿(81),所述第二碾碎腔室(6)内腔左侧第二碾碎辊(8)上的碾碎齿(81)与第二碾碎腔室(6)内腔右侧第二碾碎辊(8)上的碾碎齿(81)呈交错状设置;
所述第一碾碎腔室(5)的内壁左侧且位于第一碾碎辊(7)下方的位置处焊接有漏板(9),所述第二碾碎腔室(6)内壁顶部的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导板(11),两块限位导板(11)均呈倾斜状设置,且两块限位导板(11)之间留有间隙,且该间隙的底部开口正对于两个第二碾碎辊(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建筑垃圾分选与粉碎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板(9)呈一种左高右低的倾斜状结构,该漏板(9)的表面均匀开设有漏孔,且多个漏孔的底部正对于第二碾碎腔室(6);所述第一碾碎腔室(5)的右侧开设有一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贵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鑫旺达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